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18篇
  免费   15911篇
  国内免费   6471篇
电工技术   9731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8061篇
化学工业   24022篇
金属工艺   7134篇
机械仪表   7262篇
建筑科学   12783篇
矿业工程   3205篇
能源动力   6744篇
轻工业   12167篇
水利工程   2014篇
石油天然气   4405篇
武器工业   1187篇
无线电   117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810篇
冶金工业   5746篇
原子能技术   1061篇
自动化技术   16689篇
  2024年   486篇
  2023年   2640篇
  2022年   4775篇
  2021年   7109篇
  2020年   5260篇
  2019年   4900篇
  2018年   4818篇
  2017年   5802篇
  2016年   7089篇
  2015年   7577篇
  2014年   9443篇
  2013年   9073篇
  2012年   8864篇
  2011年   8607篇
  2010年   6508篇
  2009年   6671篇
  2008年   6019篇
  2007年   7948篇
  2006年   7261篇
  2005年   6058篇
  2004年   4451篇
  2003年   3934篇
  2002年   3132篇
  2001年   2349篇
  2000年   1997篇
  1999年   1462篇
  1998年   1008篇
  1997年   877篇
  1996年   792篇
  1995年   576篇
  1994年   492篇
  1993年   361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231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121篇
  1983年   84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95篇
  1966年   43篇
  1965年   40篇
  1964年   62篇
  1962年   79篇
  1955年   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为解决电子设备高热通量下的散热问题,采用H2O2氧化法对烧结毛细芯进行了超亲水改性,研究了毛细芯表面润湿性对吸液性能的影响。并将改性后的超亲水毛细芯应用到环路热管内,研究了倾斜角度及加热功率对超亲水毛细芯环路热管的换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亲水毛细芯的吸液速度增加,吸液时间较亲水毛细芯减小了3.52ms;与普通亲水毛细芯环路热管相比,在加热功率Q=200W时,超亲水毛细芯环路热管蒸发器中心温度降低了约6.0℃,在Q=20W时启动时间与温度分别降低了33s与2.5℃。同时发现超亲水毛细芯环路热管在正重力状态时的运行温度更低,热阻较小,最低热阻仅为0.084℃/W。  相似文献   
52.
One specific class of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known as the Tzitzéica-type equations,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a group of researchers involved in non-linear science. In this article, new exact solutions of the Tzitzéica-type equations arising in non-linear optics, including the Tzitzéica, Dodd–Bullough–Mikhailov and Tzitzéica–Dodd–Bullough equations, are obtained using the expa function method. The integration technique actually suggests a useful and reliable method to extract new exact solutions of a wide range of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相似文献   
53.
54.
通过河南省渑池地区含锂铝土矿(岩)层工艺矿物学分析,查明铝土矿的物质组成、嵌布特征、伴生锂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为矿产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该铝土矿Al2O3含量为54.8%,铝硅比值(A/S)为2.6,铝土矿层和粘土岩层中Li2O含量均高于伴生锂边界品位,粘土岩中锂更为富集;矿物组成除一水硬铝石之外,主要是以集合体形态产出的粘土矿物。采用稀酸解析、选矿测试和电子探针分析锂的赋存状态,查明矿石中锂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置换形式赋存在伊利石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中;选矿富锂尾矿中Li2O可富集到0.57%左右,是锂综合回收利用的重点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5.
王彦君 《矿冶》2020,29(4):23-28
通过对紫金山东南矿段铜钼(金)矿床地质矿化特征分析,指出铜钼矿化带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的内外接触带,处于似斑状花岗闪长斑岩的上部,金矿化带赋存在表生氧化带的英安玢岩、隐爆角砾岩中。经过对矿石的组构特征、矿物生成顺序等特征分析,将矿床的成矿演化过程分为斑岩热液期、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期、表生氧化期三个主要矿化期次,进一步将斑岩热液期分为黑云母-钾长石化阶段、石英-绢云母化阶段、碳酸盐化阶段三个阶段;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期分为地开石化阶段、明矾石化阶段、硅化阶段三个阶段。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57.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0,46(4):4148-4153
The ferroelectric photovoltaic (FPV) effect obtained in inorganic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 materials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large potential in preparing FPV devices with superior stability, high open-circuit voltage (Voc) and large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Jsc). In order to obtain suitable thickness for the ferroelectric thin film as light absorption layer, in which, the sunlight can be fully absorbed and th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and holes are recombined as few as possible, we prepare Pb0.93La0.07(Zr0.6Ti0.4)0.9825O3 (PLZT) ferroelectric thin films with different layer numbers by the sol-gel method and based on these thin films, obtain FPV devices with FTO/PLZT/Au structure. By measuring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ice with 4 layer-PLZT thin film (~300 nm thickness) exhibits the largest Voc and Jsc and the photovoltaic effect obviously depends on the value and direction of the poling electric field. When the device is applied a negative poling electric field, both the Voc and Jsc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device applied the positive poling electric field, due to the depolarization field resulting from the remnant polarization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the built-in electric field induced by the Schottky barrier, and the higher the negative poling electric field, the larger the Voc and Jsc. At a -333 kV/cm poling electric field, the FPV device exhibits the most superior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with a Voc of as high as 0.73 V and Jsc of as large as 2.11 μA/cm2. This work opens a new way for developing ferroelectric photovoltaic devices with good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58.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经过4个阶段的培养,快速富集好氧氨氧化细菌(AOB)和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并考察不同低碳氮比对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TN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对应C/N=0、1和2时,反应器出水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9.59%、99.5%、98.47%和93.75%、97.22%、98.11%。说明少量COD的存在,可实现同步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59.
孙建英  卿凤翎 《化工进展》2020,39(9):3395-3402
有机氟材料具有优异的热氧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耐老化性、不黏性、电绝缘性以及极小的摩擦系数等特性,因此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高性能有机氟材料的需求引发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对氟材料的研究兴趣。依据本文作者的研究经历及有机氟材料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氟树脂(新型含氟聚合物、电活性含氟聚合物、新型全氟磺酸聚合物、聚四氟乙烯3D打印)及氟橡胶(过氧化物硫化氟橡胶、耐低温氟醚橡胶、耐高温全氟醚橡胶、全氟聚醚基类玻璃橡胶)的制备科学及应用进展,特别阐述为了满足航空航天、能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需求发展的新一代高性能有机氟材料。本文也介绍了近期出现的聚四氟乙烯新成型技术及类玻璃氟橡胶。文章指出发展绿色环保和高效的高性能有机氟材料制备及成型加工方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针对异构计算节点组成的大规模多状态计算系统的容错性能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系统容错性能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自定义的两级容错性能形式化描述框架进行系统描述,通过构造多值决策图(Multi-value Decision Diagram,MDD)模型对系统进行容错性能建模,并基于构造的模型高效地计算出部件故障的条件下计算系统在特定性能水平上运行的概率,减少了计算的冗余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模型的大小和构建时间上均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的提出将对系统操作员或程序设计者具有重要意义,使其确保系统适合预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