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为了适应LTPS TFT LCD显示屏超高分辨率极细布线的趋势,降低LTPS TFT层间绝缘层过孔刻蚀带来的良率损失,提高产品品质,本文研究了LTPS TFT层间绝缘层过孔刻蚀的工艺优化。实验以干法刻蚀为主刻蚀,湿法刻蚀为辅刻蚀的方式,既结合干法刻蚀对侧壁剖面角及刻蚀线宽的精确控制能力,又利用了湿法刻蚀高刻蚀选择比的优良特性,改善了层间绝缘层刻蚀形貌,减少干法刻蚀对器件有源层的损伤,避免有源层被氧化,防止刻蚀副产物污染开孔表面。实验结果表明,干法辅助湿法刻蚀能基本解决刻蚀过程中过刻、残留的问题,使得层间绝缘层过孔不良良率损失减少73%以上,且TFT源漏电极接触电阻减小约90%,器件开态电流提升约15%。干法辅助湿法刻蚀是一种优化刻蚀工艺,提升产品性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2.
基于挠曲电效应理论,本文对比研究了红、绿、蓝3种单色光对ADS 模式TFT-LCD 闪烁漂移的影响。主要考察了3种单色背光在能量相同以及不同亮度条件下的闪烁漂移和TFT光漏电流[Photo Ioff]特性。实验结果表明Ioff在正常范围内变化时,并不显著影响闪烁漂移量,初步认为:不同光照条件下离子的产生数量和产生速度差异是该条件下导致闪烁漂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液晶显示器尺寸越来越大,液晶栅极启动信号持续时间变短,液晶电容和存储电容的充电时间也随之减少,导致对液晶电容和存储电容充电不充分,造成横向微弱亮线的产生,使得画面品质下降。本文设计出TFT阵列基板电容充电电路,在当前行像素显示时,对下一行像素预充电,解决了液晶电容和存储电容充电不充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
邓婉玲  郑学仁 《半导体技术》2007,32(6):466-469,473
全面介绍了多晶硅薄膜晶体管(TFT)紧凑模型的现状和应用前景,简单说明了多晶硅TFT特有的电学特性,这是多晶硅TFT建模的基础,重点介绍了基于阈值电压和基于表面势的多晶硅TFT紧凑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评述,其中RPI模型是基于阈值电压的TFT模型的典范.虽然TFT模型已经有所发展,但成熟度还远远不够.最后提出了改进多晶硅TFT模型的方向和策略,包括二维器件模拟的应用、基于表面势模型的发展、多晶硅材料特性的应用、统一模型的发展、短沟效应的建模和参数提取等.  相似文献   
85.
TFT工艺中的反应性离子刻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TFT器件工艺中的反应性离子刻蚀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TFT器件工艺中常见薄膜刻蚀速率的实验结果,并讨论了掺杂气体(如H2、Ar等)对刻蚀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硅基TFT有源矩阵液晶显示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薄膜晶体管(TFT),特别是p-Si(多晶硅)TFT矩阵寻址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制作工艺和电学特性,对器件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7.
TFT-LCD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世界TFT LCD技术的研究现状,论述了未来TFT LCD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8.
玻璃衬底上MIUC Poly-Si TFT显示驱动电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性能的金属诱导单一方向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MIUC poly-Si TFT)为基础,研制出性能能满足AM-LCD和AM-OLED要求、版图和象素尺寸适配、制备工艺和象素电路兼容的多晶硅TFT行扫描和列驱动电路.该行扫描电路工作电压为3.5-10V;当工作电压为5V、负载电容为22pf时,下降沿约为150ns,上升沿约为205ns,最高工作频率在1MHz以上;列驱动电路工作电压为3.5-8V;当工作电压为5V、负载电容为22pf时,上升沿约为200ns,信号衰减率为15%(64μs扫描周期),最高工作频率达到4MHz.将该MIUC poly-Si TFT多晶硅行扫描、列驱动电路和有源选址电路集成到同一基板上,制备出象素数为80×RGB×60、动态显示效果良好的全集成型LCD屏样品.  相似文献   
89.
Multigigahertz flexible electronics are attractive and have broad applications. A gate‐after‐source/drain fabrication process using preselectively doped single‐crystal silicon nanomembranes (SiNM)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realizing high device speed. However, further downscaling this approach has become difficult in lithography alignment. In this full paper, a local alignment scheme in combination with more accurate SiNM transfer measures for minimizing alignment errors is reported. By realizing 1 μm channel alignment for the SiNMs on a soft plastic substrate, thin‐film transistors with a record speed of 12 GHz maximum oscillation frequency are demonstrate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properly processed SiNMs for high‐performance flexible electronics.  相似文献   
90.
用于TFT-LCD源驱动电路的面积节约型DA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峰  姚瑞鹏  徐美华 《仪表技术》2009,(10):9-11,14
提出一种用于TFT-LCD的新型数模转换器(DAC),详细地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与实现。这种DAC与传统的电阻串DAC的结构完全不同,在传统DAC中电阻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文章提出的DAC由计数器、比较器、传输门和其他组合电路组成,它克服了传统的电阻串DAC当输入数据位宽增加时所遇到的面积问题。用Spectre仿真的结果表明,该种结构DAC的转换精度完全满足高灰度等级TFT-LCD源驱动电路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