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134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626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54篇
建筑科学   157篇
矿业工程   81篇
能源动力   102篇
轻工业   175篇
水利工程   47篇
石油天然气   72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篇
冶金工业   120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中的氯含量很高,对设备腐蚀性强,外排水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因此,脱硫废水中氯离子的处理问题一直是脱硫废水零排放核心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介绍了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相关政策以及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着重介绍了分盐技术、旁路烟道蒸发处理和电解氯制备消毒剂3种零排放工艺,综述了各自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利用高浓度脱硫废水中盐分制备净水剂的新型工艺,有望实现高盐水中氯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氯转移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2.
2019年7月在湖北鄂州发电厂投运了一套利用低温烟气余热蒸发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系统。为了优化该系统运行操作参数,在投运初期调整试验过程中采用系统水平衡、盐平衡和热量平衡等计算方法进行了平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下,处理脱硫废水能力达到16.19 m?/h;系统烟气放热和浆液吸热基本达到平衡;排泥量(泥与废水质量比)控制在0.165可维持系统盐平衡。  相似文献   
23.
《云南化工》2021,(1):82-85
恒信高科焦炉煤气脱硫采用了GLT络合铁脱硫技术,该脱硫过程具有反应速率快,选择性高等优点;实际工业运行数据表明,GLT络合铁脱硫装置运行期间,净化后焦炉煤气硫化氢质量浓度不超过5 mg/m3,而且还能高效脱除煤气中的氰化氢,同时能有效控制脱硫液三盐的增加,完全能从根源上消除焦炉煤气脱硫废液的问题;脱硫塔采用“1层空喷+3层填料”脱硫组合形式,解决了脱硫塔填料沉积硫磺的问题,确保装置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4.
铬盐清洁生产中铬渣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万平  张懿 《现代化工》2002,22(9):27-29
利用二氧化碳与液相氧化铬盐清洁生产工艺所产生的铬渣反应 ,得到碳酸氢镁溶液和富铁渣。碳酸氢镁溶液经加热分解得到轻质碳酸镁产品 ,富铁渣可以作为水泥行业原料铁精矿的替代品 ,最终实现了铬铁矿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铬盐生产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25.
以某内陆核电厂址为例,选取90%频率环境来流作为设计基准,建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量与环境流量等比分配的动态排放模式,采用EFDC数学模型作为模拟手段,分析基准年逐月来流过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分配方式与环境水体中核素浓度变化的关系,模拟常态化实际来流过程中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动态排放控制条件和水域浓度规律。应用于典型案例,提出瞬时排放量控制上限与环境流量等比例动态分配相结合的动态排放控制方式,并提出瞬时排放量上限的合理取值为3倍年均排放速率。结果表明,该动态排放控制方式可有效降低受纳水域高浓度出现时间,并实现最大峰值浓度合理控制,削弱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对环境水体的影响。这对内陆核电厂排水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以某磷化工企业实际工业废水中的Ca2+、SO42-等为控制指标,研究纳滤循环系统回收率、纳滤浓水和原水体积比、p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纳滤循环系统连续处理该废水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最佳运行条件:纳滤系统回收率为60%,纳滤浓水、原水体积比为1∶1.5,pH为12。该系统稳定运行后,Ca2+、Mg2+、SO42-等的浓度无论在浓水侧还是淡水侧均没有出现不断富集的现象,可不断回用。  相似文献   
27.
王伟 《煤化工》2019,(2):54-57
针对煤直接液化产生的废水特点,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进行了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成套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介绍了低浓度污水处理工艺、低含盐污水处理工艺、催化剂废水处理工艺、高浓度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污泥处置系统和恶臭气体治理系统等在煤直接液化项目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通过采取生化、蒸发结晶、膜处理、高效生化、化学氧化等不同工艺组合模式进行分别处理,实现分质回用。污水处理装置自投产以来,运行稳定,出口水质合格,回水全部用于各生产装置生产用水或锅炉用水,实现了煤直接液化项目污水处理零排放和废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8.
以某煤化工厂两级反渗透浓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纳滤膜进行分盐,考察了不同操作压力下纳滤膜对水中主要组分截留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滤膜对于SiO_2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35.2%和54.8%;膜产水侧电导率和TDS明显下降,浓水侧电导率和TDS明显升高,且膜对TDS的截留率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加逐渐升高;膜对Cl-呈负截留,负截留效果随压力增加而效果越显著;膜对SO_4~(2-)的平均截留率高达98.7%;产水侧Cl-和SO_4~(2-)质量浓度比明显升高,平均可达58.24,分盐效果较好。纳滤产水经蒸发结晶所得NaCl达到GB/T 5462—2015《工业盐》标准中工业干盐一级品要求;纳滤浓水经冷冻结晶所得Na2SO4达到GB/T 6009—2014《工业无水硫酸钠》标准中Ⅰ类工业无水Na_2SO_4一等品要求。  相似文献   
29.
30.
《河南化工》2006,23(12):49-49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在南昌召开的全国小氮肥第十三次技术交流会上,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综合治理技术、温和气化炉制合成氨原料煤项目、尿素工艺冷凝水深度水解装置等15个项目获得全国氮肥行业第四次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