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75篇
化学工业   18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11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低温脱脂豆粉的添加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的低温脱脂豆粉添加量、不同的二次加水量条件下分别蒸制馒头,进行品质评价和测定储存一定时间后的碘呈色值,确定最佳配比。测定冷却1h,储存7h、22h、48h馒头的含水量和硬度。结果发现:2%的低温脱脂豆粉和45mL水的条件下制作的馒头效果最好。添加适量豆粉使馒头具有较强吸水性和持水性,并延缓馒头的老化。  相似文献   
92.
馒头在蒸制和蒸烤过程中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径比、酸度、还原糖、水分、重量、乳酸菌和酵母菌是馒头加工过程中主要的理化和微生物变化指标。本文主要对蒸制与蒸烤馒头的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两种加工方式馒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3.
MRI研究泠冻馒头微波复热过程水分的迁移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新鲜馒头在-18℃的环境中冷冻24h后,取出进行微波解冻加热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研究冷冻馒头复热过程中水分的迁移变化。馒头在受热过程中水分的损失直接影响馒头的品质。实验比较了冷冻馒头在微波蒸碗不加水和加水两种方式下含水量的变化,发现微波蒸碗加水复热对馒头的水分有一定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94.
为解决因马铃薯全粉不含麸质蛋白而使面团无法形成网状结构导致的面团延展性和弹性差等加工性能问题,以二硫键与游离巯基的比值及面团微观形貌作为无麸质面团网状结构形成效果的依据,采用超声波处理协同大豆分离蛋白(SPI)对马铃薯全粉进行调质处理。结果表明:超声波与SPI的协同处理虽提高了体系中巯基向二硫键的转化,使二硫键含量与游离巯基含量比值明显增大,但超声时间过长和超声波功率过高使形成的二硫键崩解。通过响应面试验获得超声波对蛋白强化马铃薯全粉无麸质面团内部网络构造作用的多元二次回归模型,经优化验证,当SPI添加量0.94%、超声时间15.19 min和超声功率500 W时,二硫键与游离巯基比值达0.278,与空白组相比,提高2.53倍。SEM结果也显示此优化组合处理后的面团内部构造及紧密程度更接近对照组小麦面团,表明超声波处理协同SPI对无麸质马铃薯全粉面团网状结构的构建作用,有利于无麸质马铃薯全粉加工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5.
研究马铃薯泥馒头的优化工艺,响应马铃薯主食化的战略。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马铃薯泥、水的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马铃薯泥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优化马铃薯泥馒头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马铃薯泥馒头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马铃薯泥添加量30%、加水量40%、发酵时间40 min,该条件下制成的馒头品质优良、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96.
将低温脱脂豆粉作为一种改良剂添加到馒头中以提高馒头的品质.在不同豆粉添加量、不同二次加水量、不同醒发时间和二次和面时间条件下分别蒸制馒头,进行品质评价,确定最佳蒸制条件;并研究不同条件下所制成的馒头在贮存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
简述了酵母产气力在冷冻面团稳定性及烘焙产品质量中的作用.酵母菌在冷冻面团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叙述了冷冻面团生产过程中各因素对冷冻面团稳定性的影响.冷冻面团的稳定性可以通过酵母种类的选择、配方的改善、制作方法及冷冻解冻循环的控制来解决.  相似文献   
98.
选用小麦面粉作为主要材料,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发酵馒头的制备工艺及性质。确定了发酵剂最佳配比为:0.7%的高活性干酵母加0.3%的植物乳杆菌,最佳发酵时间为25 min。将该工艺制备出的馒头,和普通酵母发酵馒头以及使用酵子、酵母复合发酵的馒头性质进行研究,发现添加植物乳杆菌的馒头在比容、感官评价上优于普通馒头及酵子馒头。馒头白度高于酵母发酵馒头但低于酵子发酵馒头。植物乳酸菌发酵馒头的硬度、黏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小;弹性较大。  相似文献   
99.
研究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白砂糖、绿茶粉、活性干酵母、牛奶和水,采用正交极差分析法,以馒头感官评价为考察对象,分别对辅料、酵母添加量和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100 g面粉中加入1 g绿茶粉、1.5 g白砂糖和0.4 g活性干酵母,混匀,用25 m L牛奶和40 m L水揉制面团,在加工过程中控制和面时间20min,轧制10次,发酵60 min,醒发40 min制得的绿茶馒头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主要应用动态流变仪测定了美国加州杏仁粉(全脂和脱脂)百分含量分别为0%、12.5%、25%、37.5%和50%的面团的粘弹性模量(G″和G′)在频率和温度变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变化趋势;以及在频率和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杏仁粉含量的变化对面团的G″和G′大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淀粉酶处理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频率扫描过程中杏仁粉对面团的G″和G′都有明显的影响,含有全脂杏仁粉的面团的G″大于含有相同比例脱脂杏仁粉面团的G″,而含有全脂杏仁粉的面团的弹性模量G′却比含有相同比例脱脂杏仁粉的小,从而推断杏仁粉中的油脂对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2)在相同的频率时小麦粉面团的G″和G′比分别含有12.5%和25%的杏仁粉(全脂和脱脂)的面团的大,而分别含有37.5%和50%的杏仁粉的面团的G″和G′更大,这可能是由于杏仁蛋白质与小麦蛋白质发生了某种相互作用所致;(3)在升温过程中,添加全脂和脱脂杏仁粉都会使面团的G″和G′减小;在降温过程中,加入杏仁粉(全脂和脱脂)使面团的G′减小,但含有脱脂杏仁粉面团的G′大于含有全脂杏仁粉面团的G′,而加入杏仁粉对面团的G″在降温过程中的变化影响不显著;(4)在频率变化、升温和降温过程中,加入淀粉酶都会使面团的G″和G′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