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32篇
  免费   6324篇
  国内免费   3863篇
电工技术   6808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112篇
化学工业   24948篇
金属工艺   7295篇
机械仪表   3302篇
建筑科学   3021篇
矿业工程   2487篇
能源动力   2005篇
轻工业   6213篇
水利工程   1298篇
石油天然气   9158篇
武器工业   681篇
无线电   45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494篇
冶金工业   4391篇
原子能技术   883篇
自动化技术   2744篇
  2024年   668篇
  2023年   2591篇
  2022年   2591篇
  2021年   2755篇
  2020年   2452篇
  2019年   2789篇
  2018年   1536篇
  2017年   2077篇
  2016年   2496篇
  2015年   2812篇
  2014年   5072篇
  2013年   3929篇
  2012年   4683篇
  2011年   4681篇
  2010年   4049篇
  2009年   4290篇
  2008年   5129篇
  2007年   4439篇
  2006年   3777篇
  2005年   3915篇
  2004年   3341篇
  2003年   3038篇
  2002年   2624篇
  2001年   2364篇
  2000年   2003篇
  1999年   1707篇
  1998年   1468篇
  1997年   1382篇
  1996年   1329篇
  1995年   1261篇
  1994年   1057篇
  1993年   876篇
  1992年   789篇
  1991年   730篇
  1990年   628篇
  1989年   632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UC3875在超声电源功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控制系统原理 ,阐述了移相控制策略对超声波发生器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 ,介绍了移相控制专用芯片UC3875的电路结构和使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2.
在光学系统中特别是反射系统中经常通过加无光焦度校正板来减少或消除其他元件所产生的像差。讨论了双贴合无光焦度校正板放在主镜前的双反射球面系统,根据像差理论分析了消像差的条件,研究了系统中各种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高级残余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主镜的相对孔径越大,系统的残余像差增加;正透镜在前的校正板结构优于负透镜在前的结构;选择合适的校正板单透镜的光焦度,可使系统的高级残余像差最小。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ASB型微机控制异步电动机群自起动柜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其在催化装置上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相似文献   
74.
工程建设     
《中国石油石化》2006,(20):11-11
中国石油制定有关生产受控的管理制度;国内首套水下造粒系统开汽成功;大连石化重油催化装置力拔头筹。  相似文献   
75.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 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耐矿化度达50 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 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 Pa.s降低到1 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76.
GaN材料在光电子器件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使得金属与其欧姆接触的研究成为必然。本对Si基n型GaN上的A1单层及Ti/Al双层电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退火条件下的I—U特性曲线,X射线衍射以及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揭示了界面固相反应对欧姆接触的影响,提出了改善这两种电极欧姆接触的二次退火方法。  相似文献   
77.
根据淀粉厂工业用水的要求,提出了用两级反海参法处理厂区地下水,并对预处理、反渗透、深处理等工艺单元进行了说明,各项水处理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8.
胜坨油田浅水浊积相储集层流动单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胜坨油田沙二段1砂层组2小层是浅水浊积相储集层,综合考虑岩性、物性、电性及非均质性和水淹特征,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将其分为4类流动单元。流动单元E以中砂岩为主,处在沉积旋回下部,分布于浊流中心相,基本没有无水开采期,高含水期含水上升减缓,非均质性弱,纵向剩余油分布差别小;流动单元G以细砂岩为主,处于沉积旋回中下部,分布于浊流中心相边部及边缘相内侧,非均质性最弱,水淹较均匀,高含水期仍有可观的可动剩余油;流动单元M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处于沉积旋回中上部,分布于浊流边缘相的外侧,非均质性较强,是剩余油较富集的部位;流动单元P以夹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的细、粉砂岩为主,处于沉积旋回的顶部及底部,分布浊流相与湖相的交界部位,非均质性强,极容易形成剩余油,但剩余油总量不大且较难开发,经济价值不大。把流动单元研究与剩余油研究结合起来,可以为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可行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9.
机械合金化Fe-Ni粉末的相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XRD和Moessbauer等方法,研究了在Ar气氛下机械合金化Fe—Ni粉末相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机械合金化Fe64-Ni36粉末过程中,fcc相的数量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先增加然后减少,与加乙醇球磨Fe64-Ni36的情形相同.当Ni的含量(原子分数)大于50%时,有fcc相、顺磁相和FeNi3形成,当Ni的含量低于50%时,bcc相的数量随着Ni含量减少而增加.Moessbauer谱的结果表明,因球磨时间或Fe、Ni比例的不同,Fe—Ni球磨粉末固溶体具有不同结构的原子配比。  相似文献   
80.
泌阳凹陷新庄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储集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对泌阳凹陷新庄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了沉积微相划分和微相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模式和油气储集性能的研究。研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是该区最好的油气储集体,其它微相依次为辫状河道、浊积岩、前缘席状砂和决口扇。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滚动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