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52篇
轻工业   29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11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文化策划是逐渐兴盛起来的文化现象。在民族学/人类学的视野中进行文化策划,能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文化资源有更好的把握,同时还能够促进应用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民族学/人类学视野中,民族学/人类学的方法和基本观点对文化策划有方法论意义,文化策划有自己的侧重点、立足点、关注点。民族学/人类学视野中,文化策划要把握好文化资源,要熟悉好民族政策和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相似文献   
42.
阐述了都市人类学对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及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从规划价值观、规划调查分析方法和规划分析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规划借鉴都市人类学的领域.  相似文献   
43.
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青 《建筑师》2008,(6):95-101
本文以建筑学与人类学交叉的视角,对古今建筑活动的文化动因作了“建筑人类学”的理论诠释,并对这一理论的学科背景和科际关系作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建筑作为制度、习俗、场景和身体感知对象的人类学属性.以及这种属性对建筑历史演进的影响。本文并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强调了触感经验和场景体验对于建筑设计和空间意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4.
西方乡土建筑研究的方法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当代西方乡土建筑研究常用的方法论。对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历史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及现象学的方法作了简介。文中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一些评价。并指出当今西方乡土建筑研究方法的一些倾向。  相似文献   
45.
景观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景观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桐 《风景园林》2021,28(3):10-15
"景观"起源于地表形态研究,并作为地理学基本研究视野,经历了"区域特性""人地关系""文化史"等研究主旨的转换,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文化转向"。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景观的文化认知,需要以理解性方法解析其地方情感和意义维度,以获取"知觉知识"作为新的研究范式。而几乎同时,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空间转向"呼应了景观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法论需求。由此,在20世纪90年代诞生了景观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基于地理学景观研究主旨历史脉络梳理,进一步厘清现象学视角下"景观"的文化现象本质;并由景观"知觉认知"的研究主旨、范式需要,阐释"景观人类学"作为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范畴,以及未来其应用于景观研究实践的潜力。  相似文献   
46.
当代符号学汇集哲学、逻辑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传播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研究领域涉及文学、艺术、设计以及人的心理反应效应与人类活动领域.二维视觉符号作为符号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被深究.本文力图综合"符号学"与"视觉传达"理论的优势,引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从质料、形式、动力、目的四个方面,辩证地对二维视觉符号的"本体"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47.
中国的“乡土重建”经历了漫长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介入”作为一条关键线索与主流的技术理性之间博弈与平衡,构成了中国乡建的理论范式与思维转向。文章首先对中国乡建的现代性进行了归纳,并对中国乡建的多元背景进行了梳理,其中发现“艺术人类学”作为一种新的思考维度,拓展了“乡土重建”的概念与范畴;接着对基于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设计”介入乡建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在地性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对艺术人类学视野下中国乡建的有机性与可能性进行了展望。这既非规制的一种先锋观念或精英派系的话语阵地,亦非建构特定的意识形态或独立的艺术活动,艺术人类学为中国乡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48.
葛馨阳 《河南建材》2022,(2):131-133
人类学与建筑学关系的角度,着重探讨了文化人类学及其分支——结构人类学和现象学人类学对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对象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及文化特征,并且是对这些差异及特征进行原因分析的学科,是通过研究各民族文化形态,揭示文化本质的综合性学科.文化人类学对于整个建筑的外形风格、内涵精神都产生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9.
正城市是人间一个最复杂的综合体。而美学则是人类学问中最难建立标准的学科。当城市遭遇美学追问的时候,最容易回避实质的和最认真的答案都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问题在于回答者应该是真的"仁者"和"智者",因为,这是唯一保障这个命题不被"玷污"的基础,否则,这个仿佛是没有是非的答案,如果出现在城市美盲的决  相似文献   
50.
幸福是个什么东西?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人群,所有的社会和人类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幸福。柏拉图为开讲"美好生活"而建立学院,而他的杰出弟子亚里士多德则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