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77篇
  免费   2185篇
  国内免费   1361篇
电工技术   1669篇
综合类   1583篇
化学工业   195篇
金属工艺   178篇
机械仪表   1235篇
建筑科学   1018篇
矿业工程   340篇
能源动力   161篇
轻工业   353篇
水利工程   147篇
石油天然气   451篇
武器工业   280篇
无线电   84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56篇
冶金工业   196篇
原子能技术   57篇
自动化技术   5325篇
  2024年   331篇
  2023年   1011篇
  2022年   860篇
  2021年   1086篇
  2020年   930篇
  2019年   969篇
  2018年   566篇
  2017年   793篇
  2016年   982篇
  2015年   1105篇
  2014年   1761篇
  2013年   1398篇
  2012年   1611篇
  2011年   1485篇
  2010年   1138篇
  2009年   1006篇
  2008年   976篇
  2007年   764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分数阶Fourier域多分量LFM信号间的分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数阶Fourier域内,当多分量线性调频(LFM)信号的初始频率和调频率相近时,信号的尖峰会出现无法分辨的现象,导致目标信号漏检.文中分析了LFM信号在分数阶Fourier域的频谱分布特征,以及离散分数阶Fourier变换计算条件下LFM信号的频谱分布特征.推导了两个LFM信号在分数阶Fourier域的临界分辨距离,以及两个LFM信号尖峰之间的距离与量纲归一化因子的变化关系,发现选择合理的量纲归一化因子可以增大两个信号尖峰之间的距离.文中提出一种量纲归一化因子优化选择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分数阶Fourier变换对多分量LFM信号的分辨能力.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2.
陈卿 《物联网技术》2012,(10):73-76,80
从物联网的定义出发,引出了物联网感知层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物联网"的"物"体现在对物体信息的感知,这可由无线传感网和RFID技术实现,属于感知层研究的内容。对于无线传感网来说,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能量的获取与控制,这可以从增加能量供应和控制能量消耗两方面进行研究,其热点研究方向有超级电容、无线供电、功耗控制等;无线传感器的自动组网技术包括Ad hoc网络和ZigBee协议研究两个热点方向,分别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于RFID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天线设计、声表面波技术、碰撞算法等,此外,文中还在感知层研究中研究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电磁波传播特性、节点定位、超宽带技术、网络安全等。  相似文献   
123.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呈现出异构、复杂的特点。同时,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用户应用从以桌面固定为主向以移动在线为主转移。无线化、泛在化的移动业务带来了海量、突发的数据传输需求。传统网络的控制管理已无法满足异构复杂的移动通信环境下用户随时随地获得高质量丰富多彩的移动业务的需求。因此有必要研究适合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控制管理方法。本文将在考察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管理的研究现状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分别从网络行为模型及架构、用户多维感知技术和基于感知的网络资源协同适配三个方面提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4.
体可视化是一门交互地视觉呈现三维数据场的技术,允许用户直观方便地理解数据中所包含的几何结构和特征信息,在医学影像、石油勘探、大气气象和科学计算模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三维数据场内部特征的复杂性,实现高表达力的体可视化需要同时考虑数据的特性和用户的因素.基于感知的体可视化技术在可视化流程中考虑人类感知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特点,使得可视化的结果符合人类感知特性和习惯,达到有效地揭示数据特征的目的.文中从用户驱动的体数据分析、符合感知的可视化设计和表意性体可视化3个方面对基于感知的体可视化的相关技术进行梳理总结,并指出该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5.
基于感知哈希的图像内容鉴别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知哈希能有效地区分不同内容的图像,常用于检测盗版或重复的图像内容鉴别应用中.针对已有的对感知哈希的图像内容鉴别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算法设计上,缺少对其性能评价的理论方法的问题,提出从理论上评价内容鉴别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类图像感知哈希算法的抗碰撞特性建立了内容鉴别的判定模型,并定义内容鉴别的性能公式,最后推导出统计学上的函数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很好地估计感知哈希在内容鉴别应用中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6.
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快速邻居感知的OLSR协议——FS-OLSR,协议在采用hello消息进行链路感知和邻居探测的基础上,结合链路层反馈的信息对网络层邻居表进行更新,以增强节点的邻居感知能力;并将邻居节点的新鲜度作为MPR计算的依据,以提高拓扑消息中广播邻居节点的新鲜度,使之更加适合于快速移动场景。仿真结果表明,在快速移动场景中,FS-OLSR能够在增加少量路由开销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丢包率。  相似文献   
127.
针对现有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方法算法较复杂及覆盖率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算法。每次取一重覆盖区域面积最大的传感器节点及其传感方向,使得整个网络的一重覆盖区域较多,重叠区较少,可提高网络的覆盖率;同时考虑了冗余节点休眠的情况,当网络中有节点失效时,将其周围的休眠节点激活,并重新部署失效节点周围的节点,以此保证网络有较长的寿命和较好的覆盖效果。对比实验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本算法原理简单,且在相同节点数目和传感半径情况下,覆盖率分别提高了20%和15%左右。  相似文献   
128.
梁天  周晖  徐晨  谢静  黄勋 《传感技术学报》2012,25(5):665-672
针对无线感知执行网中的节点协作问题,提出了多目标智能协作策略。在感知节点不完全连通的WSANs中,设计局部感知节点成簇算法,实现感知节点间的通信协作;以网络能耗均衡和信息传输时延为目标,应用离散多目标自由搜索算法对WSANs进行实时路径规划,实现簇头节点和执行节点间的协作,并通过路径惩罚策略和路径均衡策略,保证寻优结果的有效性、均衡执行节点之间的能耗。仿真实验表明:无线感知执行网智能协作机制能有效地选择多执行节点路径,实现网络协作的实时需求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9.
缪静文  白光伟  沈航 《传感技术学报》2012,25(11):1584-1590
本文提出一种适应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感知的网络编码数据广播协议(ENCBP)。传感器节点根据邻居能量信息列表实时地计算节点剩余能量的线性映射值。在此基础上,采用能量感知的网络编码转发概率机制,使具有较高剩余能量的节点比低能量节点拥有更高的数据转发优先级,以实现能量均衡的数据传输。另外,采用伪广播机制对协议进行优化,以提高数据包投递率。仿真结果表明,ENCBP不仅可以有效实现网络的能耗均衡,以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据包传输时延,从而提高数据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130.
根据信道冲激响应的稀疏特性,提出了一种频域的时延估计压缩感知模型,将时延估计问题转化为基于欠采样数据的稀疏向量估计问题.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矩阵的子矩阵所满足的受限等距性(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RIP)以及信道冲激响应的稀疏特性充分降低了时延估计所需数据量的要求.分析了本文模型具有码片内多径分辨能力以及良好抗噪性能的原因,并与多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和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ESPRIT)算法的时延估计性能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需要预知多径的条数,对码片内多径时延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其时延估计性能在特定条件下优于MUSIC和ESPRIT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