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0篇
化学工业   30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568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板栗淀粉为原料,采用普鲁兰酶进行脱支处理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DS),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提高SDS的含量。制备板栗缓慢消化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是:淀粉乳质量分数8%,普鲁兰酶浓度8.90 PUN/g淀粉,酶作用时间6.3 h,4℃回生52.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测定,酶改性的板栗淀粉中缓慢消化淀粉质量分数可达41.91%(预测值42.31%),并较板栗原淀粉中缓慢消化淀粉含量提高了5.43倍。试验表明,普鲁兰酶脱支处理是制备板栗缓慢消化淀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0):189-195
为探讨超高压对真空包装峰甘板栗微生物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及建立微生物生长模型预测其货架期,在16~18℃对真空包装峰甘板栗进行200 MPa(5、10、15 min)、300 MPa(5、10、15 min)、400 MPa(5、10、15 min)、500 MPa(5、10、15 min)超高压处理。样品处理后于4℃保藏60 d,每隔10 d取样分析,直至样品微生物数量达到安全卫生限值1 000 CFU/g及感官质量不可接受为止。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超高压处理能显著降低峰甘板栗初始微生物数量,并对影响货架期的腐败微生物:大肠菌群、霉菌、酵母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压力(200~500 MPa)和处理时间(5~15 min)具有正相关性;试验中所建立的Gompertz模型能有效地拟合不同超高压处理峰甘板栗在货架期间菌落总数的动态变化,有效地评估峰甘板栗的货架寿命和贮藏安全性,500 MPa处理5、10、15 min均能够将峰甘板栗4℃贮藏微生物货架期从9 d延长至60 d以上;但结合感官质量评定结果,300 MPa处理15 min最佳可延长货架期至38 d。  相似文献   
10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9):155-159
将实验室自制的板栗壳棕色素分别以0.05%、0.15%、0.25%、0.35%、0.45%五个不同添加量水平加入蛋糕中,制作拟巧克力蛋糕。研究板栗壳棕色素对拟巧克力蛋糕的感官品质、质构参数(硬度、弹性、黏聚性、咀嚼性)、比容、水分含量、老化程度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壳棕色素添加量为0.35%时,蛋糕的感官评分最高。棕色素的添加对拟巧克力蛋糕的质构参数、比容、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以延缓蛋糕老化的程度,对超氧阴离子和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能够抑制蛋糕油脂的氧化酸败。试验结果表明板栗壳棕色素是一种不影响蛋糕品质和接受度,且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较为理想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棉织物用板栗壳植物染料进行染色。探讨了棉织物改性过程中工艺条件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染色过程中板栗壳植物染料浓度、染色温度、p H值、染色时间和媒染剂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改性后棉织物白度和顶破强力以及染色后色牢度、防紫外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的改性工艺条件是壳聚糖用量为3%,p H值为5,温度为80℃,时间为40 min;最佳染色工艺为板栗壳染料用量为5%,p H值为5,浴比为1∶30,温度为80℃,时间为60 min;染色棉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经硫酸亚铁后媒染之后,其色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5.
板栗壳中酚性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京芳  袁杰 《食品科学》2012,33(24):174-179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板栗壳多酚的工艺条件,研究大孔树脂对板栗壳多酚的静态吸附解吸动力学和最适静态吸附解吸工艺条件,评价不同方法得到的板栗壳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Fe3+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及超声功率是影响板栗壳酚类物质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超声提取板栗壳多酚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3%,料液比1:18.5(g/mL),提取时间17.5min,提取功率305W、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板栗壳多酚提取得率为2.86g/100g;大孔树脂纯化板栗壳多酚的最适工艺条件为:LX-17型树脂,于25℃吸附1.5h,以体积分数50%乙醇为解吸剂,于20℃解吸4h;超声提取的板栗壳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Fe3+的还原能力均优于回流法,大孔树脂处理能提高板栗壳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6.
板栗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活性艳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巧开  邓真丽  何舟 《印染助剂》2012,29(4):32-34,38
选用板栗黄色果肉外紧贴的质坚硬、暗棕褐色的壳斗为原料制备活性炭,探讨了板栗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活性艳橙脱色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板栗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00℃活化60 min,氯化锌20%,板栗壳活性炭与氯化锌溶液的料液比1∶2.用板栗壳活性炭吸附处理活性艳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搅拌90 min,活性炭2 g/L时,对质量浓度为9.74 mg/L的活性艳橙的脱色率高达92%以上,吸附后活性艳橙溶液的色度为8倍.  相似文献   
107.
采用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对板栗刺壳栲胶进行改性,将改性栲胶应用于皮革染色。以铁盐为媒染剂,探究了媒染剂的用量、加脂剂和中和pH对其媒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亚硫酸化改性的板栗刺壳栲胶渗透速度明显增加,当媒染剂用量2%,pH6.5时,皮革的干湿擦牢度和着色程度较好,加脂剂的加入会降低皮革的耐干湿擦性能,并且具有败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肖玫  郭彤  李毅念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3):201-204
对鳕鱼、板栗复合饼的生产工艺及其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腌制鳕鱼肉馅配方为每500g鳕鱼用葱姜25g、白胡椒10g、料酒和味精少许、把鳕鱼肉切成颗粒、腌制20min;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得到鳕鱼饼的最佳配方为每250g面粉添加板栗30g﹑鸡蛋45g﹑腌制鳕鱼肉40g,在160℃下用电磁炉烤制15min。采用该配方和工艺生产出的鳕鱼饼营养丰富,口感酥松,具有独特的鳕鱼风味。  相似文献   
109.
板栗内皮的酶法脱除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板栗的去皮率、感官评定和硬度为指标,考察了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去除板栗内皮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表明,当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1.0g/L,反应pH为4.5,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5min,固液比为1∶3(g/mL)时,可使其去皮率达到90%,硬度为12029.6g,在该条件下得到的板栗色泽自然金黄,外形光滑,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板栗品质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模型。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再用传统理化分析方法测得样品的各项品质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标模型,内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对板栗分别建立了水分、淀粉、硬度和糖度的PLS模型,4种PLS模型都非常理想,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实现板栗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