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9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258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98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利用提取的姜黄素对黏胶织物进行染色,通过测试染色织物的色差、匀染性与色牢度,探讨姜黄素对黏胶织物进行染色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姜黄素对黏胶织物进行染色的最佳质量浓度为90~110 mg/L,pH值为5,温度为80℃,时间为50 min,染色后织物呈黄偏绿色,且耐皂洗色牢度与耐摩擦色牢度、耐人造光色牢度均在3~4级,已达到染色织物色牢度3级的要求。认为:利用姜黄素对黏胶织物进行染色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2.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quadrupole/time-of-flight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 HRMS),建立同时鉴别和定量测定保健食品及其原料中的洛伐他汀及其类似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50mm×2.1 mm,1.8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离子化,全扫描模式检测。结果当称样量为1 g时,酸式洛伐他汀、洛伐他汀、美伐他汀、辛伐他汀、去羟基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羟酸钠盐的检出限分别为40、25、25、25、25和50 ng/g;洛伐他汀、美伐他汀、辛伐他汀、去羟基洛伐他汀在25~200μg/L范围、洛伐他汀羟酸钠盐在100~8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种成分在保健食品及原料中均有较好的回收率和稳定性。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合于保健食品及原料中的洛伐他汀及其类似物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653.
武娟  刘一鸣  李夏  王静凤 《食品科学》2016,37(3):205-210
探究基于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的光敏化姜黄素的细胞毒理学。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L929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按通用标准评价细胞毒性;DNA片段化分析及Hoechst细胞核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状况。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光敏化姜黄素(5、10、20 μmol/L)处理后,L929细胞生长良好,呈梭形或不规则形状,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毒性级别为“0”或“1”,即无细胞毒性;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图上未见“阶梯状”的条带出现,细胞核染色后也呈现正常的蓝色,即光敏化姜黄素不会引起L929细胞凋亡,对L929细胞没有毒性。  相似文献   
654.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是一种具有极强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天然酚类成分,但是极差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制约了其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微生物转化进行结构改造,引入亲水性的葡萄糖苷键基团是有效解决其水溶性的手段。该研究利用不同微生物体系对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发现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IFFI 3043能够将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BDMC)转化为双脱甲氧基姜黄素-O-葡萄糖苷(BDMC-O-glucoside),且转化效率达到63%。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合(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ormeter,HPLC-MS)、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等检测手段,确认了BDMC-O-glucoside转化产物的化学结构,完成了其转化过程的动态曲线分析,并通过MTT细胞毒活性法发现BDMC-O-glucoside对Hep G2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BDMC。  相似文献   
65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6):112-116
以果脯蜜饯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常见腐败菌灰葡萄孢菌和扩展青霉为试验菌,采用牛津杯法确定3种姜黄素副产品水溶性姜黄素、油溶性姜黄素、姜黄精油对其抑制效果,并确定最小抑菌浓度。通过浸泡处理法测定姜黄副产品对于果脯产品盐渍桃子和盐渍杨梅不同时间果脯发病率和失重率的影响。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灰葡萄孢菌和扩展青霉,姜黄精油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2)和10~(-3),水溶性姜黄素效果次之。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姜黄精油和水溶性姜黄素对果脯原料切块桃子和杨梅的发病率和失重率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P0.05),其中姜黄精油的防腐保鲜效果最好,优于阳性对照苯甲酸钠与山梨酸钾复配处理组,并且可以保护桃块和杨梅的色泽,在果脯蜜饯生产过程中糖渍前原料的短期保存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6.
对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比色法检测包合物(40、80、160、320、640 μg/mL)对不同肿瘤细胞(A375黑色素瘤细胞、A549肺癌细胞、Hela宫颈癌细胞和MCF-7乳腺癌细胞)处理不同时间(24、48、72 h)后对其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Annexin-V/PI双染检测包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原因。结果表明,四种细胞的存活率均随着包合物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且包合物对A375细胞的增殖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达到最低,为476.4 μg/mL。进一步的检测发现,当包合物处理A375细胞后,细胞凋亡的数量随着包合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从对照组的3.3%上升到35.0%,这表明,包合物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A375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57.
以姜黄素为芯材,高粱醇溶蛋白为壁材,采用反溶剂法制备包埋姜黄素的高粱醇溶蛋白复合颗粒(简称复合颗粒),并对其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与高粱醇溶蛋白制备复合颗粒的最佳芯壁比(质量比)为1∶10,产品平均粒径为13.17?μm,电位为19.38?mV,得率为87.51%,包封率为62.61%,负载率为6.51%。相比于高粱醇溶蛋白颗粒,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复合颗粒呈球形,但表面有多孔结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复合颗粒位于1?534、1?655?cm-1等处的波峰均发生红移,α-螺旋含量减少,β-折叠含量增加。24?h紫外光照射后,高粱醇溶蛋白包埋的姜黄素光稳定性提高33%。复合颗粒的粒径和多分散性系数在30?d室内环境贮藏过程中均无明显变化,但在环境pH?5~6,颗粒易聚集。结果表明:高粱醇溶蛋白的包埋作用有益于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可为姜黄素和高粱醇溶蛋白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8.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生隐球菌、白色念珠菌、黄曲霉、青霉为实验菌株,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试管梯度稀释法研究姜黄素与胡椒碱联合抑菌作用。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复配剂有效成分定性分析,并探究复配剂的稳定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和防腐效果。结果表明:姜黄素-胡椒碱在40∶1时抑菌圈最大,复配剂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提高,最低抑菌浓度(MIC)降低,抑菌pH范围更广,防腐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659.
通过溶液流延法制备姜黄素/壳聚糖混合膜,并研究其水蒸气渗透、水汽吸附和抗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姜黄素后,复合膜的水蒸气渗透率和水汽吸附率都比壳聚糖纯膜低,姜黄素含量对水蒸气渗透率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水汽吸附率影响明显。抗菌实验表明,复合膜的抗菌活性比壳聚糖纯膜强,且随着姜黄素含量增加其抗菌性能也增强。  相似文献   
660.
本研究采用壳聚糖为原料,利用离子相互作用增强姜黄素光动力抑菌效果,并从形态特征、细胞膜功能、能量代谢和DNA结构等方面入手阐释该涂膜在细胞水平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显著提高了抑菌效果,含姜黄素质量浓度15 mg/L的涂膜溶液经波长为420 nm蓝光光照5 min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总数下降6.89(lg(CFU/mL)),并且姜黄素质量浓度和光照时间是影响该技术抑菌效果的主要因素。光动力灭活处理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从而破坏细胞膜,促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细胞内容物泄漏以及细胞皱缩的现象。同时也导致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上升,破坏内源酶结构,引发细菌防御系统崩溃,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被氧化分解,从而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由此可见,壳聚糖/姜黄素光动力涂膜有应用于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污染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