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69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1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Planning》2015,(1):22-24
历代傣族歌手或诗人不断地口头创作、抄写和记录了大量的诗篇,为后人留下了浩瀚的手抄本。这些抄本含有傣族历史、神话、传说等文化遗产。如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这些手抄本形式多样,保存环境也较差,能够阅读的人剧减以及传承人的"老龄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52.
《Planning》2015,(8)
目的:探讨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在心理调适方法上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整理提炼出傣族南传佛教中蕴含的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调适方法进行对比,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傣族南传佛教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调适方法,在心理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结论: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在情志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53.
李维  关文灵  李东徽 《山西建筑》2011,37(3):195-196
针对目前全国各地农业观光园建设都存在的规划模式雷同、创新性不够、不具备鲜明民族特色等缺点,提出了西双版纳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中结合傣族文化的观点并作了具体阐述,以期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观光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基于西双版纳傣族风味笋的传统加工工艺,对其工艺和技术要点进行改进,以期获得风味笋的现代加工工艺。进一步探讨其商品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西双版纳传统风味笋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5.
傣族常吃的昆虫及其烹调方式有: 蚂蚁卵 西双版纳一带,林中蚂蚁很多,有一种形体较大的黄蚂蚁在树上营巢,性情暴烈,稍有触动即倾巢而出,向进犯者发起攻击,可咬人至红、肿。其蚂蚁卵有米粒大,晶莹、透明,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取蚂蚁卵时须特别小心,取卵人须配备好自身的防护装置,轻巧谨慎地用统帕(傣族挎包)兜住蚂蚁巢。然后用树枝、竹棍慢慢地赶走蚂蚁。要注意尽量不要  相似文献   
56.
“赶摆”是傣族的风俗习惯,也是他们的传统节日。赶摆有在春天举行的,也有在夏天、秋天、冬天举行的,有的一天,有的二至三天。摆期时大街小道两边小食摊上散发着扑鼻的香味,伴随着锣鼓声荡漾在摆场,使欢乐的摆场充满甜蜜的芬芳,吸引着人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摆着几个铁桶和大缸,不时有人用盆、碗从里舀水。这是专门为赶摆的人吃火烧猪肉拌米线准备的酸水缸。火烧猪肉拌米线是傣族的风味小吃。火烧猪一般选用四五十斤重的小肥猪,烧制以后皮色金黄,香气四溢,肉质鲜嫩,傣家人特别喜爱。火烧猪的制作很特殊:将去毛剖肚洗净后的小猪用线将刀口…  相似文献   
57.
刘旸 《建筑与文化》2016,(8):230-231
文章基于聚落层级和住宅层级两个居住空间层级,对文化因素影响下的傣族村寨形态进行研究。分析傣族的宗教信仰、风水观和伦理道德观对傣族村寨的结构布局、中心、边界、结点以及住宅的空间布局等产生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从文化的角度阐释傣族村寨中一些独特空间形态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58.
王睿 《华中建筑》2008,26(9):104-107
通过对景洪市新建禹景花园小区相关设计内容加以介绍和反思,该文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环境设计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当地场所特征与文脉精神所进行的项目规划设计在对探索民族地区地域性住区建筑所进行的相关尝试,以期能为后继开展相关建设与研究工作提供方法策略与实例支持。  相似文献   
59.
李兴仁 《中国建材》2016,(3):105-105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参与组织技术人员到西双版纳州水泥厂完成技术服务项目。这期间碰上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年泼水节使我最难忘的是州长到群众中敬酒。傣族泼水节,即傣历新年,如同春节一样隆重。法定假三天,我们同样享受。三天节日,一天放开搞,赛龙舟;一天"赴摆";一天泼水,晚上放孔明灯。第三天泼水,把整个节日气氛推向高潮。那时想去云南二十几个边境县都要到公安部门办理边境通行证,旅游业也刚起步。  相似文献   
60.
孔素美 《华中建筑》2010,28(12):67-68
乡土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各地的传统建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乡土建筑也各有特色。该文从整体建筑价值观的角度出发,以傣族竹楼为例,分析了我国乡土建筑特征与价值把握的几个方面,并对当前乡土建筑价值认定中存在的误区进行探讨,以期为乡土建筑价值的认定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