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67篇
  免费   6396篇
  国内免费   4552篇
电工技术   6316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9446篇
化学工业   9225篇
金属工艺   2230篇
机械仪表   6354篇
建筑科学   44685篇
矿业工程   4283篇
能源动力   4044篇
轻工业   8550篇
水利工程   7353篇
石油天然气   2661篇
武器工业   798篇
无线电   103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34篇
冶金工业   3393篇
原子能技术   587篇
自动化技术   16728篇
  2024年   974篇
  2023年   3368篇
  2022年   2910篇
  2021年   3896篇
  2020年   3345篇
  2019年   3541篇
  2018年   1512篇
  2017年   2153篇
  2016年   2785篇
  2015年   4170篇
  2014年   9207篇
  2013年   7400篇
  2012年   9264篇
  2011年   9332篇
  2010年   8352篇
  2009年   8543篇
  2008年   12087篇
  2007年   10842篇
  2006年   6456篇
  2005年   6197篇
  2004年   4775篇
  2003年   3888篇
  2002年   3213篇
  2001年   2579篇
  2000年   2022篇
  1999年   1740篇
  1998年   1523篇
  1997年   1167篇
  1996年   981篇
  1995年   904篇
  1994年   695篇
  1993年   585篇
  1992年   668篇
  1991年   693篇
  1990年   667篇
  1989年   666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燕麦为西藏自治区典型牧草之一,由于种植区地域辽阔,灌溉试验结果受限,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尚不明确。本文在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内选取28个典型站点进行资料收集,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进行区域划分,基于水量平衡法揭示了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灌溉定额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根据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呈由西藏中部至东部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50%水文年下的燕麦灌溉定额在56~265 mm之间变化。降雨量是影响研究区内燕麦灌溉定额的主要因素(R2为0.515),ET0次之(R2为0.152);其它气象因素中,日照时数对研究区燕麦灌溉定额影响较大(R2为0.462),且呈正相关关系;相对湿度对燕麦灌溉定额影响较小。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及其空间分布可为西藏自治区灌溉用水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乡村产业中的化石能源设备逐渐被电能技术替代,引起了乡村负荷波动增大、部分时段产生集中高负荷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低品位清洁能源应用至乡村的茶叶生产中,针对烘茶全过程的工艺要求提出了跨临界CO2热泵烘茶技术;并以某茶叶生产乡村为对象,对其代表台区的全年日用电量及产茶日负荷进行了分析,得出采用CO2热泵烘茶后其负荷得到大幅度削减,整体可降低至原负荷的39.6%~46.8%,峰值负荷与平时负荷的比值由原本的13.6降至5.4~6.2。跨临界CO2热泵应用至农产品生产中可有效缓解乡村供电压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政策趋势,对现有磷石膏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分析和评述,分析了磷石膏化学分解工艺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化学分解法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充分利用硫、钙两种资源,是磷石膏最好的利用途径,值得主管部门队相关技术进行评估加速化学分解法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工业化试验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为缓解我国水、能源和粮食资源紧张问题,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水-能源-粮食系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测算,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3—2017年,我国能源、粮食评价[JP]指数高于水资源评价指数,系统综合评价指数逐年递增;大部分省份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水平且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个别省份耦合协调度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性较强,虽有明显波动,但是呈现逐年加强的态势;影响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有从业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生产总值、人口总数、[JP]文盲人口占比、工业污染排放、城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