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131篇
化学工业   16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96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白酒发酵过程中产乳酸优势菌株的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方法,对某品牌白酒中产生乳酸的优势菌株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品牌白酒发酵中,乳酸的产生是在发酵过程中占绝对优势的芽孢细菌、酵母菌、霉菌、部分非芽孢细菌以及数量不多的乳酸菌共同作用的结果,乳酸菌和醋酸菌的作用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73.
研究以酸奶生产菌株嗜热链球菌S2为出发菌株。采用自然选育的方法筛选出其抗噬菌体突变株。获得4株生产性能较好的抗噬菌株KS21、KS22、KS23、KS24,溶源性检测其为非溶源菌。对4株抗性菌株进行20次传代和酸奶发酵实验,结果表明抗性稳定,其中KS23发酵酸奶产酸达109°T,凝乳时间与出发菌株相当。细胞全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在某些蛋白表达上有所差异,可能是抗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4.
从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脱色能力较强的3株芽孢杆菌。考察了细菌处理焦化废水时,接种量、温度、pH值、处理时间和土壤液添加量等对脱色效率的影响,获得了菌株1、菌株2、菌株3脱色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的体积分数均为10%,温度均为35℃,pH值分别为6.0、6.0、7.0,土壤液添加量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4%、0.3%、0.2%。在此脱色条件下,经过3d的处理,3株菌可以将焦化废水的色度由811倍分别降低到188、154、108倍,脱色率分别为76.8%、81.0%、86.7%。色度的降低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为高色度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5.
采用紫外线结合氯化锂以及硫酸二乙酯结合氯化锂2种常规诱变方法对刺糖多孢菌进行复合诱变,分别筛选鼠李糖抗性突变株、2-脱氧-D-葡萄糖抗性突变株和刺糖菌素抗性突变株,并结合自然分离纯化,最终获得高产菌株D-S-23,其产量达N89.57 m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04.3%.  相似文献   
76.
 为了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的应用并提供高效的微生物种源,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一株细菌D7,考察了该细菌对原油的降解效果,采用GC-MS测定原油降解前后的组成,并进行了原油的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株D7能够自身产生表面活性剂,并通过降解石油来获得能量以维持自身的生长与繁殖。16SrRNA测序结果表明,菌株D7和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antiac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8%。菌株D7的动力学系数为0.13 d-1,分别高于菌株C9的0.09 d-1菌株A1的0.035 d-1。原油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比高相对分子质量组分更容易被菌株D7降解。  相似文献   
77.
为弄清"雪莲"中菌的种类及发酵性能,获得性能优良的乳酸复合发酵剂,采用"雪莲"整体切片镜检、微生物分离培养、纯化及生理生化鉴定的方法对"雪莲"中的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发酵乳酸度和组织状态为指标,研究了乳酸菌单菌的发酵性能及不同菌株复合发酵酸奶的特性.结果表明,"雪莲"中的乳酸茼初步被鉴定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乳酸球菌;与单独使用"雪莲"发酵酸奶相比,复合菌株发酵酸奶的感官品质较好,具有一般酸奶没有的特殊香味.  相似文献   
78.
高产谷胱甘肽面包酵母菌种的筛选与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摇瓶试验筛选出谷胱甘肽含量较高的面包酵母BY-14为试验菌株,对产谷胱甘肽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适的培养条件为:转速160 r/min,发酵时间22 h,温度28℃,接种量10%,装液量50 mL.在优化的条件下,谷胱甘肽的含量达到16.04 mg/g,为初始条件下的1.48倍.  相似文献   
79.
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AP117为出发菌进行了摇瓶条件下的脯氨酸发酵条件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蔗糖、乙酸铵、L-异亮氨酸、生物素和硫胺素的最适用量分别为4.0%、4.0%、300 mg/L400 μg/L和600 μg/L,发酵培养72 h后,L-脯氨酸积累可达57.12 g/L.同时考察了硫酸镁磷酸二氢钾不同装液量接种量和初始pH对菌株AP117积累L-脯氨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干酪生产用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酵剂菌种对干酪的品质有重要影响.采用从新疆民族乳制品(奶疙瘩、酸奶)中分离的菌株,研究了3种单一菌株(乳酸乳球菌、瑞士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4种混合菌株(乳酸乳球菌:瑞士乳杆菌(1:1)、乳酸乳球菌:干酪乳杆菌(1:1)、瑞士乳杆菌:干酪乳杆菌(1:1)、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1:1))的发酵性能和生化特性,确定了适于干酪加工的菌种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乳球菌:干酪乳杆菌(1:1)、瑞士乳杆菌:干酪乳杆菌(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