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32篇
轻工业   29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别以SiO2、HZSM-5分子筛、Hβ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几种担载型12-磷钨杂多酸(PW-12)催化剂,采用BET、XRD、Py-I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的催化剂在甲苯与乙酸酐(AA)常压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中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Hβ分子筛经脱铝处理后骨架结构未发生变化,担载量为20%(质量分数)的PW-12制得的催化剂20%PW/Hβ的比表面积高、活性中心分散度良好、总酸量大并拥有较多的B酸位; 该催化剂对常压、100 ℃条件下的甲苯与乙酸酐(AA)酰基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甲基苯乙酮(MAP)收率为14.06%,产物中对甲基苯乙酮(p-MAP)的质量分数为97.65%。  相似文献   
22.
芳卤转化为芳腈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化,在染料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经典的方法是用氰化物与芳卤作用得到芳腈。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Greenall报道,芳卤与甲酰胺、乙酸酐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腈。但对反应的有关理论问题未作研究。我们采用不  相似文献   
23.
分析了“十一五”期间石化和化工几大热点领域的发展条件和发展重点;其中特别对炼油、乙烯、聚酯、对苯二甲酸、聚氯乙烯、碳一化工系列产品、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领域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4.
预计2004年全球乙酸需求达7.42Mt。虽然乙酸酐、溶剂需求乙酸的量与2003年持平,但乙酸乙烯、精对苯二甲酸(FFA)需求乙酸的量比2003年增长了4.6%。并且,预计2005年PFA生产需求乙酸的量还将增长3.2%。  相似文献   
25.
反式-1,2-环己二醇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环己烯分子结构特点及有关单元反应的基础理论,提出了在乙酸和乙酸酐作为载氧剂的条件下,由双氧水氧化环己烯制备1,2-环己二醇的工艺路线。用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物采用溶剂萃取,并利用熔点测试、红外光谱仪分析方法证实了本合成反应的产物为反式-1,2-环己二醇。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PI)经酰化改性后的不同酰化程度与蛋白谱学行为。方法:采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探讨酰化对蛋白分子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紫外光谱分析显示,酰化处理后SPI肽链展开;红外光谱显示,酸酐首先选择蛋白质赖氨酸上ε-NH2残基反应,当ε-NH2残基被大量修饰后,赖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羟基的酰基修饰程度增加。另一方面,蛋白多肽链的二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SPI中二级结构由β-折叠为主变为以无规则卷曲为主。结论:实验结果有助于阐明SPI酰化后功能性质发生变化的内在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28.
固体超强酸SO2-4/TiO2催化合成乙酸苯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刚 《工业催化》2009,17(9):62-66
以沉淀法制备了SO2-4/TiO2和SO2-4/ZrO2固体超强酸,采用Hammett指示剂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对乙酸酐与苯酚直接酯化合成乙酸苯酯的催化活性,并考察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酯化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4/TiO22固体超强酸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最佳合成条件:SO2-4/TiO2于600 ℃焙烧4 h,固体超强酸SO2-4/TiO2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3%,原料乙酸酐与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05∶1.00,反应温度(140~150) ℃,反应时间1.5 h,乙酸苯酯收率为98.0%。  相似文献   
29.
采用两步浸渍法制备了硅胶负载磷钨酸铯催化剂Cs2.5H0.5PW12O40/SiO2,将其用于催化合成对甲氧基苯乙酮(p-MOAP)。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对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s2.5H0.5PW12O40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p-MOAP合成反应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Cs2.5H0.5PW12O40和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保持了H3PW12O40的Keggin结构,且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中Cs2.5H0.5PW12O40主要聚集在载体表面。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合成p-MOAP工艺条件为:Cs2.5H0.5PW12O40负载量为30%(质量分数)的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用量为4%(占总物料的质量分数)、苯甲醚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0、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使用新鲜催化剂时,p-MOAP的收率达到83.4%,选择性达到96.1%。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一种实验室制取肉桂酸的小试方法,包括反应原理、配料比、具体操作、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