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4篇
电工技术   62篇
综合类   72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59篇
矿业工程   34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68篇
水利工程   93篇
石油天然气   6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童武 《青海电力》2001,(4):38-39
随着青藏铁路(格拉段)工程的开工建设,工程的施工电源及未来铁路沿线的配套供电系统急需解决,然而高压输电线路必须穿越青藏高原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文章就冻土对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2.
青藏羌塘地区隐伏裂陷槽的识别及油气远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介绍了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和措勤盆地的深部磁场特征,用隐伏裂陷槽的观点分析了这些特征。结合MT电性层深度图和中生界沉降带的厚度,将南北向正磁异常带(东经89°-90°)解释成晚古生代隐伏裂陷槽。该裂陷槽对北羌塘坳陷中生代的构造单元、沉积以及油气组合有很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分布范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藏高原地区有大面积多年冻土分布,是我国陆地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赋存区域之一。在GIS平台下建立了基于三向地带性多年冻土地温分布的模型,利用地温钻孔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冻土厚度做了回归统计分析,指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和多年冻土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赋存区域进行了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主要集中分布在羌塘盆地西北部地区,其储量可能较为可观。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4.
对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对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以下看法:①中国原油高峰年产量保持在约1.8×108t,维持的时间长一些对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更有利;②大油气田的发现与"难采储量"的发现是长期并存的,因此,在寻找大油气田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对低品位储量的勘探;③我国原油开采应长期走有经济效益的"多井低产"道路;④对我国今后油气资源远景产生重大影响的是那些知之甚少的新区,如南海南沙海域、青藏高原、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  相似文献   
135.
羌塘盆地雀莫错沉降-堆积中心成因:热力衰减塌陷沉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羌塘盆地东北部雀莫错地区侏罗系厚度巨大、层序齐全。其中,侏罗纪最早沉积的雀莫错组和最晚沉积的雪山组,现今地层残存厚度均超过1300m,分别属盆地内同期显著的局部沉降-堆积中心。这两期沉降-堆积中心的发育背景和演化过程颇为相似,即前期均有热力-岩浆活动的证据和与之有关的隆起背景;随后,早期沉积较薄甚至遭受剥蚀的隆起区发生快速沉降,接受巨厚沉积。这种隆、坳特征在时间上前后相随、上下叠置的特别现象,为热力作用形成的构造所特有。这一特征是雀莫错地区经历了(1)早期深部热力-岩浆作用上拱、岩浆喷溢,地壳表浅层隆升剥蚀,和(2)晚期深部热力衰减冷却,表浅层塌陷沉降之全过程的表现和记实。近年完成的航磁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所反映出的深部结构方面证明此热力塌陷构造的存在。上侏罗统雪山组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0)高达1.63%~1.83%,为中生代热异常的发生提供了证据。雪山期塌陷沉降型火山机构的热力衰减塌陷和伴随的岩浆活动,一直间断延续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初。随后,该区始发生抬升冷却。  相似文献   
136.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与天然气水合物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介绍了青藏高原的地质构造概况和多年冻土特征,论述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7.
黄河从青藏高原发源,一路在峡谷内激荡奔流,冲出黑山峡进入宁夏境内后,水势收敛,蜿蜒坦荡。宁夏平原南高北低形成适度坡降,睿智的古人利用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天堑分流引作渠”,自此“一方擅利溉膏腴”,成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引黄灌溉传奇,造就了宁夏平原丰富而独特的农田生态系统,沟渠阡陌、旱涝无虞,谷稼殷积、物阜民丰,有“塞上江南”之誉。  相似文献   
138.
邢冉  姜璐  薛冰  李宏庆  陈兴鹏 《可再生能源》2019,(10):1551-1559
牧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牧民家庭能源消费是牧区人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问卷访谈获取了第一手数据,对青海省4个州市的77户牧区家庭进行了全面深度分析,对比不同收入分组家庭的能源消费数据,研究青藏高原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的结构特征,并建立典型家庭的物质流模型,辨识不同家庭能源消费特点。结果表明:①青海省牧区非商品能源占比为71.6%,受"退牧还草"政策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从以畜粪为主转向多种能源组合;②交通用能已经成为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并呈现进一步增长的趋势;③与低收入家庭相比,高收入家庭的能源消耗种类更多、体量更大、能源流动更频繁。  相似文献   
139.
青藏高原被称为最后一片"净土",但这片净土由于草地退化正面临着"秃顶"的危险。通过研究发现引起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不是气候变化说和超载过牧说,而是过度开垦、牲畜践踏和鼠害肆虐。文章提出了修复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的方案,补播、施肥与围栏封育相结合,鼠害防治,科学养畜。通过这些办法,增加退化草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数量,提高土壤肥力,维持草畜动态平衡,进而修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脆弱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0.
青藏高原湖泊分布特征及与全国湖泊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我国青藏高原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以盐湖和咸水湖集中为特色的高原湖群区,形成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淡水湖群区遥相呼应之势。据统计,仅西藏和青海两省(区)面积大于1 0km2的湖泊就有1091个,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9 4%。其中,面积大于10 0km2的湖泊有346个,占两省(区)湖泊总面积的95 2%。在区域气温不断升高、冰川融解退缩的情况下,通江和依赖冰川补给的湖泊扩张淡化。另一方面,众多的降水径流补给的湖泊退缩、咸化及至消亡。青藏高原环境变化趋势,既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又是其通过自身调整寻求新的动态平衡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