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6篇
  免费   843篇
  国内免费   543篇
电工技术   227篇
综合类   795篇
化学工业   159篇
金属工艺   142篇
机械仪表   596篇
建筑科学   510篇
矿业工程   61篇
能源动力   94篇
轻工业   70篇
水利工程   95篇
石油天然气   86篇
武器工业   58篇
无线电   8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0篇
冶金工业   68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18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PC多梁式梁的横向受力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破坏全过程中预应力钢筋应力变化、主梁和横隔板裂缝发展及其对荷载横向受力分布的影响,建立PC多梁式梁的计算模型,利用弥散裂缝模型等来描述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性能,根据PC多梁式梁的结构受力机理和受力特点,设计了中载加载和偏载加载工况,并对横向受力性能指标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建立的PC多梁式梁力学计算模型是正确的,主梁和横隔板开裂顺序与荷载布置方式有关,中载作用下横隔板先于主梁开裂,偏载作用下主梁先于横隔板开裂;横隔板开裂削弱整体横向联系,使主梁协同受力性能减弱,荷载横向分布趋于不利变化;预应力钢筋应力在结构处于弹性阶段增长缓慢,其后应力迅速发展直至屈服.  相似文献   
92.
高温下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板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耐火性能研究提供数值计算方法,实现FRP加固板高温下的热-力学耦合分析,在合理选取混凝土、钢筋及FRP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基础上,编制了FRP加固板高温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程序的有效性得到了已有试验结果的验证.基于程序对薄涂型防火涂料厚度、载荷比、混凝土板纵筋配筋率、FRP加固量、混凝土板厚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对影响加固板跨中位移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防火涂料厚度、火灾载荷比以及FRP加固量对加固板耐火性能有显著影响;混凝土板厚及钢筋保护层厚度也对火灾下的加固板挠度产生影响;而跨中挠度随混凝土板纵筋配筋率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3.
基于SIFT的区域复制窜改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区域复制窜改检测算法,用于检测同幅图像中经几何变换的区域复制窜改问题.先利用SIFT算法提取出图像中SIFT关键点后,再用欧式距离找出所有匹配的关键点,最后根据同一幅自然图像不存在互相匹配的特征点这一特性,判定图像是否被窜改以及定位出被窜改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不仅可以检测出伪造图像中经平移变换的窜改区域,还可以检测出经旋转、缩放以及两者组合的几何变换.与其他的区域复制窜改算法相比,算法对伪造图像的检测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94.
提出了随机环境下的幂变换门限自回归滑动平均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得出了其以几何速率收敛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5.
Boolean functions with high nonlinearity, high resiliency and strict avalanche criterion (SAC)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signs of conventional cryptographic systems. In this paper,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construct resilient Boolean functions on n variables (n even) satisfying SAC with nonlinearity 〉 2n-1 -2n/2. A large class of cryptographic Boolean functions that were not known earlier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96.
针对目前视觉SLAM方法鲁棒性差、耗时高,使系统定位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线特征融合的视觉惯性SLAM算法。首先通过短线剔除和近似线段合并策略改进LSD(line segment detection)提取质量,以提高线特征检测的速率和准确度;然后在后端优化中有效融合了点、线和IMU数据,建立最小化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更精确的相机位姿;最后在EuRoC数据集和现实走廊场景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提升线特征提取的质量和速度,同时有效提高了SLAM系统的定位精度,获得更为丰富的点线结构地图。  相似文献   
97.
冷珏琳  张哲  刘田田  郑澎 《图学学报》2021,42(4):608-614
基于矩方法及其理论,提出了一个基于几何矩的形状匹配算法,用于识别 CAD 模型中具有相 似形状特征的几何体。该算法采用一组满足平移、旋转、缩放不变性的几何矩不变量对三维几何体的形状特征 进行描述,并根据形状特征向量的相似程度评估几何体之间的相似性。为提高几何矩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对 CAD 模型的三角面片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采用递归算法实现各阶几何矩的快速计算。形状匹配算法被应用 于 CAE 软件的相似几何体拾取中,能够通过 GUI 交互的方式实时拾取与目标几何体形状特征相似的几何体, 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决实际误差分布与假设误差分布不匹配导致最小二乘三维定位算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测距值优化的最小二乘室内三维定位算法.结合残差修正、Cayley-Menger行列式及空间四面体几何约束,利用非线性规划方法优化测距值,使测距误差符合高斯分布特性,从而提高最小二乘三维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实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
分别探讨了纬编线圈和经编闭口线圈的结构,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VC++平台下进行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较为复杂的织物效果。综合阐述了纬编和经编线圈的建模原理,为织物生产设计及进一步仿真提供了思路。实验表明:建立的模型曲线平滑,能形象地表达线圈的真实客观形态。  相似文献   
100.
This study proposes anti-disturbanc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scheme for nonlinear strict-feedback systems subjected simultaneously to unknown asymmetric dead-zone nonlinearity, unmatched external disturbance and uncertain nonlinear dynamics. Radial basis function-neural network (RBF-NN) is invoked to approximate the uncertain dynamics of the system, and the dead-zone nonlinearity is represented as a time-varying system with a bounded disturbance. The 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 (NDO)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unmatched external disturbance which further will be used to compensate the effect of the disturbance. Then, by integrating RBF-NN, NDO and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DSC) approaches, the proposed anti-disturbance control scheme is designed.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shows that all signal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are semi-globally uniformly ultimately bounded and the tracking error can be made arbitrarily small by proper selection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the proposed scheme deals with the unmatched external disturbance, uncertain dynamics and unknown asymmetric dead-zone nonlinearity, simultaneously; it avoids the "explosion of complexity" problem and develops the simple control law without singularity concern. Furthermore, some imposed assumptions to the dead-zone input and disturbances are relaxed. Simulation and comparis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