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4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55篇
电工技术   456篇
综合类   144篇
化学工业   344篇
金属工艺   146篇
机械仪表   478篇
建筑科学   150篇
矿业工程   56篇
能源动力   174篇
轻工业   198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64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5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0篇
冶金工业   62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158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This paper traces the strong relations between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control, such as the use of optimal inputs to obtain precise parameter estimation in dynamical system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suitably designed perturbations in adaptive control. The mathematical background of optimal experimental design is briefly presented, and the role of experimental design in the asymptotic properties of estimators is emphasized. Although most of the paper concerns parametric models, some results are also presented for statistical learning and prediction with nonparametric models.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目前已有的模糊主动队列管理算法(AQM)大多只考虑队列长度及其变化率作为模糊输入,很少同时考虑包到达速率的影响,结合队列长度和包到达速率,提出一种更为有效的模糊主动队列管理算法(FQL-AQM)。FQL-AQM以瞬时队列长度和网络平均负载因子作为模糊输入来调整包丢弃概率,并采用参数自校正技术,将队列长度维持在期望的队列水平上、包到达速率维持在队列服务速率附近,使算法对网络状态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网络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FQL-AQM算法具有比FQ-AQM算法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链路利用率和更好的队列稳定性,从而减少了分组延时抖动和分组丢弃率。  相似文献   
103.
活动目录是一种包含服务功能的目录,它是一种数据库,它的目录或数据库的结构类似于UNIX文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对活动目录访问通常利用LDAP(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一般开发人员直接访问LDAP目录不仅编程难度大,而且造成大量重复性工作,浪费资源。本文运用了·net中访问LDAP目录的相关技术,结合作者在实际项目中的经验,根据LDAP目录树-叶型结构的特点,从子目录节点和用户节点两方面封装了对LDAP目录的访问。利用该封装类访问LDAP目录,降低了一般开发人员的开发难度,同时简化了代码,节省了资源。  相似文献   
104.
主动形状建模是面部特征定位和人脸识别等模式识别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然而,由于受到初始情况、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主动形状建模经常会陷入最优化过程中的局部最小问题,从而导致其性能下降.文章在传统主动形状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SM算法.首先,利用Adaboost初始定位面部的显著特征区域以便在后续的搜索中进行位置的约束;其次,将原始ASM方法中的关键点的1D纹理模型改进为基于核概率密度估计模型的2D纹理模型;最后,在局部灰度模型中加入了边缘约束,使边缘信息较强的点有更大的可能成为最佳候选点.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局部最小问题,并且更好地捕捉局部点的特征信息,从而更精确地进行面部特征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ASM方法在准确性和鲁棒性上有较大提高,可为后续的人脸识别打下良好的配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航空信道的分析,指出其稀疏信道特征,使用普通算法对此信道进行信道估计会引入高阶自适应计算,为加快收敛速度、降低实现难度,提出了一种"并行STWQ(scrub taps waiting in a queue)信道估计算法",通过一定规律将所有抽头分组,每组单独完成STWQ算法,最终可以得到非零抽头的位置和其权值.针对具体应用给出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在满足相同的性能要求时,可避免高阶自适应计算,节约了大量权值可忽略抽头所引入的资源占用和计算量,且搜索非零抽头所耗时间比STWQ算法成倍减少,可更好跟踪快变的稀疏信道.  相似文献   
106.
龚劬  田建国 《计算机仿真》2008,25(2):223-226
针对传统的主动轮廓模型对噪声敏感的缺陷,在推广梯度矢量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改进外力场的计算方法.通过综合利用图像小波分解的高频信息,迭代计算获得其外力场,使蛇在图像的多尺度空间中搜索目标轮廓.针对蛇模型对初始轮廓的依赖性问题,给出了在一维最大熵阈值分割后的图像上获取初始轮廓点的方法,减少了人工的干预,加快了蛇的收敛速度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排除噪声的干扰,搜索凹陷轮廓,而且对脆弱轮廓有很好的逼近能力.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基于Cruz流量模型.通过主动检测单向时延连续上升的概率.推断探测速率与端到端可用带宽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网络可用带宽主动测量算法PathPCQ.NS2仿真显示,PathPCQ算法测量精度和效率都优于现有的带宽测量工具Pathload.  相似文献   
108.
免疫功能受损或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机体疾病发生,影响人身体健康,基于调节机体免疫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应用热点。红芪作为甘肃大宗药材,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红芪活性成分主要有红芪多糖、黄酮类、萜类、皂苷类等,其中红芪多糖为红芪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主要的物质基础。红芪增强机体免疫力主要体现在增强免疫器官功能,诱导免疫细胞分化、促进免疫因子分泌,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激活相关通路等方面来达到其抗肿瘤、抗炎作用。本文主要对红芪活性物质免疫调节作用进行阐述,为红芪的进一步临床开发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9.
针对配电网非有效接地系统长期存在单相接地故障消弧的难题,现多采用附加有源补偿和消弧线圈相结合的方案对接地故障电弧进行抑制,而有源补偿系统的控制策略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消弧的性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有源消弧的实现方案,分析了采用注入电流方式的有源消弧的原理,采用三级联多电平H桥的有源补偿的拓扑,优选了代价函数,设计了基于预测控制的有源电流消弧闭环控制系统方案。该方案较PI控制策略的有源电流消弧闭环控制系统具有无需进行参数整定,即能实现对多次谐波电流的精确追踪,能进一步实现对接地电流的有效补偿。仿真分析以及实验验证均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案能够更加有效的抑制接地故障电流,满足不同场景下可靠消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0.
The emergence of distributed generators has changed the operational mode and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 tion network, in a way which can severely influence prote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d-axis-based current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scheme. The d-axis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s and synchronous generators are analyzed. Th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criterion using sampling values of the d-axis current component is then constructed.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phase-based current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the proposed protection reduces the number of requir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is suitable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s with complex fault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a 10 kV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model is built in the PSCAD platform and protection prototypes are developed in RTDS. Superior sensitivity and fast speed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RTDS-based t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