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99篇
化学工业   437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08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反式 -1,4-聚异戊二烯相对分子质量的调节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负载钛本体沉淀聚合法,以氢气作链转移剂,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讨论了老化、氢气调节及塑炼对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相对分子质量TPI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本体系合成TPI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5)×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00~3.00;门尼粘度为20~120时,随着TPI相对分子质量的降低,其结晶速度提高,结晶度无明显变化,拉伸强度明显降低,扯断伸长率、屈服强度和邵尔A型硬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无溶剂体系中酶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酯化法,以共轭亚油酸(简称CLA)和甘油为原料,用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结果表明:n(甘油)/n(CLA)=5,酶添加量为体系总质量的4%,65℃反应6 h后,共轭亚油酸的转化率为98.18%。所得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为淡黄色油状透明液体,酸价低于3,Novozym 435的操作半衰期为30 h。  相似文献   
13.
TPI/HVBR/SBR共混物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对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HVBR)/SBR共混物的综合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中TPI/HVBR/SBR并用比为10/20/70时,共混物具有较低的滚动阻力和动态生热及优异的耐屈挠疲劳性和耐磨性,与TPI/SBR(并用比为30/70)比较,其抗湿滑性提高(0℃时的tanδ值增大76.3%)。在SBR用量为70-50份,TPI用量为15-25份和HVBR用量为15-35份范围内,共混物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滚动阻力和抗湿滑性获得平衡,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屈挠疲劳性,是高性能胎面胶料的较理想配合。  相似文献   
14.
反式—1,4—聚异戊二烯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力学性能与交联的关系及不同产联度的TPI对PP的增韧效果。发现TPI能显著提高一种韧性PP(PP/EPDM)的冲击强度,使球晶细化,均一,讨论了其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15.
葛晓萍 《陕西化工》1997,(1):26-29,23
用(NH4)2MoS4,Cocl2,NiCl2,HSCH2CH2SH和Et4NBr在CH3OHCH3ONa溶液中反应,得到了顺A,反B异构体的原子族化合物「(C2H5)4N」2,PMo2S4(SCH2CH2S)2「的晶体。  相似文献   
16.
度树 《现代橡胶技术》2004,30(4):46-46,45
现代矿山企业运输量的不断增大,促使矿山运输车辆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车辆载重吨位越来越大,并且矿山的道路条件比较恶劣,因而轮胎的胎面部位极易受切割和刺扎而导致非正常磨损,为此就给这种轮胎的胎面胶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一种高速节能轮胎胎面胶料,同时使用了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简称TP1)和高乙烯基聚丁二烯(简称HVBR),并与其它轮胎常用橡胶如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包括乳聚丁苯橡胶ESBR、溶聚丁苯橡胶SSBR及充油丁苯橡胶等)、顺丁橡胶(BR)等至少一种共混、共硫化,制得既具有低滚动阻力和低动态生热,又具有高的湿路面牵引力(高抗湿滑性能)的轮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共混比对反式聚异戊二烯(TPI)/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物物理机械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PI/PBS共混物中,随着PBS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交联密度逐渐减小,物理机械性能下降,热刺激相应温度和形状恢复率整体也呈下降趋势。当TPI与PBS质量比为90/10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较为优异。增容剂CPE的加入可改善TPI与PBS两相的相容性,使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致形状记忆性能得以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及其启动子进行了定位,采用多种软件分析了酶蛋白中α螺旋、β折叠等二级结构的组成以及酶蛋白中的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的分布.证明了该蛋白具有肌凝蛋白交叉反应抗原、链状球菌的67 000肌凝蛋白交叉反应抗原、番茄红素脱氢酶相关蛋白和FAD结合蛋白等4个功能结构域,并首次提出其催化共轭亚油酸合成时可能存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的选育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共轭亚油酸的含量,从13株实验室保存的乳酸菌中筛选出8株具有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能力的菌株.其中As1.2686产量最高,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含量达到13.63 mg/L;其次是菌株B11693,共轭亚油酸产量为11.55 mg/L.选择B11693做进一步的菌种鉴定,将传统的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和细菌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相结合,鉴定菌株B11693为短乳杆菌.  相似文献   
20.
玉米须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吉林省吉林地区产玉米的花柱和柱头中,分别经石油醚和乙醇提取、柱层析粗分、制备性薄层板细分、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两个化合物,通过高效薄层、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别确定为亚油酸(Ⅰ)和β-谷甾醇(Ⅱ),其中亚油酸(Ⅰ)是在玉米须中首次分离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