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9篇
  免费   1200篇
  国内免费   932篇
电工技术   404篇
综合类   1176篇
化学工业   2912篇
金属工艺   1689篇
机械仪表   900篇
建筑科学   1148篇
矿业工程   434篇
能源动力   420篇
轻工业   1123篇
水利工程   289篇
石油天然气   684篇
武器工业   142篇
无线电   11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55篇
冶金工业   586篇
原子能技术   161篇
自动化技术   1040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550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476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947篇
  2013年   703篇
  2012年   886篇
  2011年   909篇
  2010年   735篇
  2009年   877篇
  2008年   916篇
  2007年   817篇
  2006年   736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674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以法国梧桐絮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通过碳化制备多孔纤维碳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组装了超级电容器器件。通过SEM、EDS、XRD、Raman、FTIR、BET等对制备的多孔纤维碳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多孔纤维碳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扫描速率为50 mV·s~(-1)时,800℃下碳化制备的梧桐絮多孔纤维碳材料电极的比电容可以达到236 F·g~(-1);所组装电极在循环10 000次后,比电容仍维持原来的99.8%,表明梧桐絮多孔纤维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红庆河煤矿主井提升机提升高度770 m,提升机速度15.18 m/s,针对提升机尾绳侧边磨损及尾绳损伤的各种原因分析,通过反复分析和调整,经多方试验,最后确定了尾绳保护的几种改进方案。经实际应用,该改进方案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4.
喷墨三维打印作为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重要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成型材料范围广、孔结构设计灵活性大,较好的制件精度和结构精细度等优点.系统地总结了钛及钛合金、不锈钢、镍基合金、铝合金等多孔材料喷墨三维打印技术制备工艺与组织结构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为碳源和氮源,采用预碳化处理和KOH活化两步法制备了壳聚糖多孔碳材料,考察了活化剂KOH用量对电极材料形貌、结构以及电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OH与预碳化壳聚糖质量比为0.6∶1时,制备的多孔碳材料KOH-CTS-0.6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KOH-CTS-0.6具有大比表面积(1 348 m~2·g~(-1)),含有丰富的N、O元素(2.9%N和7.4%O)。在电流密度为0.5 A·g~(-1)时,KOH-CTS-0.6的比电容为235.2 F·g~(-1),显示出优秀的倍率能力;在电流密度为10 A·g~(-1)的大电流时,其比电容依然高达178.6 F·g~(-1)。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500次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为94%。  相似文献   
16.
以硅渣和玻璃粉为原料,采用粉体直接烧结法制备多孔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700~900℃)、烧结时间(15~120min)和升温速率(10~100℃·min^-1)对多孔材料表观密度、气孔率、物相组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孔结构均匀性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观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减小,气孔率的变化趋势与表观密度的相反;多孔材料的主要物相为玻璃相和硅、SiC、SiO2、Ca2Al2SiO7等结晶相,且结晶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抗压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烧结温度为750℃,升温速率为30℃·min^-1,烧结时间为30 min时,多孔材料的主晶相为硅和Ca2Al2SiO7,抗压强度最大(1.60MPa),表观密度为0.43g·cm^-3,气孔率为80%。  相似文献   
17.
吸附脱硫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节能、不改变燃油品质和成本低等特点而备受关注。针对噻吩类难脱除硫化物的深度脱除和转化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多孔吸附材料选择性吸附超深度脱除燃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作用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分子筛、金属有机骨架、多孔炭材料、复合材料等不同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各种吸附材料的吸附机理、改性方式和优缺点。本文指出分子筛因优异的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均一的孔道结构、低成本和易于工业化等特点,是目前最具优势的吸附剂材料。未来研究应着重阐明吸附机理、提高合成便捷性、脱硫性能以及再生能力,更全面系统的研究将为开发具有理想选择性和再生能力的高效吸附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研制天然气水合物一维开采实验模拟系统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天然气水合物二维开采实验模拟系统。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模拟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及分解过程,可以对现有的开采技术进行系统的模拟评价。较之一维开采模拟系统,该系统采用更加先进的手段测量多孔介质中气、液、固(水合物)的含量及分布,并能够更加真实的模拟实际水合物地层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多孔陶瓷载体氧化铝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用纳米γ-Al2O3和SB粉制备了多孔陶瓷载体的Al2O3涂层。BET法测定了多孔陶瓷载体Al2O3涂层改性前后比表面积的变化。由SEM照片观察多孔陶瓷载体涂层改性前后表面和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对多孔陶瓷载体涂层改性均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国外发明了一种离心式污水处理装置,这套装置采用了所谓陶瓷转片过滤器,在金属筒内装有直径31厘米,厚度6至0.2毫米孔径的多孔陶瓷滤片。这些陶瓷滤片安装在旋转空心轴的几厘米处,同时可用做排水管。工作时污水靠外界压力进入滤片,并经微细管道进入旋转轴。固态脏物和菌吸附在过滤器表面形成一覆盖层,这样使得过滤效果更佳,因为各种微生物喜欢吸附在这类物体上。陶瓷片旋转运动的目的是不让这一覆盖层积得太厚,以影响其过滤功能。当脏物积得太多时,通过离心机将这些脏物抛出。一般来说,经过滤处理过的污水还需再进行三级不同的生物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