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3篇
  免费   1269篇
  国内免费   509篇
电工技术   222篇
综合类   780篇
化学工业   2779篇
金属工艺   1332篇
机械仪表   412篇
建筑科学   811篇
矿业工程   746篇
能源动力   393篇
轻工业   902篇
水利工程   350篇
石油天然气   2567篇
武器工业   58篇
无线电   2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00篇
冶金工业   1512篇
原子能技术   307篇
自动化技术   21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484篇
  2020年   515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454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1014篇
  2012年   1059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705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The term atmospheric residue describes the material at the bottom of the atmospheric distillation tower having a lower boiling point limit of about 340°C; the term vacuum residue (heavy petroleum fractions) refers to the bottom of the vacuum distillation, which has an atmospheric equivalent boiling point (AEBP) above 540°C. In this work, the objective is to evaluate the behavi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Brazilian atmospheric and vacuum residues using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he Falling Film Molecular Distillator was used. For the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this process, a significant range of temperature can be explored avoid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So these results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refinery decisions and improvements. The Experimental Factorial Desig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has more influence on the process than the feed flow rate, when a higher percentage of distillate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22.
普通稠油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求解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观尺度管流模型,结合普通稠油流变特征,提出了在考虑稠油流变性条件下微观启动压力梯度计算方法.对渤海渤中18块不同渗透率岩心进行室内驱替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不同粘度普通稠油油藏启动压力梯度与地层平均渗透率关系,并绘制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图版.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普通稠油油藏,给出了利用启动压力梯度确定极限泄油半径及合理井距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3.
Z411块敏感性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Z411块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地质模型,进行了生产动态历史拟合.对Z411块吞吐开采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及生产动态预测。经过注采参数的优化研究.最佳注采参数为:注汽量第一周期1000t.第二周期1100t.第三周期1200t.第四周期及后续周期1400t。生产井排液速度30t/d;最小井底流压2.0MPa。对王庄油田Z411块蒸汽吞吐开采的采收率、累积产油、累积油汽比等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4.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 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耐矿化度达50 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 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 Pa.s降低到1 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25.
金属泡沫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陈祥  李言祥 《材料导报》2003,17(5):5-8,11
综述了金属泡沫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液相法制备金属泡沫材料包括气体吹入法、固体发泡剂法和固体—气体共晶凝固法、熔模铸造法、渗流铸造法、喷射沉积法以及粉末加压熔化法等制备方法。采用金属粉末烧结法、浆料发泡法等制备工艺可以从固相制备金属泡沫材料。电沉积法以及气相沉积法可用于制备高孔隙率的金属泡沫材料。最后简要总结了金属泡沫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套保稠油油田火烧油层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火烧油层的筛选标准、实际地质条件及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入手,对该油田火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套保油田进行火烧总体上是可行的,在实际火烧时应避开底水的影响,火烧区域应选在构造高部位或仅烧其主力层。  相似文献   
27.
Eu2+激活的碱土金属铝酸盐磷光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耿杰  吴召平 《材料导报》2002,16(5):45-48
主要概述了Eu^2 激活的碱土金属铝酸盐磷光体的光谱特性,总结了近年来在铝酸盐基质研究以及长余辉机理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GH-高温调剖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华  王浩  赵燕 《特种油气藏》2002,9(5):88-90
针对稠油热采井汽窜问题 ,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高温调剖剂。它是由热固性PF树脂做为成胶骨架与无机物复合 ,在地层温度下反应形成凝胶体 ,具有工作液粘度低 ( 80mPa·s)、便于注入、可在地层温度成胶、成胶时间可调、耐温性能好、封堵强度高、有效期长的特点。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证明 ,GH 高温调剖剂适用于稠油热采井高温调剖。  相似文献   
29.
30.
新疆油田微生物开采稠油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室内筛选复壮,选育出对克拉玛依稠油具有显著降粘作用的微生物菌种.室内降粘实验结果表明,菌种对稠油的降粘率可达70%,同时菌种可以改善稠油的流体性质.原油族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菌种能够降解稠油中的非烃和长链饱和烃.首次在克拉玛依油田进行了6口井的微生物吞吐开采稠油矿场试验,累计增油865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