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42篇
  免费   2361篇
  国内免费   1567篇
电工技术   1094篇
综合类   2545篇
化学工业   5602篇
金属工艺   2642篇
机械仪表   6174篇
建筑科学   6297篇
矿业工程   7146篇
能源动力   1309篇
轻工业   2546篇
水利工程   2491篇
石油天然气   3027篇
武器工业   611篇
无线电   14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15篇
冶金工业   1467篇
原子能技术   208篇
自动化技术   665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1157篇
  2022年   1300篇
  2021年   1374篇
  2020年   1286篇
  2019年   1361篇
  2018年   736篇
  2017年   1185篇
  2016年   1367篇
  2015年   1669篇
  2014年   2898篇
  2013年   2219篇
  2012年   2645篇
  2011年   2574篇
  2010年   2382篇
  2009年   2341篇
  2008年   2442篇
  2007年   2126篇
  2006年   1874篇
  2005年   1879篇
  2004年   1674篇
  2003年   1506篇
  2002年   1340篇
  2001年   1270篇
  2000年   1098篇
  1999年   913篇
  1998年   825篇
  1997年   799篇
  1996年   780篇
  1995年   733篇
  1994年   664篇
  1993年   555篇
  1992年   603篇
  1991年   523篇
  1990年   487篇
  1989年   46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42.
43.
针对技改后的半连轧生产线生产方钢最易产生缺陷进行研究,通过对发生缺陷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制定了整改方案。方案从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理论依据,切实解决了问题。经过现场实际的生产验证,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4.
45.
为研究液态CO2预裂爆破后,煤体内裂隙发育情况,采用高精度微焦点显微CT系统,对预裂后不同区域的煤样进行CT扫描,并利用Photoshop进行孔裂隙占比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距预裂孔4 m处的煤体裂隙发育明显,孔裂隙占比增加了一倍,而在5 m处的煤体裂隙则发育较弱。表明抽采孔内采取液态C2预裂技术后,4 m范围内的煤体裂隙得到了充分发育,为瓦斯抽采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6.
以方竹笋中提取的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 DHPM)在不同压力条件(0,50,100,150,200 MPa)下进行处理,探究其对竹笋膳食纤维(bamboo shoots dietary fiber, BSDF)理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BSDF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当处理压力为150 MPa时,粒径最小,为(370±11) nm,此条件下BSDF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达到最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7.74%,50.54%,61.27%,且差异显著(P<0.0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DHPM处理不会改变BSDF的官能团,但会使BSDF内部的部分氢键断裂和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发生降解;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表明DHPM处理不会引起BSDF的晶体结构改变,但晶体有序度会下降,进而导致其热稳定性降低;微观结构分析显示DHPM处理会使BSDF颗粒尺寸减小、表面粗糙、组织松散,且当处理压力为200 MPa时,颗粒发生团聚。综上,DHPM可以有效改善BSDF的理化性质,在膳食纤维改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偏航驱动孔的焊接修复工艺,包括焊接工艺试验、风场验证等一系列过程。  相似文献   
48.
楔形掏槽全断面一次爆破和直眼掏槽中深孔分次爆破是岩巷施工爆破常用的两种爆破方案。在水井坑煤矿一采区+340C39S运巷施工中,对毫秒雷管在两种掏槽方式进行爆破施工试验,对其产生的不同爆破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采用直眼掏槽中深孔分次爆破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49.
李子辉  蒋晶  金章勇  蔡泊志  曹永俊  李倩 《化工学报》2020,71(12):5842-5853
以聚己内酯(PCL)为基体,添加不同含量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具有不同分散相形态的PCL/PLA共混物,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微孔发泡工艺制备不同发泡倍率和开孔率的PCL/PLA多孔材料用于吸油应用。针对边长3 mm正方体样品溶解度实验发现100 min后CO2在PCL中已达到饱和吸附状态。PLA分散相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大了PCL/PLA共混物泡孔密度,并使共混泡孔尺寸减小且分布更加均匀;发泡温度升高6℃,泡孔尺寸增大50%,发泡倍率增大38%,开孔率减小了20%。PCL/PLA开孔材料具有明显的亲油疏水性,发泡倍率越高,疏水性越好;针对花生油和硅油的吸油实验发现材料吸油率与发泡倍率和开孔率整体呈正比,实际吸油量高于理论计算值,10次循环吸油测试后样品吸油率仅降低8.5%,材料吸油量与油品特性黏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0.
不同管距时玉米渗灌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运城市夹马口灌区和红旗灌区进行了1996,1997两个年度的玉米渗灌试验,研究了不同毛管间距条件下渗灌对其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渗灌毛管间距采用0.8~1.0 m较为适宜。毛管间距愈大,产量愈低;渗灌较地面灌平均减产7.23%,较旱地平均增产30.8%;玉米生长期内总耗水量地面灌最大,渗灌次之,旱地最小。渗灌可明显提高玉米水分生产率,渗灌处理水分生产率平均为1.65 kg/m3,是地面灌的1.2倍,是旱地的1.33倍;两年度渗灌较地面灌平均节水4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