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5篇
  免费   2740篇
  国内免费   1371篇
电工技术   607篇
综合类   1379篇
化学工业   3177篇
金属工艺   2025篇
机械仪表   710篇
建筑科学   1051篇
矿业工程   497篇
能源动力   1274篇
轻工业   470篇
水利工程   415篇
石油天然气   987篇
武器工业   344篇
无线电   20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24篇
冶金工业   519篇
原子能技术   458篇
自动化技术   199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467篇
  2021年   621篇
  2020年   589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599篇
  2017年   717篇
  2016年   736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921篇
  2013年   1463篇
  2012年   1175篇
  2011年   1264篇
  2010年   993篇
  2009年   1068篇
  2008年   989篇
  2007年   1090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751篇
  2004年   703篇
  2003年   597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61.
The uptake equilibrium and the column dynamics of alanine by “001×7” resin, a strongly acidic cation exchange resin,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Langmuir equation could describe the equilibrium isotherm. The implicit difference scheme and the optimization technique were applied to compute the model developed for alanine in fixed-bed column.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superficial velocities and liquid phase solute concentrations showed that interparticle transport was dominated by the slow diffusion of alanine cations through the liquid phase bulk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resin particle. However, the resistance of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of alanine cations through the macroreticular polymer structure of the resin was smal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962.
A thin beam of waves usually diverges due to diffraction, which is a limitation of any device using such waves. However, a 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 on a sphere with an appropriate aperture does not diverge but is collimated, realizing ultra‐multiple roundtrips along an equator of the sphere. This effect is caused by the balance between diffraction and focusing on a spherical surface, and it enables realiz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ball SAW sensors. ©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68(1): 41–51, 2009;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DOI 10.1002/eej.20817  相似文献   
963.
964.
利用标志法研究钒—硅酸锆蓝色颜料的生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志法用来研究钒-硅酸锆蓝色颜料形成过程中的离子移动问题,借此了解该颜料的生成机理。结果表明Si^4 和Zr^4 中Si^4 是唯一可以移动的离子;NaF的加入有利于SiO2的玻璃化,因而对硅离子的迁移有一定贡献,但其移动更依赖于NaF和NH4VO3反应所形成的液相。此外,ZrO2的溶解也是硅酸锆生成的一个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65.
分散染料的近期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散料的近期进展,包括原有涂纶织物着色用散染料,超细旦纤维用分散染料,以及分散染料在喷射打印墨水和热转称铖像上的应用,展望了分散染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66.
本文对近年来钎焊铜铝异种材料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析了在接头形成与服役时,焊缝中金属间化合物(IMCs)的形成与生长。结果表明,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生长在接头形成与服役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生长取决于铜铝之间以及与钎料之间的原子相互扩散。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核和生长必须同时满足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脆硬性金属间化合物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且其形成与生长会加剧扩散原子的消耗,因此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生长是导致接头缺陷(如孔洞、空洞和裂纹)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超过2~5μm时,接头性能会急剧下降。影响金属间化合物生长与扩散和接头缺陷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导热性,接头设计,热输入和钎料成分等。以上因素主要通过改变原子扩散过程影响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生长。目前,控制金属间化合物形成与生长的主要方法有控制接头热输入、优化接头设计和在钎料中添加第三元素等。  相似文献   
967.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6H-SiC脆性切削的声发射响应。研究了原子尺度下6H-SiC的微变形和裂纹形核,同时对加工过程中的声发射源进行了识别,分析了其相应的声发射特征。结果表明,6H-SiC在77 nm切削深度下的脆性变形过程简单但不寻常;在6H-SiC切削过程中位错不会连续扩展,变形后的工件在刀具挤压作用下被分割成块,并由位错的快速扩展引发裂纹。对于影响声发射源特征的因素研究发现:初始压应力会导致声发射功率的下降;频率-能量分析中可见的3种声发射源分别是晶格振动、位错扩展和裂纹扩展。此外,在1 K温度下,2次明显的位错传播的声发射响应比晶格振动具有更高的频率特性,但总能量水平最低。相反地,裂纹扩展的声发射响应具有更为明显的频率分布特性和能量特性。  相似文献   
968.
