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8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86篇
电工技术   104篇
综合类   154篇
化学工业   153篇
金属工艺   130篇
机械仪表   156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65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62篇
武器工业   778篇
无线电   1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1篇
冶金工业   109篇
原子能技术   48篇
自动化技术   9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陈效华  徐诚 《弹道学报》1995,7(2):63-66
通过简化臣姿持枪射击系统,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该射击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论述了缓冲簧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对无缓冲簧射击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2.
李芝绒  王胜强  潘文 《传感技术学报》2012,25(12):1673-1677
在高冲击传感器动态性能校准中,实现高量程、宽脉冲激励是目前高冲击校准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速度改变法校准原理,以气炮为激励源,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方法测量砧体运动速度,建立高冲击校准系统。分析碰撞系统的作用原理,提出调整和控制激励脉宽的方法;分析测速误差,提出双光束差动侧向测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高冲击校准系统校准量程为2×106m/s2,激励脉宽在2×106m/s2时大于100μs,校准冲击灵敏度的扩展不确定度小于5%(k=2)。  相似文献   
23.
针对坦克水平向炮控伺服系统中存在的摩擦不确定因素及未建模动态,首先建立水平向炮控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将摩擦扰动和未建模动态视为一个综合扰动项,然后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综合扰动项进行观测和补偿,并将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补偿回路作为经典PID控制方法的内回路,实现ESO-PID的复合控制;最后对所用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原有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控制器,集合了PID控制算法的"被动抗扰"和自抗扰控制方法中扩张状态观测器的"主动抗扰"特性,能够在保持控制系统原有特性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炮控系统的稳定精度以及低速性能。  相似文献   
24.
非致命防暴动能武器的使用安全性决定了武器的使用价值;针对防暴电磁枪使用环境,为提高电磁枪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设计电磁枪威力调节系统;分析了威力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设计了非致命电磁枪的威力控制系统,实现了弹丸初始动能的自动调节;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总体方案、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图;通过试验,检验了系统工作的可行性,弹丸最大动能误差小于2J,为开展非致命防暴电磁枪的工程化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中压型大功率电子束焊机电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介绍了70kV、30kW电子束焊机电子枪电源──加速电源、灯丝电源、轰击电源和偏压电源的特点及其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包覆方式对片状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不同包覆方式下多层片状发射药的物理模型,并推导了形状函数和燃气生成猛度表达式,利用Matlab软件对不同的宽厚比、长厚比及多层结构的片状发射药进行了数值计算;制备了不同长厚比的片状变燃速发射药,并进行了密闭爆发器实验。结果表明,四面包覆和全包覆可以很好地消除临界宽厚比对片状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与两面包覆的片状发射药相比,四面包覆和全包覆的片状发射药能够延缓内层药减面燃烧的时间,其燃气生成猛度的阶跃程度分别提高了1.17%和1.23%,呈现出良好的燃烧渐增性。  相似文献   
27.
用TG和DTA对含环氧乙烷/四氢呋哺共聚醚(PET)黏结剂的发射药(JMZ发射药)及其相关组分的热分解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Kissinger法计算了一些不同配方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对热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发射药的DTA曲线呈现两个放热峰.体系中加入了NC后,随着NC含量的增加,其活化能升高.该类发射药的热分解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混合硝酸酯和NC的挥发和分解;第二阶段为硝胺的分解以及PET的降解.加入NC后,发射药体系的热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28.
针对目前消火栓喷嘴水力计算采用试算及图表法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原求解函数的优化拟合,推导出可直接计算的解析式,便于基层设计人员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对该解析式计算精度的分析表明,在常用参数范围内,最大拟合误差仅为1.49%,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9.
高能硝胺发射药在高膛压火炮上的使用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振亚  廖昕 《火炸药学报》2003,26(4):8-10,19
采用30mm高压模拟炮试验研究手段和与单基药相对比的方法,对RGD7发射药在高膛压下的膛内压力波特征、内弹道适应性及其低温动态燃烧活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RGD7发射药低压下缓燃的燃烧特性有利于改善其在火炮膛内的受力环境,并表现出较好的内弹道适应性,具有良好的使用安全性,但其低温动态燃烧活性偏大,应用中需要加强控制,并进一步改善其低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0.
由于电热化学炮发射时存在强电磁干扰和地电位浮动,膛压测试系统的测试准确性和仪器的安全性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根据恶劣条件下的动态测试理论,利用PCB的电磁兼容技术,不同材料多层组合的屏蔽技术,接地技术,滤波技术以及光电隔离技术,完成了基于电热化学炮膛压测试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这种设计能有效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确保获得可靠的膛压数据,对分析电热化学炮结构的合理性,炮架的强度和刚度设计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