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35篇
  免费   5394篇
  国内免费   2175篇
电工技术   989篇
综合类   3521篇
化学工业   19155篇
金属工艺   7215篇
机械仪表   3089篇
建筑科学   2426篇
矿业工程   800篇
能源动力   207篇
轻工业   4922篇
水利工程   163篇
石油天然气   505篇
武器工业   990篇
无线电   11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094篇
冶金工业   1712篇
原子能技术   99篇
自动化技术   400篇
  2024年   452篇
  2023年   1767篇
  2022年   1544篇
  2021年   1883篇
  2020年   1676篇
  2019年   1760篇
  2018年   1076篇
  2017年   1426篇
  2016年   1521篇
  2015年   1736篇
  2014年   3343篇
  2013年   2582篇
  2012年   3182篇
  2011年   3220篇
  2010年   2824篇
  2009年   3057篇
  2008年   3271篇
  2007年   3100篇
  2006年   2848篇
  2005年   2827篇
  2004年   2555篇
  2003年   2215篇
  2002年   1743篇
  2001年   1666篇
  2000年   1479篇
  1999年   1107篇
  1998年   1103篇
  1997年   926篇
  1996年   869篇
  1995年   793篇
  1994年   660篇
  1993年   545篇
  1992年   525篇
  1991年   386篇
  1990年   365篇
  1989年   29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氧化石墨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其层间具有丰富的官能团,能与有机聚合物形成插层纳米复合材料进而改善材料的性能.采用层离吸收-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XRD、HREM及DSC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与氧化石墨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到提高,层离吸收-原位聚合法是获得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层纳米复合材料的有效途径,聚丙烯酰胺在氧化石墨中存在着多种排列方式,不同层间距(1.6nm和2.8nm)的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纳米复合结构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73.
金属/Al2O3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Al2O3纳米复合材料在保持原有金属的功能特性时,还可以获得 很好的力学性能,是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金属/Al2O3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增韧强化机理方面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用真空铸造法制造抗拉强度超过1000MPa的高强度C/Mg复合材料。将T300纤维经C-Si-O梯度涂层处理后单向排布于型腔内,在真空下注入ZM-5合金液,凝固后即得C/Mg复合材料零件或试样。试样的抗拉强度在纤维体积分数为0.35时达1050MPa。本文讨论C-Si-O梯度涂层对获得高强度复合材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对δ-Al2O3纤维/Al-12Si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的分析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该复合材料存在δ-Al2O3纤维的最小体积分数Vmin和临界体积分数Vcrit,并求出其基体强度σ'm和室温强度σc-δ-Al2O3纤维体积分数Vf直线方程及纤维的临界长度lc和复合材料的剪切应力τi.确定复合材料的ROM预测曲线,应首先判断σ'm是否等于未增强合金的强度σum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76.
碳/碳复合材料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本文综述了C/C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SiC微粒对Ni—W—SiC复合镀层工艺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郭忠诚  杨显万 《化工冶金》1997,18(2):108-114
讨论了工艺参数对镀层成份的影响及热处理方式对Ni-W-SiC复合镀层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工艺,可得到含Ni50% ̄55%、W42% ̄45.4%、SiC3.0% ̄7.6%的复合镀层。Ni-W-SiC复合镀层在镀态时为非晶态,经500℃热处理1h或氮碳共渗后,镀层已晶化,产生了镍固溶体和少量的γ-FeNi相,经氮碳共渗后还有WC和WN相。SiC微粒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了Ni-  相似文献   
78.
通过加入增强剂、增韧剂、抗氧剂等添国剂可改善聚丙烯力学性能。以SiO2为填料,丁苯橡胶(SBS)为增韧剂,探讨SiO2、丁苯橡胶含量对共混体系强度、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BS含量大于5%、SiO2一小于10%的范围内,可使PP/SiO2/SBS复合的拉伸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其力学性能均为均衡。  相似文献   
79.
杨盛良  杨德明 《材料工程》1998,(6):46-48,F003
采用声发射(AE)技术,通过测定AE事件数、幅度和持续时间等发射特征参数以及恒载 Felieity效应,对SiC/Al和C/Al两类束丝纤维增强铝昨合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损失失效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种类、界面状况对复合材料损伤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声发射技术是表征这类复合材料损伤特征很有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