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3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Supervised field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in a commercial orchard in 2011.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usefulness 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to examine the mechanism of disappearance of pesticide residues. Captan and trifloxystrobin residues were determined with the use of gas chromatograph equipped with a micro-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Disappearance trends of captan and trifloxystrobin residues in fruit and leaves 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method of internal normalisation, and based on that, the courses of concentration changes of these substances on fruit and leaves and the amount of these substances in one apple were established. The initial deposits of trifloxystrobin on leaves and fruits dropped by 50% within 8 and 4 days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in both varieties, whereas captan residues dropped by 50% within 29 days in leaves and 7 days in apples of the Olive Yellow varieties.  相似文献   
62.
MSPD-GC法测定苹果和蔬菜中腐霉利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鹏  唐莉  顾德宇  王建芸  杨月倩  史君 《广州化工》2012,40(12):129-130,155
建立了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气相色谱法(MSPD-GC)测定农产品中腐霉利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了萃取及色谱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以弗罗里硅土作分散剂,样品与佛罗里硅土的比例为1∶4,以8 mL正己烷+丙酮(1∶1)作为洗脱剂。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2%~6.8%;最低检出限为0.05μg/g;加标回收率为87.3%~104.3%。该法简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能满足农产品中腐霉利残留的分析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63.
大孔树脂纯化寒富苹果渣多酚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10种大孔树脂对寒富苹果渣多酚的静态吸附及解吸性能,筛选出一种最佳的大孔树脂,并利用这种树脂对寒富苹果多酚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HPD-826型树脂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经实验确定其纯化苹果多酚的最佳动态吸附条件:苹果多酚提取液pH为5,浓度在0.5~0.8mg/mL之间,上样速度1mL/min;最佳洗脱条件:洗脱液为60%的乙醇溶液,解吸温度20℃,洗脱流速0.5mL/min。在此条件下,纯化样品的多酚纯度为52.26%。  相似文献   
64.
张佰清  关悦乐 《食品科技》2012,(6):290-293,298
应用BP神经网络,通过苹果质构特性指标(硬度、可恢复形变、黏性、内聚性、咀嚼性)来预测苹果贮藏品质(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的方法,来建立苹果品质的预测模型。将寒富苹果分别置于温度为0℃和20℃的贮藏条件下,分别测定苹果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的变化。以苹果质构特性指标为输入,品质指标为输出确定网络拓扑结构,训练所建立的苹果品质的神经网络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用质构特性指标能预测苹果品质,同时通过2组非样本数据来验证该模型,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5%以下,故能够实现用质构值评价苹果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鲜切苹果褐变控制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的相关性,分析贮藏过程中UV-C处理后鲜切苹果的ROS水平、抗氧化相关酶活力、抗氧化物质(VC)含量以及非酶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UV-C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鲜切苹果的褐变,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H2O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同时,UV-C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抗氧化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以及VC含量,减缓鲜切苹果非酶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在贮藏过程中的下降;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鲜切苹果褐变程度与ROS水平和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抗氧化酶活力和非酶抗氧化能力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且UV-C处理组鲜切苹果的ROS代谢能力高于对照组。因此,推测UV-C处理可能通过调节鲜切苹果的ROS代谢进而控制其贮藏过程中的褐变。  相似文献   
66.
刘怡康  杨秦  郑人伟  肖洪  王万秋  张珍  刘士健 《食品与机械》2018,34(11):131-134,173
分别以浓度0.00%,0.25%,0.50%,0.75%的水溶性蜂胶与1.50%的壳聚糖、1.00%的氯化钙配制复合涂膜剂,对鲜切苹果进行涂膜处理,检测鲜切苹果在不同时期失重率、褐变度、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硬度等指标,以探究蜂胶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加入0.50%水溶性蜂胶的鲜切苹果处理组对硬度和可滴定酸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加入0.75%水溶性蜂胶的处理组对失重率、褐变度和抗坏血酸含量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而涂膜剂中加入水溶性蜂胶对鲜切苹果的菌落总数有一定负面影响。涂膜剂中加入适量的水溶性蜂胶对鲜切苹果短期内的贮藏品质保持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7.
以富士苹果为实验材料,采后立即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1 μL/L)处理后在 精准温控库(-(0.5±0.3)℃)贮藏10 个月后出库,再用不同质量浓度的ξ-聚赖氨酸(500、1 000、1 500 mg/L) 进行喷雾处理,研究1-MCP结合不同质量浓度ξ-聚赖氨酸对贮后常温货架期间苹果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 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 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处理间的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未经过处理的对照相比,1-MCP结合 ξ-聚赖氨酸处理有效维持了果实的硬度,减缓了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和VC含量的降低,其中 1 000 mg/L的ξ-聚赖氨酸处理效果最好。利用HS-SPME-GC-MS检测出苹果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正己醇、正己醛、 反式-2-己烯醛、乙酸-2-甲基丁酯等。结果表明:对于醛类物质,CK组相对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货架末期低于初 期;1 000、1 500 mg/L处理组呈现上升趋势,1-MCP处理组先下降后上升,500 mg/L处理组先上升后下降,且这两 组的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在货架末期均高于初期。对于酯类物质,CK、1 000、1 500 mg/L处理组相对含量呈现上升趋 势,500 mg/L处理组先下降后上升,1-MCP处理组先上升后下降。对于醇类物质,1-MCP、1 500 mg/L处理组相对含 量先下降后上升,CK组、500 mg/L处理组上升,1 000 mg/L处理组下降。货架期间,1 000 mg/L处理组的醛类物质相 对含量始终最高,且该处理有效减缓了酯类主要呈味物质乙酸2-甲基丁酯、醇类主要呈味物质2-甲基-1-丁醇相对含量 的下降。1-MCP结合ξ-聚赖氨酸处理能较好地保持苹果的品质和风味,1 000 mg/L的ξ-聚赖氨酸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为减少温度对便携仪器近红外光谱模型预测的影响, 尝试构建局部温度混合校正模型, 结合温度信息来预测不同温度下的苹果内部品质。方法 以16、24、32 ℃贮藏温度下红富士苹果为原料, 分别用内置微型光谱仪的自制便携式水果分析仪器获得其透射光谱, 结合温度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 用阿贝折射仪测定苹果糖度。建立单一温度校正模型、全局温度混合校正模型和局部温度混合校正模型对不同温度的样本进行预测。结果 单一温度校正模型对不同温度下苹果糖度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474~3.125% Brix; 当采用全局温度混合校正模型时能降低温度对光谱的影响, 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布在0.488~0.533% Brix。根据待测样本的温度来构建多个局部温度混合校正模型, 对不同温度下苹果糖度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 0.462~0.500% Brix。结论 局部温度混合校正模型可以结合样本温度信息预测苹果糖度, 降低温度对模型的影响, 同时能减少初期建模成本。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