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5篇
轻工业   6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在ECF漂前采用温和的酸水解 (最佳条件 pH =3,95℃ ,3h)可以除去尾叶桉纸浆中大部分的己烯糖醛酸基。AD0 EPD1 漂序比D0 EPD1 D2 漂序在达到相同的白度时 (88%ISO) ,节约二氧化氯 2 0 %~ 2 5%。漂白废水中的AOX含量可控制在 0 5kg/t绝干浆以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杨木CTMP碱性H2O2漂白过程中漂白工艺对糖醛酸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糖醛酸的溶出主要受体系碱度的影响。高碱度下,H2O2的加入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糖醛酸的溶出;高温(如高于80℃)会加剧糖醛酸的溶出;一定温度下,糖醛酸的溶出主要在反应初期阶段较快速。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糖醛酸溶出的漂白工艺条件依次为NaOH用量、温度、H2O2用量、浆浓、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3.
以碧螺春粗老茶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进行酶解处理,利用响应面试验对超声辅助提取碧螺春多糖(BTP)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阴离子柱和凝胶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紫外光谱扫描、高效体积排阻色谱(HPSEC)测定了分离后各组分的理化组成、官能团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构象等性质。试验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45 ℃,料液比40:1 mL/g,超声时间35 min,碧螺春多糖(BTP)得率为26.74%。BTP经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BTPA1,BTPA1经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获得BTPA11和BTPA12。BTP、BTPA1、BTPA11和BTPA12的中性糖含量分别为59.39%、66.86%、77.43%和62.61%,糖醛酸含量分别为51.06%、53.53%、54.45%和65.39%。经光谱解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析,四种碧螺春多糖组分均含有酸性糖和吡喃环结构;BTPA11和BTPA12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一的多糖,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04.2和353.7 kDa,构型斜率分别为0.12和0.15,二者均可能是紧凑卷曲的高支化球形结构。超声辅助酶提取碧螺春多糖得率较高,对各组分的性质分析将有利于精细结构研究和活性功能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造纸原料中常见的7种单糖和2种糖醛酸含量的方法。造纸原料经过酸水解,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上机分析。结果表明,在以CarboPacTMPA20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用2mmol/L NaOH溶液等梯度淋洗20min,而后用NaAc(50~200mmol/L)和2mmol/L NaOH溶液梯度淋洗10min,淋洗液体积流量为0.5mL/min的分离条件下,7种单糖和2种糖醛酸分离情况最佳。标准混合糖6次进样,各单糖浓度的变异系数为0.73%~1.64%。用所建立的方法分析了桉木和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酸水解后产生的单糖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2种原料中最主要的单糖是葡萄糖,其次是木糖;在桉木中没有检测出果糖和半乳糖醛酸,在玉米秸秆中没有检测出果糖。并用测得的结果计算了这2种原料中综纤维素和聚戊糖的含量,与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出的结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杨光 《浙江造纸》2007,31(2):43-47
本文为《研发中的漂白技术》的再续篇。主要介绍漂白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化浆中未饱和糖醛酸的排除;处理化浆的方法;用还原剂预防浆变色。供相应生产厂商和造纸工作者在技术创新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造纸原料半纤维素的成分和蒸煮方式进行分析,发现聚木糖的侧链基团4-O-甲基葡萄糖醛酸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受到高温强碱的作用生成己烯糖醛酸。阐明己烯糖醛酸在造纸中对卡伯值、漂白、返黄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分析不同深度脱木素技术对己烯糖醛酸含量的影响,为提高纸浆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HPLC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酒糟水解液中单糖、有机酸和糖醛酸含量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泵为P200Ⅱ高压恒流泵,Aminex HPX-87H柱,检测器为Waters 450示差折光检测器,柱温50℃,流动相为4 mmol/L的硫酸,流速为0.5 mL/min,进样量10μL,外标法定量。在此条件下葡萄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甲酸、乙酸、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分离状况良好,其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值在0.9912~0.9997之间,回收率为99.40%~105.90%。在Aminex HPX-87H柱上不能分离的木糖、半乳糖、甘露糖用大连依利特HYDERSIR-NH2色谱柱,柱温35℃,检测池温度35℃,流动相为乙腈:乙酸乙酯:水=60:25:15(v/v),流速0.6ml/min,进样量10μL,外标法定量。其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值在0.9959~0.9991之间,回收率为99.99%~102.70%。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孙军  许利 《黑龙江造纸》2010,38(1):25-28
介绍了硫酸盐浆中己烯糖醛酸的产生和对纸浆Kappa值与漂白过程的影响,并讨论了己烯糖醛酸的降解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间羟基联苯法对阿里红多糖中的半乳糖醛酸进行含量测定,在波长520nm处测定吸光度,实验表明标准半乳糖醛酸浓度在0.01~0.05m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简便易行,准确性高,重现性好。探讨了测定过程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此法测定阿里红多糖中的半乳糖醛酸平均含量为17.07%。  相似文献   
20.
宋蓓 《国际造纸》2010,29(3):12-17
全无氯漂白(TCF)浆的白度比无元素氯漂白(ECF)浆的白度更不稳定,这似乎是由于大量可氧化结构如己烯糖醛酸(HexA)的影响。湿热处理加速老化实验表明,通过应用有效的生物技术(包括酶介体处理),可以减轻返黄。在TCF浆中协同使用漆酶和羟基苯并噻唑(HBT)可去除23%的HexA,返黄可减轻8.4%。HexA对磨浆的影响实验表明,从TCF浆中去除HexA可改变磨后浆料的滤水性能和保水能力,且纸浆不需要增加磨浆能耗就能获得良好的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