采用双合金法将两种粉末混合制备烧结永磁体可提高磁体磁性能;但在烧结过程中两种粉末之间存在元素扩散,元素扩散对磁性能的影响程度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将Nd13Fe81B6和TbHx粉末混合制备烧结磁体,Nd13Fe81B6磁体矫顽力为4.5 kOe。当TbHx混合量为3 wt.%,烧结磁体的矫顽力增加至20.0 kOe。通过热激活研究认为,磁畴壁的形核是反磁化需要经过的过程。由于热力学的原因Tb元素更容易扩散进入Nd2Fe14B主相而不是富集在晶间富稀土相。Tb元素进入主相替代Nd可形成具有更高各向异性场的(Nd,Tb)-Fe-B表层,在反磁化过程中晶粒表层磁畴壁的形核场会增加,因此矫顽力增加程度显著。但是,TbHx混合量超过5 wt.%,矫顽力增加幅度降低。对于TbHx混合量7 wt.%的磁体,元素分布显示在主相晶粒内部贫Tb区域明显增少,证实在烧结过程中更多Tb原子从晶粒表层扩散入晶粒内部,这样晶粒表层反磁化形核场的提高程度会减弱,因而磁体矫顽力增加幅度降低。本研究说明要提高双合金Nd-Fe-B磁体磁性能需进一步控制元素扩散并优化磁体的元素分布。  相似文献   
969.
Ti-6Al-4V (wt.%) and Ti-22Al-25Nb (at.%) were joined by diffusion bonding at 950 °C and 15 MPa for 100 min, an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sulting joi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iffusion layer is B2/discontinuous α/α2 layer/necklace-shaped β+α′ layer, where the content of any element at a given point mainly depends on the distance of the point from the interface and the phase type at the point.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joint is 894 MPa, which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Ti-22Al-25Nb base alloy. The fracture surfaces on both sides of the joint are composed of two main regions. One region displays a relatively flat surface and fractures along the bonding interface. The other is composed of a moderate number of irregularly-shaped cavities on the Ti-6Al-4V side and many irregularly-shaped bulges on the Ti-22Al-25Nb side. Both regions result from fracture along the boundaries between β+α′ layers and αp grains or from the transcrystalline fracture of αp grains.  相似文献   
970.
目的 抑制高强钢中合金元素在表面选择性氧化.方法 在一种C-Mn-Si体系高强钢表面预先电镀100 nm厚度的镍,然后在镀锌模拟器上进行模拟退火处理.使用扫描电镜及其附属的X射线能谱仪观察分析了试样表面形貌和元素构成,使用辉光放电光谱仪研究了样品退火后表面的元素深度分布,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鉴定了样品退火后的表面化合物种类.结果 预镀镍样品退火后,表面存在一层疏松的镍层,少量颗粒状氧化物分布在镍层表面;而未镀镍样品退火后,则在表面晶界和晶粒中均出现颗粒分布的氧化物.延长退火时间会显著增加表面氧化物的数量,降低表面镍含量.辉光放电光谱分析表明,表面沉积的镍镀层能够抑制合金元素在表面的选择性氧化.退火10 s后,Mn元素的表面富集量减少了52%,Si元素的表面富集量减少了23%;而退火50 s后,Mn元素和Si元素的表面富集量均减少42%.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镀镍样品表面的氧化物以不定型氧化物为主,而未镀镍样品表面的氧化物主要为晶态氧化物.结论 100 nm 厚度的预镀镍能够有效降低Si 和Mn 向外的扩散速率,抑制Si 和Mn 元素在表面的富集程度,改变表面选择性氧化产物的种类,减少高强钢表面氧化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