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19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针对移动电缆用EPDM绝缘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受到拉伸力的作用,造成绝缘劣化的问题,本文从极化-去极化电流出发,主要研究不同拉伸程度对EPDM绝缘性能的影响。首先设计了拉伸装置用于测量拉伸状态下EPDM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和表面电位,然后从直流电导率和陷阱能级分布角度分析了拉伸比对EPDM性能的影响,最后从微观层面上解释了不同拉伸状态下EPDM绝缘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拉伸比对EPDM极化-去极化电流的影响存在阈值。当拉伸比小于1.4时,极化-去极化电流随拉伸比的增加而减小;当拉伸比大于1.4时,极化-去极化电流随拉伸比的增加而增大。当拉伸比从1.0增加到1.4时,陷阱数量减少导致表面电位衰减速率减小;当拉伸比从1.4增加到1.8时,浅陷阱的增加促进了电荷的消散和迁移过程,导致表面电位衰减速率增大。拉伸应力对EPDM绝缘性能的影响可分为无负荷状态、弹性形变状态、非弹性形变状态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型环境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绿化隔离带以及中隔墙对城市交通隧道洞口污染的扩散进行了研究.对于设置绿化隔离带工况,研究了不同风速大小/风向下绿化隔离带对废气的洞口直接排放中污染物扩散影响,获得了洞口排放污染物在不同来流风速/风向条件下的浓度衰减规律及其影响范围;对于设置中隔墙工况,试验涉及了三种不同中隔墙长度(隧道...  相似文献   
13.
钢渣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面的抗滑性能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集料的抗磨耐滑性能对路面的抗滑性能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在对钢渣路面抗滑性能进行了8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钢渣有着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与传统路面相比,钢渣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较慢,可以显著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4.
孙继平  王帅 《煤炭学报》2013,38(11):2072-2076
针对现有信号强度测距法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研究射频天线性能参数对电磁波传输的影响,提出将天线阻抗特性与能量接收相联系,将水平极化衰减率应用于求解天线回路上任意微分长度元的电磁波功率密度,从而建立了符合井下射频天线特性的信号能量与传输距离的关系式,推导出求解井下基站与目标之间距离的改进型信号强度测距法。选取相同的巷道环境验证了算法改进前后对目标的定位能力,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算法得出的目标位置与改进前相比更加准确,定位误差缩小6.9 m2,且改进后算法与改进前相比大幅减少全巷道内基站的布设数量,提高了基站的利用率,充分证明提出的改进型信号强度测距法更加适合井下巷道中的目标测距及定位,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结合桥梁施工事故的特点,通过对流变突变理论的桥梁施工安全事故规律研究,绘制出桥梁施工安全事故流变规律曲线。建立了桥梁施工安全事故流变突变数学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采用数学软件MATLAB分析了事故致因与流变突变曲线的关系。对该数学模型进行假设性验证分析,得到起始安全度和衰减系数对事故时间的影响。通过支架结构的施工期变形的监测数据和某次支架坍塌事故实例验证流变突变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层状介质模型地质介质薄层结构通过介质的地震信号可使形状发生变化。层状结构决定了其频谱特性。长期以来,关于层状介质的频谱特性主要的看法是它具随机性。另外,它的不可预测性随着研究区间厚度的减小而增加,而这一区间在理论上符合单层的概念,那么它的频率特性就由层的厚度与该层和上、下层的声学刚度决定。由于采用了厚度和声学刚度值随机分布模型,因而假定研究区间的厚度增加到几公里时,它的频率特性将是符合“白噪”的。这一假定就使得较大厚度地质剖面区间(几百米)内与频率有关的地震波有效吸收衰减率测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烟密度测试精度,用三水平三因素的正交设计方法对烟密度测试系统参数(包括辐射板黑体温度、点火器的点火火焰高度、烟道中烟气流速)进行组合优化设计。通过对试验结果、极差值和方差值的分析,得出对材料产烟影响的主次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辐射板黑体温度为505℃、点火器的点火火焰高度为12mm、烟道中烟气流速为2.5 m/s的系统参数组合,可得到最大的烟气总值和光的最大衰减率,为提高烟密度测试精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压变电站故障短路时的地电位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计算,总结出三种散流接地体模型的地电位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电位分布规律的影响,由此确定对通信局(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原地区森林环境电波传播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给出在中原地区进行的森林环境电波衰减测试的结果分析,提出经验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对染色过程具有促进作用,探讨了超声波在透过织物时的衰减变化及超声场强度分布对促染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靠近换能器的0.9 cm处,超声声压级分布不均匀,在换能器的垂直上方声压最高,此深度处超声波透过织物的衰减率随径向间距增大而减小;在远离换能器的5.4 cm处,超声声压级分布均匀,超声波透过织物的衰减率基本恒定.染色时,超声波在布面2侧的衰减率越高,染色织物的颜色越深.但超声波的促染作用与织物类型密切相关,汉麻织物的颜色深度均低于纯棉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