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57篇
化学工业   320篇
金属工艺   124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53篇
能源动力   43篇
轻工业   9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8篇
冶金工业   96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三元体系Na3P04-H2NCONH2-H2O 298K下的溶解度及平衡液相物化性质(密度、电导率、pH值),绘制出了相应的溶解度等温图和物化性质一组成图.此三元体系等温溶解度图属简单共饱型,未产生新的复盐和固溶体.两个结晶区分别对应为盐Na3P04·8H2O和H2NCONH2.无变量点平衡液相组成为:w(Na3PO4·8H2O)1.49%,w(H2NCONH2)25.41%,对应的平衡固相盐为Na3PO4·8H2O和H2NCONH2.实验结果表明,Na3PO4与H2NCONH2的溶解度相互抑制,并简要讨论了物化性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2.
硅酸钠在APMP漂白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宏  王艳杰  王韬 《国际造纸》2002,21(4):41-43
本文针对杨木APMP制浆中Na2SiO3对白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3.
以水热法合成贫碱型红色绿柱石和天然富碱、贫碱型绿柱石为研究对象, 采用VU, IR, NMR测试方法, 重点对绿柱石中通道水分子的构型及与钠离子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贫碱型水热法合成红色绿柱石中Ⅰ型和Ⅱ型通道水分子并存, 但以Ⅰ型通道水分子的丰度明显占优. 合成红色绿柱石的1H NMR谱属典型的两自旋系, 分属两个独立的共振信号. 中心共振谱峰(δ=1.7×10-6)与Be-OH-Al有关, 为Ⅰ型通道水分子的表征. 伴生共振谱峰(δ=4.9×10-6)与H-O…Na有关, 代表Ⅱ型通道水分子. 23Na NMR谱中心线的化学位移随通道中Na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表现为23Na的共振谱峰自高场区向低场区偏移, 分裂强度增大, 裂距和半峰宽减小. 同时, 1H NMR的峰形自双自旋系向单自旋系转化. 证实合成红色绿柱石中通道水分子与碱金属离子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4.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漂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保险粉、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的性质,比较了3种试剂漂白大豆纤维织物的漂白效果,认为过氧乙酸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的氧化漂白剂,漂白过程可在中性(pH值=6~7)和较低的温度(70℃)下进行,对于耐热性较差,耐碱性不及耐酸性的大豆蛋白纤维,选择过氧乙酸漂白工艺更适合。讨论了影响过氧乙酸漂白大豆纤维的工艺因素。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极化曲线分析等试验手段对316不锈钢在添加Na2MoO4及羧酸类缓蚀剂海水中的协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2MoO4作为一种阳极沉淀膜型缓蚀剂单独作用于316不锈钢表面时,形成一层较基体表面性能更好的保护膜。极化曲线结果表明,Na2MoO4单独作用点蚀击破电位约为580m V,单宁酸单独作用约为600mV,而两者共同作用时使得极化曲线点蚀击破电位正移较多,约为780mV。两者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蓝绿双色可调荧光粉Ba2Ca(BO3)2:Ce3+,Eu2+,Na+,并研究了其发光特性。在345 nm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射的分别以390和410 nm为主峰的蓝光发射带对应于Ce3+的5d→2F5/2和5d→2F7/2跃迁,峰值位于525 nm的绿光发射带归属于Eu2+的4f65d1→4f7跃迁。通过Dexter共振能量传递理论和Reisfeld近似计算得到2种离子之间存在四极矩-四极矩能量传递。当Ce3+和Eu2+的摩尔浓度分别为5%和4%时,样品的色坐标位置落在蓝绿色区域,并可以通过改变基质中Ce3+和Eu2+的摩尔比来调节荧光粉的色坐标。Ba2Ca(BO3)2:Ce3+,Eu2+,Na+是一种适用于近紫外芯片的新型双色可调谐白光LED用荧光粉。  相似文献   
107.
The location of Li+ and Na+ cations in a series of dehydrated low-silica LiNaX zeolites (LiNaLSX, framework Si/Al ratio=1.0) were characterized by 7Li and 23Na magic-angle spinning (MA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Depending on the Li+ content, up to three lines were observed in the 7Li MAS NMR spectra attributed to Li+ cations on SI′, SII and SIII sites. The 23Na MAS NMR spectra of the pure sodium form NaLSX and of LiNaLSX samples with low Li+ contents contain up to five lines belong to Na+ cations located on SI, SI′, SII, and two different SIII′ sites. LiNaLSX zeoli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40% of Li+ show only a single narrow line in the 23Na MAS NMR spectra attributed to mobile sodium cations. The populations of the different cation sites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relative line intensities of the MAS NMR spectra. Below about 70% Li+ exchange, lithium cations are located only on sites SI′ and SII. Between 70% and 100% Li+ content these sites are fully occupied by Li+, and the population of site SIII by Li+ increas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nitrogen-adsorption capacity correlates well with the occupation of Li+ at site SIII.  相似文献   
108.
建立了薄层色谱法,以改进Na^99mTcO4放化纯度的测量方法,经实验,确定了固定相,液相,层析距离等测量条件。结果证明,该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数据准确可靠,测量的总不确定度为2.1%。  相似文献   
109.
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实验室试验 ,考察了BaO和Na2 O对LF还原渣系磷容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精炼渣中加入一定量BaO和Na2 O可减少钢水回磷量  相似文献   
110.
耐温黄胞胶铬冻胶调堵剂室内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鑫  黄丽仙  许建华 《油田化学》2002,19(2):131-133
从黄胞胶(XC)在水溶液中的性质出发(溶液增粘性,假塑性,耐酸碱性,盐对构象转变的影响,降解性等),设计了黄胞胶铬冻胶的基本配方:0.6%XC+0.15%Na2Cr2O7 0.45%NaHSO3 0.1%甲醛液(杀菌剂)+0.01%热稳定剂,在基本配方的基础上考察了每一组分用量的变化对XC/C r^3 成胶体系85℃或80℃时成胶时间,冻胶强度(承载质量),冻胶稳定性(7天脱水率)的影响,表明基本配方即为最佳配方,各组分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配方中还应包含pH调节性,该调堵剂可用于85℃以下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