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9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54篇
电工技术   73篇
综合类   267篇
化学工业   267篇
金属工艺   62篇
机械仪表   45篇
建筑科学   1185篇
矿业工程   338篇
能源动力   51篇
轻工业   460篇
水利工程   592篇
石油天然气   1276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5篇
冶金工业   35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8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道法自然”本体论的深层生态含蕴、“人与天一”自然观的深层生态底蕴、“物无贵贱”、“我亦物也”价值观的深层生态内涵,以及“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实践观等几个方面剖析了道家哲学的深层生态意蕴,为完善和发展现代生态哲学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2.
工艺试桩是桩基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选取几组有代表性的基桩的施工和检测资料,分析并拟定出试桩的施工工艺参数,总结出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73.
依托沿海某碎石土回填地基上成功实施的10 000 k N·m高能级强夯实验区,通过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项目,对高能级强夯施工过程中周边土体环境深层土体位移进行了分析,为高能级强夯的设计、监测提供了依据.通过实验区设置测斜管对水平位移随深度变化的趋势分析、隔振沟隔振效果分析,揭示了一些规律,为该工艺大面积推广应用及高能级强夯加固机理分析提供数据参考.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检验,对夯点和桩间土进行了4个荷载试验,利用荷载试验得到的p-s曲线根据切线模量法反算加固后土体的强度参数,最后利用反算的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4.
修建在软弱地基上的重力坝,常在其下部设置抗滑齿墙以提高其抗滑稳定性.以鲁皂水库重力坝为工程背景,根据有限元计算的结果分析了坝踵设置齿墙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随着第2滑裂面起点从坝趾向下游移动的过程中先减小后增大,最小值发生在距坝趾10~20m范围内;第1滑裂面越平缓对抗滑稳定性越不利;当第1滑裂面刚好从齿墙底部滑过时对抗滑稳定性最不利;第2滑裂面的倾角对安全系数的影响与第1滑裂面侵入齿墙的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75.
设计并研制了3种聚合物类水基钻井液抗高温处理剂,即弱交联结构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柔性聚合物微球纳米封堵剂和梳型聚合物润滑剂,构建了能够满足深部地层钻井的抗超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研究表明:弱交联结构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具有良好的反聚电解质效应,200℃、饱和盐环境老化后API滤失量小于8 mL;柔性聚合物微球纳米封堵剂通过改善泥饼质量降低体系的滤失量,对纳米级孔缝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梳型聚合物润滑剂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 804,具有多个极性吸附位点,高温高盐条件下润滑性能优异。构建的密度为2.0 g/cm3的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能良好,200℃的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5 mL,高温静置5 d沉降因子小于0.52,对易水化岩屑的滚动回收率与油基钻井液接近,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76.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为克拉通内走滑断裂多期活动控制下形成的碳酸盐岩超深层油气田,不同断裂带及同一走滑断裂带不同分段的油气性质和油气丰度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以及阴极发光、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的系统分析,对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和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中-下奥陶统储集体中的裂缝脉体序次、成脉流体来源及其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走滑断裂演化过程和油气分布特征,探讨了顺北地区油气差异聚集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顺北1号和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中-下奥陶统至少发育4期方解石脉体(Cal-1,Cal-2,Cal-3,Cal-4)。Cal-1成脉流体主要为海源性流体,Cal-2,Cal-3和Cal-4成脉流体来源于同地层成岩流体。Cal-2,Cal-3和Cal-4脉体的形成分别与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和油气充注相伴生。不同断裂带油气充注过程存在差异,顺北5号断裂带主充注期为海西晚期—印支期,顺北1号断裂带主充注期为海西晚期—印支期及燕山期—喜马拉雅期。走滑断裂构造样式及演化历史控制下的油气差异充注过程是顺北地区油气差异聚集...  相似文献   
77.
随着中国海洋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近海浅层规模构造油气藏发现越来越少,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藏成为重点勘探方向和领域。针对深水、深层面临的油藏地质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勘探实践,形成了潜山宽照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深层古近系岩性圈闭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富含煤地层下薄储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和深水宽频地震勘探技术等创新成果,并在渤海深层潜山、南海深水和东海深层低孔渗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勘探突破。但是,深水、深层勘探仍然面临构造复杂、裂缝发育和各向异性特征强等问题,造成地震波场复杂、信噪比低,成像质量差和岩石物理关系不清等难题,需要在采集装备、采集方式、关键处理方法、基于复杂介质理论的勘探技术和重、磁、震一体化勘探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攻关研究。  相似文献   
78.
库车坳陷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储集层非均质性强,井间产能差异明显。现今地应力在井轨迹部署、水平井施工、压裂设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研究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在实测现今地应力基础上,构建地应力与测井参数的关系,利用BP神经网络实现了库车坳陷博孜气藏超深致密砂岩储集层现今地应力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是预测地应力的有效方法,地应力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误差较小,总体在10%以内;库车坳陷博孜气藏下白垩统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大,垂向主应力次之,最小水平主应力最小,整体表现为走滑型应力机制,最大水平主应力在博孜气藏东部优势方位呈北东—南西向,在西部呈北西—南东向;砂泥岩互层段相较于纯砂岩段,地应力波动强,局部存在突发高地应力;在博孜气藏东部沿北东—南西向、西部沿北西—南东向钻取的水平井井壁较为稳定,直井存在井壁垮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决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岩气先导性试验区大平台钻井轨道设计困难、长裸眼段反复漏失、泥灰互层可钻性差、泥岩和煤岩易坍塌、水平段固井质量差等技术难题,从先导性试验区煤岩储层特征和岩石力学特性入手,开展了井眼轨道优化设计、防漏堵漏工艺技术、高性能PDC钻头设计、长裸眼段钻井液技术和固井工艺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先导性试验区25口水平井中应用结果表明:高性能PDC钻头平均进尺、平均机械钻速明显提升,复杂时效有效降低,钻井周期明显缩短,防漏堵漏提升明显,固井质量合格率100%,提质提效效果明显。研究成果可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层煤岩气的有效动用提供技术支持,对我国其他深层煤岩气区块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0.
文章对坝体沿深层破碎带的稳定进行了分析计算,对新建工程勘察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