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9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60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93篇
化学工业   640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17篇
建筑科学   37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2200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6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苹果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苹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苹果籽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复合蛋白酶添加量1.5%(以底物质量计)、超声波频率28 kHz、超声时间20min、料液比1∶8.43、pH 7.43、酶解时间6.38 h。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苹果籽的理论出油率达31.0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结果表明苹果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到89.371%,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36.276%、53.095%。  相似文献   
94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贵州开阳富硒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分析,研究固相微萃取头的种类、温度、吸附和解吸附时间等条件对香气物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VB/CAR/PDMS复合型固相微萃取头,于80℃下顶空萃取1 h吸附效果最佳;所吸附挥发性香气物质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种香气成分57种,其中醇类14种(相对含量29.62%),醛类9种(相对含量22.53%),烷烃14种(相对含量11.07%),酮类9种(相对含量4.92%),酯类和烯烃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43.
张晓琦  田光兰 《饮料工业》2014,17(10):44-48
以陕南秦巴山区干燥的厚朴树叶为原料,提取树叶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并分离出挥发油,分析挥发油的组成。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厚朴挥发油的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利用碱提酸沉法、离心后获得厚朴酚类物质粗品,然后与硅胶按1∶1比例混合均匀,用石油醚进行索氏提取至无色,经旋转蒸发仪旋转得到厚朴酚晶体。从厚朴叶挥发油中鉴定出41种化合物,并将厚朴粗品经精制后,测得厚朴酚的熔点为101℃,和厚朴酚的熔点为86℃。厚朴叶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β—氧化石竹烯(32.0%),4—丙烯基苯酚(25.01%),喇叭醇(15.01%),龙脑香(12.01%)等。分离得到了较纯的起主要药用作用的化合物5,5′—二烯丙基—2,2′—联苯二酚(厚朴酚)和5,3′—二烯丙基-2,4′—联苯二酚(和厚朴酚)。  相似文献   
944.
刘美凤  蒋利荣  周惠  董华政  朱开甫 《广州化工》2011,39(21):110-111,118
研究木兰科植物滇桂木莲鲜叶精油化学成分,开发其在医药、香料和化妆品行业的用途。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滇桂木莲鲜叶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精油成分。共检测出52种化合物,检出量达97%,其中约70%为高沸点状态下出峰。含量较高的五种物质为4-羟基-4-甲基-2-戊酮(8.50%)、反式-橙花叔醇(...  相似文献   
945.
梅果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卫民 《精细化工》2011,28(10):987-99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梅果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8种、内酯类4种、醛类12种、酯类23种、酮类2种、酸类8种、萜烯及萜烯醇类7种以及其他芳香族类化合物2种。分析了梅果发香前、中和后期分别具有桃香、果香奶香和杏香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6.
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对不同产地(山东、云南、安徽、江苏、新疆)的姜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双柱(DB-1柱和HP—INNOWAX柱)保留指数(RI)辅助定性,气相色谱(GC)面积归一法定量。研究过程中,成功分离分析出醇类、酮类、烯烃类、酯类、醛类、杂环类、芳香类化合物等共计64种成分,其组成成分平均含量最高为姜烯(29.7%),其它依次为p倍半水芹烯(12.28%)、α-姜黄烯(9.7%)、β-水芹烯+1.8-桉叶素+芋烯(7.5%)、γ-杜松烯+α-金合欢烯(7.0%)、β-红没药烯(6.9%)和莰烯(5.7%)等。对比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姜油含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成分,但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拟建立姜中120种农药同时检测的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的确证方法.[方法]根据基质和农药性质,考察了提取条件和净化方法,优化仪器条件,选择乙腈-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全自动凝胶渗透色谱技术为净化手段,选择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的检测方法.[结果]在0.01~5.0 mg/L的范围内,各农药相关系数均大于0.993,添加水平0.002~0.5 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69.6%~133.4%,相对标准偏差为4.15%~29.26%.[结论]方法准确性、灵敏度高,适用于姜中农药的多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94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3种软聚氯乙(烯S-PVC)试样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产生气味的物质。结果表明:试样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为烃类化合物、醇和醛、酯等羰基化合物,产生气味的化合物主要是羰基化合物;添加抗氧剂可阻止增塑剂和其他烃类的氧化,减少S-PVC塑料气味的产生。  相似文献   
949.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复合阻燃装饰板常温和高温状态下的气体释放物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在封箱实验期间,复合阻燃装饰板常温下释放的9种主要气体浓度没有超过GJB11.3—91标准容许浓度;高温下材料热解的气体释放物主要有35种,采用动物急性吸入试验对该材料进行高温热解物毒性检测,其动物急性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80.8 g/m3,该材料为低等毒性材料。  相似文献   
950.
采用红外光谱和气质联用技术对某批次交通灯的灯罩内部异物来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异物主要成分为4,4'-异亚丙基二苯酚(俗称双酚A)。异常样品所用的灯底座(5D灯罩)材质和圆盘材质(菲涅尔透镜)均为聚碳酸对苯二酚酯(简称PC),组装工艺中所使用的密封胶为脱醇型硅酮胶,在固化过程中挥发出的醇类物质能够溶解未完全聚合的PC材料单体双酚A,同时也会加速PC的降解,从而导致双酚A结晶异物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