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9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192篇
电工技术   261篇
综合类   153篇
化学工业   1007篇
金属工艺   352篇
机械仪表   49篇
建筑科学   68篇
矿业工程   84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210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7篇
武器工业   169篇
无线电   9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51篇
冶金工业   204篇
原子能技术   56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基于Bi(NO3)3水解反应制备了纳米铋复合物表面包覆ZnO,采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表面包覆ZnO进行微结构和物相分析,发现氧化锌表面被直径约50 nm的颗粒(Bi2O3和Bi O)包覆,通过恒流充放电法和循环伏安法对表面包覆ZnO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铋对ZnO的表面包覆提高了电极循环稳定性,保持了ZnO的电化学活性。与Bi2O3物理混合ZnO相比,质量分数Bi 9.3%的表面包覆ZnO放电容量增加了132 mAh g-1,平均利用率提高了27%,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2.
陶瓷电容器的制备工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新型陶瓷电容器的优点、功能、类型和发展现状及表面层陶瓷电容器、表面层型陶瓷电容器和晶界型陶瓷电容器的产生机理和区别,和影响陶瓷电容器性能的诸多因素,如显微结构、掺杂元素和包覆改性等;回顾了国内外陶瓷电容器的烧成工艺发展历史,如高温一次烧成、低温一次烧成、独石法和激光辐射法等;展望了陶瓷电容器在21世纪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
天然鳞片石墨在水中的分散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ζ电位、润湿性、沉降性、流变学测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表面包覆Al(OH)3对天然鳞片石墨在水中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表面活性剂处理和Al(OH)3表面包覆能使石墨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得以改善,石墨在水中的分散性取决于石墨与水的润湿性。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高耐磨炉黑(HAF)填充型粉末丁腈橡胶[P(NBR/HAF)]硫化胶的热空气老化、耐异辛烷/甲苯溶剂及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并与机械混炼的块状丁腈橡胶(BNBR)/HAF硫化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NBR/HAF)硫化胶的耐热空气老化、耐溶剂及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受高分子树脂包覆剂及其用量的影响;P(NBR/HAF)硫化胶的上述性能达到或超过BNBR/HAF硫化胶。  相似文献   
65.
天然石墨经过浓H_3PO_4插层处理、有机胺热解碳包覆后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碳包覆插层石墨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恒流充放电仪对改性天然石墨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天然石墨晶面间距增大,表面成功地包覆了一层无定型碳;其首次充电比容量为366.42 m A·h/g,在1 C倍率下循环2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87.13%,而在同样条件下,天然石墨的容量保持率仅为78.13%。该改性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天然石墨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66.
采用水热法合成富锂三元正极材料,探究了最佳包覆比例下Al_2O_3包覆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了富锂三元正极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通过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技术分析了材料电化学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通过异丙醇铝水解制得了氧化铝包覆层,提高了材料的比容量,稳定了材料的结构.  相似文献   
67.
以氢氧化铝溶胶为前驱体在LiNi0.5 Mn1.5 O4正极材料表面制备尖晶石结构γ-Al2 O3包覆层,借助XRD、SEM、TEM及电化学方法对电极材料的主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Ni0.5 Mn1.5 O4表面γ-Al2 O3包覆层形成条件为600℃下煅烧0.5 h,较佳包覆量约为3%(摩尔比);γ-Al2 O3包覆层形貌完整,厚度约为5~10 nm,(311)晶面间距约0.24 nm;γ-Al2O3包覆的LiNi0.5Mn1.5O4正极材料30周充放电循环(0.2 C)后的比容量为112.1 mAh/g,4 C倍率下的比容量为82.0 mAh/g,容量保持率较基体分别提高了约10%和17.2%。因此,γ-Al2 O3包覆层减小了LiNi0.5 Mn1.5 O4与电解液的接触,有效抑制了基体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其电化学反应可逆性、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得到了提高,有望用作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68.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前驱体Ni1/3Co1/3-xMn1/3(OH)2,然后与LiOH·H2O、不同金属氧化物(MgO、ZrO2)分别混合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xMn1/3MxO2(M=Mg,Zr).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高精度电池测试系统、交流阻抗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包覆MgO后,材料的结构发生变化,而包覆ZrO2没有改变正极材料的结构。与无包覆的正极材料相比较,包覆ZrO2材料的首次放电量为119.07 mAhg-1,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2.64%,放电量仍达到110.31 mAhg-1。  相似文献   
69.
童曦  伍江涛  高佳华 《橡胶工业》2021,68(11):0832-0837
采用液体丁腈橡胶(LNBR)改性隐晶质石墨(CG),研究改性CG/炭黑/丁腈橡胶(NB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填料分散性。结果表明:CG颗粒的尺寸小、断面丰富、表面粗糙和较多结构缺陷增强了其反应活性;CG和改性CG均可以提高硫化胶的拉伸性能和撕裂强度,并且随着其用量增大,硫化胶的物理性能进一步提高;与CG相比,改性CG具有更好的补强效果,这是由于LNBR包覆改性使其表面呈疏水性,有助于填料-橡胶的界面作用增强以及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浸润性提高。  相似文献   
70.
刘松平  郭恩明  王瑞川  俞翔 《无损检测》2003,25(10):495-499
在钢-橡胶胶接中,胶层缺陷的存在会改变入射声波能量在胶接界面的分配。介绍利用超声波在钢-橡胶胶接界面的反射/折射过程中的能量多次分配,通过分析声波在胶接界面累计反射ji(N)与声波在胶接结构中的等效传播时间T(N)之间变化关系评估胶层缺陷。对不同工艺方法模拟的胶层缺陷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检测方法可以检出正常胶接、空隙脱粘和粘接不良区(如弱粘接、紧贴型脱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