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48篇
  免费   3867篇
  国内免费   1542篇
电工技术   980篇
综合类   1897篇
化学工业   6723篇
金属工艺   5173篇
机械仪表   2021篇
建筑科学   1242篇
矿业工程   1345篇
能源动力   1131篇
轻工业   1458篇
水利工程   440篇
石油天然气   3216篇
武器工业   233篇
无线电   23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53篇
冶金工业   3334篇
原子能技术   512篇
自动化技术   590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873篇
  2022年   882篇
  2021年   1266篇
  2020年   1376篇
  2019年   1321篇
  2018年   1035篇
  2017年   1213篇
  2016年   1183篇
  2015年   1159篇
  2014年   1755篇
  2013年   2044篇
  2012年   2221篇
  2011年   2143篇
  2010年   1554篇
  2009年   1602篇
  2008年   1418篇
  2007年   1873篇
  2006年   1835篇
  2005年   1686篇
  2004年   1351篇
  2003年   1379篇
  2002年   1141篇
  2001年   924篇
  2000年   875篇
  1999年   686篇
  1998年   565篇
  1997年   421篇
  1996年   399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UD-DNS3脱硝助剂在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号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针对两段再生工艺,当系统中助剂占总催化剂藏量的质量分数为2.6%时,烟气脱硫装置外排污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由加剂前的100 mg/L下降至40 mg/L以内;助剂的加入降低了CO焚烧炉的炉膛温度,有利于烟气的合格排放,并对装置操作、产品分布及汽油、柴油产品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应变速率超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并评论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应变速率超塑变形机制,描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高应变速率超塑变形中的一些理化现象,说明了变形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总结了具有高应变速率超塑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性能,并指出了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63.
The term atmospheric residue describes the material at the bottom of the atmospheric distillation tower having a lower boiling point limit of about 340°C; the term vacuum residue (heavy petroleum fractions) refers to the bottom of the vacuum distillation, which has an atmospheric equivalent boiling point (AEBP) above 540°C. In this work, the objective is to evaluate the behavi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Brazilian atmospheric and vacuum residues using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he Falling Film Molecular Distillator was used. For the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this process, a significant range of temperature can be explored avoid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So these results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refinery decisions and improvements. The Experimental Factorial Desig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has more influence on the process than the feed flow rate, when a higher percentage of distillate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64.
普通稠油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求解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观尺度管流模型,结合普通稠油流变特征,提出了在考虑稠油流变性条件下微观启动压力梯度计算方法.对渤海渤中18块不同渗透率岩心进行室内驱替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不同粘度普通稠油油藏启动压力梯度与地层平均渗透率关系,并绘制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图版.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普通稠油油藏,给出了利用启动压力梯度确定极限泄油半径及合理井距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5.
Z411块敏感性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Z411块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地质模型,进行了生产动态历史拟合.对Z411块吞吐开采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及生产动态预测。经过注采参数的优化研究.最佳注采参数为:注汽量第一周期1000t.第二周期1100t.第三周期1200t.第四周期及后续周期1400t。生产井排液速度30t/d;最小井底流压2.0MPa。对王庄油田Z411块蒸汽吞吐开采的采收率、累积产油、累积油汽比等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6.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 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耐矿化度达50 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 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 Pa.s降低到1 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67.
本文结合“ODS清洗剂消费淘汰项目”的实施,并对新型超声波清洗机及新型ODS清洗液进行了工艺试验,阐述了超声波清洗技术是贵/廉金属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无可替代的清洗技术。  相似文献   
68.
金属泡沫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陈祥  李言祥 《材料导报》2003,17(5):5-8,11
综述了金属泡沫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液相法制备金属泡沫材料包括气体吹入法、固体发泡剂法和固体—气体共晶凝固法、熔模铸造法、渗流铸造法、喷射沉积法以及粉末加压熔化法等制备方法。采用金属粉末烧结法、浆料发泡法等制备工艺可以从固相制备金属泡沫材料。电沉积法以及气相沉积法可用于制备高孔隙率的金属泡沫材料。最后简要总结了金属泡沫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用CMOS工艺实现VSR光电集成接收机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0Gbit/s速率的甚短距离光传输系统VSR(Very Short Reach)中的接收机。分析了几种有希望用于VSR系统的CMOS工艺兼容的光电探测器。提出用CMOS电路实现VSR光电集成(OEIC)接收机的可能性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0.
套保稠油油田火烧油层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火烧油层的筛选标准、实际地质条件及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入手,对该油田火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套保油田进行火烧总体上是可行的,在实际火烧时应避开底水的影响,火烧区域应选在构造高部位或仅烧其主力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