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6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18篇
化学工业   989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425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9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3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能氧化穿心莲内酯发生化学发光反应,而甲醛的存在可使发光强度增强,在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可以进一步增强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据此建立了1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穿心莲内酯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6~2.5×10-4g.mL-1,检测限1.0×10-6g.mL-1,相对标准偏差0.9%(n=12,c=1.0×10-5g.mL-1)。样品测量通量150 h-1。该法用于药物中穿心莲内酯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对高锰酸钾-甲醛-穿心莲内酯体系化学发光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为穿心莲内酯的快速定量测定提供了1种简便、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探讨了在醇钠的催化作用下,以γ-丁内酯(GBL)和醋酸乙酯缩合制取α-乙酰-γ-丁内酯(ABL)的可行性。在带搅拌的间隙式反应釜中,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进料摩尔比和反应时间以及醇钠用量对ABL收率的影响,获得了主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白果坪磷矿床中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对磷块岩矿床中镉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研究的意义.白果坪磷矿风化磷矿中的镉含量较原生磷矿镉含量高近一倍,表明在地表氧化环境下,镉元素在酸性水溶液的作用下被氧化淋滤发生了明显迁移.镉在磷块岩中的赋存状态为类质同象和吸附态,在风化磷矿石中以吸附态为主.研究镉元素在表生风化作用下的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机理可以为防治磷矿山开采中可能产生的镉污染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54.
田红玉  魏毅  丁瑞  孙宝国  肖阳 《精细化工》2007,24(8):797-799
γ-内酯是一类重要的香料化合物。研究了以廉价易得的糠醛为原料制备γ-内酯的合成路线。以糠醛和1-溴丙烷、1-溴丁烷、1-溴己烷为起始原料,合成了γ-辛内酯、γ-壬内酯以及γ-十一内酯。糠醛首先与溴代烷的格氏试剂在乙醚中反应,生成1-(2-呋喃基)烷醇,反应产率在86%左右。1-(2-呋喃基)烷醇在质量分数为0.5%的氯化氢的乙醇溶液中回流,开环水解得4-氧代羧酸,反应产率在60%左右。4-氧代羧酸与氯化亚砜在甲醇中回流反应,得4-氧代羧酸甲酯,产率约93%。4-氧代羧酸甲酯用硼氢化钠在甲醇中室温搅拌2 h,还原并且同时关环得γ-内酯,产率约85%。  相似文献   
55.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经过四氢铝锂还原,制得单羟基封端的聚苯乙烯.与己内酯进行开环反应制备AB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己内酯),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红外光谱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表明,将此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加入到环氧树脂/甲基四氢苯酐固化剂混合体系中,经过反应诱导相分离发现,该嵌段在环氧基体中发生微观相分离,相分离尺寸控制在纳米尺度,可以作为环氧改性剂使用.  相似文献   
56.
综述了目前典型生物降解材料在水环境中降解性能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聚乳酸(PLA)高分子材料(PLA、PLA共聚物、PLA复合材料等)、聚羟基烷酸酯(PHA)、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AT)和CO2共聚物等在不同水环境中的降解性能;最后总结了生物降解材料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7.
选用丙烯基-1,3-磺酸内酯(PST)与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作为硅碳负极体系电解液的添加剂,重点论证了两种添加剂对该体系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DFT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两种添加剂的成膜性,实验结果表明:丙烯基-1,3-磺酸内酯(PST)添加剂的使用具有更加优异的成膜性,使其具有相对添加剂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更优异的高温循环与存储性能。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的使用不利于高温循环性能的提升。但丙烯基-1,3-磺酸内酯(PST)与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添加的使用都可以降低电池的ACIR与DCIR的增长率,抑制电池的热膨胀率与冷膨胀率,提高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与容量恢复率,显著提升硅碳体系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  相似文献   
58.
以聚己内酯(PCL)为基体、2种难溶性药物布洛芬(BF)和双氯芬酸钠(DS)为模型药物,采用热熔挤出(HME)技术制备了2种载药体系;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表征了药物在PCL基体中的分散形态,探讨了药物分散形态对其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熔点的药物BF以无定形态均匀分散于PCL中;而高熔点的药物DS仍以结晶形态分散于PCL中(药物颗粒直径约0.5μm)。在原药溶解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由于在挤出过程2种药物的分散形态不同,挤出产物中BF的释放速率明显快于DS。  相似文献   
59.
60.
用水热法合成的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得到nHA-PCL复合材料。用静电纺丝法分别制备了聚己内酯(PCL)、nHA/PCL共混材料和nHA-PCL复合材料的3种电纺纤维膜。通过FT-IR、DSC、SEM、TGA和拉伸试验机表征了样品的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HA-PCL电纺膜的结晶性能优于nHA/PCL材料,且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都优于其他两种膜,nHA-PCL电纺膜的完全分解温度为420°C,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8.2MPa和55.6%。3种膜的纤维直径均小于500 nm,nHA-PCL电纺膜的纤维表面比较粗糙。在人体仿生液中诱导矿化4 d后,nHA-PCL电纺膜纤维表面出现磷灰石沉积,而纯PCL和共混nHA/PCL电纺膜的纤维表面沉积的磷灰石很少,nHA-PCL复合电纺膜具有较好的诱导成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