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5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142篇
电工技术   53篇
综合类   166篇
化学工业   2497篇
金属工艺   540篇
机械仪表   249篇
建筑科学   112篇
矿业工程   25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269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44篇
武器工业   20篇
无线电   2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6篇
冶金工业   80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5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77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21.
以SiC陶瓷靶为靶材,Ar和CHF_3为源气体,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双面抛光的316L不锈钢基片上制备出了系列Si和F共掺杂的DLC∶F∶Si薄膜。研究了射频输入功率对薄膜的附着力、硬度和表面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输入功率(180W左右)可以制备出附着力达11N的DLC∶F∶Si薄膜。通过拉曼和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样品粗糙度分析,作者提出了输入功率对DLC∶F∶Si薄膜结构和特性调制的机理,即输入功率直接影响SiC靶的溅射产额、空间Ar~+的能量以及CHF_3的分解程度,继而影响空间Si、C、-CF、-CF_2,特别是F~*等基团的能量和浓度,调制薄膜中F含量以及Si-C键含量和C网络的关联度。Si-C、C=C键的增加有助于薄膜附着力的明显改善,F含量的减少则会导致薄膜的疏水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2.
采用躺滴法检测了掺加1.5%、3%的Sasobit和0.5%、1%的Evotherm 3G制备得到的温拌SBS改性沥青与蒸馏水、甘油和甲酰胺3种液体的接触角;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对比了温拌SBS改性沥青在无水条件下的表面自由能和粘聚功以及在有水条件下的剥落功;同时,考察了温拌SBS改性沥青和石灰岩质集料的粘附功和配伍率。结果表明:采用躺滴法可以准确检测温拌SBS改性沥青与常用检测液体的接触角;以粘聚功、粘附功、剥落功、配伍率作为评价指标可用于表征温拌SBS改性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性;温拌SBS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粘聚功、配伍率随着Sasobit掺量的增大而减小,但随着Evotherm温拌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水的参与降低了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集料体系粘附性影响的差异;Evotherm温拌剂有助于改善温拌SBS改性沥青的水敏感性,Sasobit温拌剂增加了温拌SBS改性沥青的水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3.
王闻宇  李诺  金欣  刘亚敏  肖长发  林童 《材料导报》2017,31(18):33-38, 48
首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进行氧等离子体预处理,然后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使得吡咯单体在PET薄膜表面沉积聚合,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吡咯(PET-PPy)复合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ζ电位测试对经不同时长的氧等离子体预处理的PET薄膜进行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耐磨性实验和表面电阻测试对PET-PPy复合膜磨损前后的表面形貌和电阻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预处理显著增强了PET-PPy复合膜界面粘附性。氧等离子体预处理使PET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大、电负性显著增强。特别地,当预处理时间为120s时,薄膜表面电负性明显增强,此时PET-PPy复合膜磨损后的电阻值变化最小,表明PET薄膜与PPy功能层界面粘附强度得到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采用能与有机硅单体反应的耐热小分子对苯基硅树脂基吸波涂层进行增韧改性,调控有机硅树脂的交联网络结构,并将改性树脂与耐温吸波剂复合,制备具有高柔韧、高附着力和耐温的吸波涂层。方法 将不同端基或链长的耐热增韧剂通过硅氢加成接枝到有机硅树脂基体,改变基体的交联网络结构,通过红外、扫描电镜、万能电子试验机、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其性能。结果 随着乙烯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量的增加,涂层的柔韧性提高,但耐温性能和附着力降低;当乙烯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质量分数为45%时,1 mm涂层的柔韧性达20 mm,附着力达7.73 MPa,抗冲击性大于50 kg·cm。在300℃热处理15 h后,改性涂层挠度从未改性时的1.08 mm提升至1.35 mm,涂层在高温工作后仍保持较好的柔韧性。结论 采用耐热线型小分子对有机硅树脂交联网络结构进行改性,可有效地调控耐温吸波涂层的力学性能,为耐高温吸波涂层增韧及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热轧板带加热过程中高温氧化将直接影响氧化铁皮的结构、元素分布以及粘附性,进而间接影响后续除鳞效果以及粗轧和精轧后得到的成品钢板表面质量。本文利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模拟Q345B连铸坯粗轧前在1 150和1 250℃加热阶段的氧化情况,并结合拉伸试验研究了两个温度下氧化铁皮的表面形貌、次生氧化铁皮的裂纹以及氧化铁皮与基体界面处截面形貌和各合金的元素分布。研究表明:高温短时氧化生成的一次氧化铁皮粘附性小,仅微小变形即可完全剥离脱落;次生氧化铁皮粘附性大,但强度低,塑性差,易产生裂纹。此外,次生氧化铁皮与基体界面处反应生成的Fe2SiO4会改变氧化铁皮FeO内层的相间分布,对氧化皮起到钉扎作用,导致氧化皮的粘附性强,这增大了后续除鳞的难度。为改善钢板的表面质量,生产实践中建议在粗轧除鳞前控制钢板氧化铁皮界面温度高于Fe2SiO4凝固温度,以降低氧化铁皮与钢板基体附着力。  相似文献   
126.
127.
可低温使用的低模量弹性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从低温剪切性能(-30 ℃)和粘接性能两方面,对硅橡胶、氯丁/顺丁橡胶并用和天然橡胶低温改性三种方案进行性能比较,优选弹性材料橡胶基材.在此基础上对优选方案进行配方细化,并对低模量弹性材料进行低温剪切性能和粘接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橡胶低温改性方案在保持天然橡胶优异的粘接性能基础上,明显改善天然橡胶-30 ℃时的剪切性能,取得了较理想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28.
主要研究了卡车球铰骨架表面处理生产工艺流程中影响粘结性能的各项因素,并优化和制定了一套合理的工艺技术流程,保证了产品破坏后的附胶率达到100%,满足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9.
研究了新型阻燃氯丁胶乳的阻燃和黏合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Sb2O3的添加量为10.6份时,胶乳的阻燃性能大幅度提高;在CR中加入粘合剂RF/RA(添加量比为4:4.6)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帆布/橡胶层的黏合性能;浸渍工艺对阻燃和黏合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一浴浸渍异氰酸酯和环氧树脂,烘干温度为105℃,时间为10min,二浴采用15%的氯丁胶乳浸渍2次,并经过105℃预烘干和200℃快速定型,氯丁胶乳的阻燃和黏合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0.
通过浸胶时间与附胶率及H抽出力关系的分析得到:涤纶帘子线的最佳预浸胶时间120s,最佳RFL浸胶时间180s。进而采用正交试验对涤纶帘子线二次浸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帘子线/橡胶粘合性能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解封温度〉定型温度〉定型时间〉解封时间〉w(环氧):w(水)(质量比)。同时方差分析显示,解封温度、定型温度及定型时间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SEM结果显示二次浸胶处理后胶液明显附着在了帘子线表面,H抽出表明为典型的内聚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