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139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35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究肌醇磷脂是否具有降血脂功效。方法:建立高脂动物模型,给实验大鼠灌胃灌胃不同浓度的肌醇磷脂样品(105mg/kg·BW、210 mg/kg·BW、420 mg/kg·BW),同时设立阳性对照组,灌胃与中剂量等量的卵磷脂。饲养8周后,股动脉取血后检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指标均有极显著地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剂量组血清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剂量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结论:肌醇磷脂对高脂血大鼠血脂水平有降低作用,同时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同时肌醇磷脂的降血脂效果与卵磷脂相当。  相似文献   
52.
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以及由此发展而成的严重肝脏疾病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本实验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肌醇和D-手性肌醇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个组,一个空白对照组,一个模型对照组,肌醇高(200mg/kg·BW·d)、低(100mg/kg·BW·d)剂量组,D-手性肌醇高(200mg/kg·BW·d)、低(100mg/kg·BW·d)剂量组。采用体积分数为40%的酒精给大鼠灌胃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灌胃剂量9m L/kg·BW·d,每天分两次给大鼠灌胃,两次间隔大于6小时。造模同时灌胃给药。60天后,测定大鼠体重,脏器指数变化,检测血清和肝脏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肌醇可降低大鼠的肝脏指数,降低血清中TC、TG水平。肌醇两个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肝脏TC含量(P<0.05),其中高剂量组有极显著降低作用(P<0.01),手性肌醇两个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肝脏TC含量(P<0.05);肌醇两个剂量组和D-手性肌醇两个剂量组均能极显著降低肝脏TG含量(P<0.01)。肌醇高剂量组使大鼠肝脏GSHPx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D-手性肌醇高剂量组使肝脏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并极显著降低肝脏MDA水平(P<0.01)。肌醇和D-手性肌醇能降低肝脏脂质含量,预防酒精性脂肪肝,两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53.
探讨了有机相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肌醇和烟酸合成肌醇烟酸酯的可能性;系统地研究了有机溶剂特性、反应初始水活度、温度、pH值、加酶量、底物浓度及摩尔比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荞麦手性肌醇提取及其降糖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报道Gr+3催导苦荞(Fagopyrium tartarian)仁发芽,整粒抽提种子中手性肌醇(D-chiro- inositol,D-CI)工艺方法;并使用SPSS软件评价D-CI抽提物对糖尿病ICR小鼠具有显著降低空 腹血糖(FBG)(P<0.05),及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降低空腹血糖(FBG)和极显著降低餐后血糖 (PG)作用(P<0.01)。  相似文献   
55.
肌醇生产工艺改进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醇的生产工艺中,原料预备、酸解、中和、离子交换、浓缩、精制几个工段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对产品的质量和得率影响很大。通过实验,总结了上述各工段中提高产品质量与得率的工艺要点及理论依据,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6.
为阐述肌醇对酵母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在外源添加肌醇的条件下传代培养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144,测定了不同世代酵母降糖能力、絮凝速率、胞内O2-·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外源肌醇能有效降低酵母絮凝速率和胞内O2-·含量,同时提高酵母降糖能力及胞内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5代时,酵母絮凝速率减慢了23.04%,胞内O2-·含量降低了26.19%,酵母降糖终点提前了9 h,胞内SOD、CAT、POD酶活性最大值分别提高了16.45%、19.69%和30.65%,且出现的代数比对照组延滞了两代。证明外加肌醇可提高酵母抗氧化能力,进而增强酵母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57.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化妆品中肌醇含量的方法。样品通过70%乙醇溶液提取、硅烷化衍生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方法线性范围2.5~1000μL/mL,方法回收率在90%~110%之间。采用该方法测定15种市售产品中的肌醇含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烟酸肌醇酯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峰  程浩文 《应用化工》2001,30(3):19-20
对烟酸肌醇合成过程中反应温度、溶剂吡啶含水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作了探讨 ,结果表明 ,酰氯化反应温度 40℃~ 45℃ ,吡啶含水量≤ 0 2 % ,为最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肌醇的用途及生产技术;分析了其市场前景;对100吨/年规模的装置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60.
探讨最佳菲汀中和剂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经分析得出,玉米浸泡水中钙含量偏低,中和剂应采用含钙的石灰乳。但以石灰中和剂时,中和终点难控制,易出现终点假象,影响菲汀的纯度和产量,因此,最佳菲汀中和剂应是石灰乳与NaOH,或石灰乳与氨水的混合中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