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50篇
  免费   22136篇
  国内免费   12586篇
电工技术   23094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16709篇
化学工业   16698篇
金属工艺   6122篇
机械仪表   17636篇
建筑科学   9803篇
矿业工程   9063篇
能源动力   2777篇
轻工业   9126篇
水利工程   4257篇
石油天然气   5064篇
武器工业   2818篇
无线电   367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750篇
冶金工业   4569篇
原子能技术   1434篇
自动化技术   52198篇
  2024年   1807篇
  2023年   6047篇
  2022年   6028篇
  2021年   7432篇
  2020年   6238篇
  2019年   6006篇
  2018年   4140篇
  2017年   5769篇
  2016年   6059篇
  2015年   6921篇
  2014年   11025篇
  2013年   9920篇
  2012年   11160篇
  2011年   11636篇
  2010年   10887篇
  2009年   11523篇
  2008年   11997篇
  2007年   10538篇
  2006年   9127篇
  2005年   9159篇
  2004年   7994篇
  2003年   7461篇
  2002年   6398篇
  2001年   6148篇
  2000年   4850篇
  1999年   3918篇
  1998年   3515篇
  1997年   3741篇
  1996年   3302篇
  1995年   3411篇
  1994年   2948篇
  1993年   2393篇
  1992年   2393篇
  1991年   2706篇
  1990年   2896篇
  1989年   2825篇
  1988年   229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通信管理机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变电站内大量的通信任务,它需要安全可靠、便于开发和维护。文章通过对通信管理机软件架构的分析,阐述了COM及DCOM技术应用于通信管理机软件产品开发的数据结构及方法,采用该技术开发的通信管理软件在协同开发、维护以及升级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67.
增量配电投资业务的放开和综合能源的发展促使多元市场主体参与配电网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给配电网的调度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为此,考虑不同主体,从经济性、安全性、高效性出发,建立含综合能源的增量配电网(incremental distribution network,IDN)多目标协调优化模型。首先采用隶属度函数描述各目标优化结果的满意度,结合线性加权求和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成单目标问题;继而借助能量枢纽,实现对IDN中多能源复杂耦合关系的清晰刻画;最后,在算例部分对所提模型及方法予以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以经济性为主的单目标优化,计及多主体参与的IDN优化调度策略能够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更加贴合系统实际,有利于促进IDN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68.
以从自然腐败的樱桃上分离的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LD3.0086为指示菌,研究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抑制作用靶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染液(calcofluor white,CFW)染色观察苯乳酸对菌丝顶端生长的破坏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链格孢霉的超微结构变化,通过测定苯乳酸作用前后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变化研究苯乳酸对菌丝细胞壁的破坏作用,应用荧光双染色法观察苯乳酸对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12.5 mmol/L的苯乳酸能有效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与对照组(无菌水处理)相比,苯乳酸处理后链格孢霉顶端生长细胞无明显形变,经12.5 mmol/L苯乳酸处理的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苯乳酸处理24 h,链格孢霉菌丝细胞壁表面无明显损伤,细胞内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苯乳酸短时间(4 h)处理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仍较为完整,加入苯乳酸较长时间(8 h)后细胞膜发生破裂。综合分析可知,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作用靶位应不是菌丝体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是在菌丝体内部,通过破坏菌丝内部细胞器结构或引起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从而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和繁殖,发挥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