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0篇
  免费   967篇
  国内免费   636篇
电工技术   356篇
综合类   761篇
化学工业   1288篇
金属工艺   3522篇
机械仪表   616篇
建筑科学   1003篇
矿业工程   236篇
能源动力   497篇
轻工业   719篇
水利工程   51篇
石油天然气   286篇
武器工业   67篇
无线电   4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72篇
冶金工业   3652篇
原子能技术   112篇
自动化技术   43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827篇
  2013年   801篇
  2012年   958篇
  2011年   1051篇
  2010年   751篇
  2009年   829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852篇
  2006年   862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532篇
  2001年   446篇
  2000年   355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增压涡轮用镍基高温合金的凝固特性和热裂倾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增压涡轮用镍基高温合金K418和K419的凝固特性和热裂倾向性。同时研究了合金元素的偏析行为和析出相。结果表明,凝固末期多种强枝晶间偏析元素在液相中的偏聚导致K419合金的凝固行为较K418复杂。多种元素在枝晶间剩余液相中的偏聚导致K419合金的液相线极低。K419合金凝固过程中漫长的剩余液相期的存在严重削弱了枝晶间结合力,增加了其热裂倾向性。基于一种热裂敏感区模型提出热裂倾向性系数判据,K419合金的热裂倾向性系数高于K418合金。  相似文献   
992.
Corrosion Behavior of Cr, Fe and Ni Based Superalloy in Molten NaC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熔融NaCl作为相变储热介质对容器材料具有强烈腐蚀性。通过对Cr基、Ni基和Fe基合金在850℃熔融NaCl中192 h的腐蚀实验,绘制了其腐蚀动力学曲线;利用SEM、EPMA、EDS、XRD等方法分析了腐蚀后试样横截面特征、元素分布特点及试样表面的腐蚀产物,讨论了腐蚀行为。结果表明:3种合金均满足线性腐蚀规律;Cr元素与熔融NaCl等物质反应,是导致这3种合金质量损失率增大的主要原因。Cr基合金耐蚀性最差,明显表现出晶界腐蚀特征,并且晶界为熔融NaCl渗入合金基体提供通道,促进了反应进程。Ni基合金和Fe基合金试样表面均形成了较厚的腐蚀层,为Cr2O3提供附着基体,降低了Cr元素扩散驱动力,提高了合金耐蚀性。另外,Fe基合金表面形成了尖晶石结构的腐蚀产物,进一步抑制了腐蚀过程,其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993.
以高纯W-Si合金粉(>99.995%)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高纯W-Si合金靶材。研究烧结温度、热压压力、保温时间等工艺条件对靶材密度、微观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在1350~1380℃,热压压力25~30 MPa,保温时间1.5~2 h,可制备出相对密度99%以上、平均晶粒尺寸100μm以内的高性能W-Si合金靶材。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质量分数为1%稀土Y掺杂对Mg-3.0Zn-0.6Zr合金在变形温度为523~723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范围内的热压缩变形性能的影响。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建立的加工图,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结合流变特征、微观组织结构演变,分析了Y添加对合金热变形机制及工艺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变应力受变形条件影响较大,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Y掺杂对流变曲线变化趋势影响较小,而对应力水平影响较大,各变形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最大增幅约40%。另外,Y添加扩大了功率耗散区域,功率峰值约增大22%并转移至673~723 K、0.1~1 s-1附近,失稳缩至523~723 K、0.001~0.01 s-1的马鞍形区域,加工图给出的最优加工参数由高温低应变速率转移至523~723 K、0.1~1 s-1附近。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及后续热变形技术制备各向异性Nd-Fe-B磁体,研究烧结温度对放电等离子烧结Nd-Fe-B磁体微观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随着烧结温度在650~900°C范围内的升高,烧结态Nd-Fe-B磁体的剩磁、内禀矫顽力及最大磁能积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800°C下烧结所获得磁体的磁性能最佳。随后,对800°C烧结后具有最佳磁性能的磁体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进行后续热变形处理。与初始吸氢-歧化-脱氢-再复合粉末和烧结态磁体相比,热变形磁体拥有更显著的各向异性和更好的磁性能。当热变形温度为800°C且压缩比为50%时,热变形磁体中的Nd2Fe14B晶粒呈扁平片状且不发生异常长大;磁体沿热压方向具有最佳的磁性能:Br、Hcj和(BH)max分别为1.16 T、449 k A/m和178 k J/m3。  相似文献   
996.
在温度为1050°C至1450°C、时间为2 h的条件下对钌粉进行了双向真空热压烧结。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烧结样品进行了分析。在1250°C烧结时,真空热压样品的相对密度达到理论密度的99.7%;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密度出现下降。在不同的烧结温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晶粒和孔洞形貌。XRD数据表明在烧结过程中获得了(002)择优取向。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残余应力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997.
Tubular members have been used for constructing offshore structures. Large-scale fatigue tests of welded tubular K-joints under the balanced in-plane bending brace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fatigue behavior of API 2W Gr.50 steel produced by POSC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numerical approaches and compared with the IIW, DnV RP-C203 and API RP 2A-WSD design curves. The test results based on the hot spot stress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design curves. The SCF factor for tubular K-jo...  相似文献   
998.
刘辉 《石油沥青》2012,26(1):63-68
就地热再生维修车辙技术一般是对沥青路面表层3~5 cm厚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再生,而目前许多研究认为,中面层是产生车辙的主要层位。通过动态蠕变试验、车辙试验及有限元计算,从沥青路面中面层经过车辆荷载作用、自身材料的老化及就地热再生时中面层经过再压实后的抗车辙性能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就地热再生维修车辙技术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维修车辙技术只对沥青路面表层进行处理,而不处理中、下面层的维修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Neutron radiography (NR) is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ly used carrier gas hot extraction (CGHE) technique. We performed isothermal hydrogen effusion experiments at 623 K to study the mass transport kinetics. The investigated material was technical iron.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hydrogen mass flow is done for NR by using concentration standards. The temporal hydrogen concentration evolution in the sample coincides well for both methods, i.e. NR and CGHE, and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literature. The advantages of the NR method are the non-destructive nature of measuring and the in-situ determination of hydrogen concentrations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Remaining hydrogen inside the sample can be identified directly by the NR method.  相似文献   
1000.
高温水供热系统安全运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濮阳市集中供热高温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