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31篇
  免费   2467篇
  国内免费   1393篇
电工技术   1277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3396篇
化学工业   1761篇
金属工艺   677篇
机械仪表   1085篇
建筑科学   6784篇
矿业工程   1775篇
能源动力   717篇
轻工业   852篇
水利工程   1983篇
石油天然气   1056篇
武器工业   268篇
无线电   17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58篇
冶金工业   1232篇
原子能技术   183篇
自动化技术   435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668篇
  2021年   743篇
  2020年   753篇
  2019年   595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731篇
  2016年   811篇
  2015年   887篇
  2014年   1615篇
  2013年   1444篇
  2012年   1693篇
  2011年   1999篇
  2010年   1642篇
  2009年   1781篇
  2008年   1691篇
  2007年   2033篇
  2006年   1824篇
  2005年   1538篇
  2004年   1335篇
  2003年   1217篇
  2002年   1074篇
  2001年   805篇
  2000年   656篇
  1999年   513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Spatial collaboration is an everyday activity in which people work together to solve a spatial problem. For example, a group of people will often arrange furniture together or exchange directions with one another. 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using desktop PCs are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spatial activities when the participants are distributed. This work investigates ways to enhance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spatial activi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different frames of reference affect spatial collaboration. Specifically, it reports on an experiment that examines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exocentric and egocentric frames of reference with two users. Tasks involve manipulating an object, where one participant knows the objective (director) and the other performs the interactions (actor). It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for a spatial collaboration task.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at frames of reference affect collaboration in a variety of ways and simple exocentric-egocentric combinations do not always provide the most usable solution.  相似文献   
22.
渤海湾盆地济阳——临清东部煤系烃源岩形成环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钻井、地震、测井及测试资料综合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济阳—临清东部地区石炭—二叠系主要发育一套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灰岩、障壁—潟湖、潮坪、沼泽及三角洲相陆源碎屑岩和煤层.从纵向发育的沉积特征来看,上石炭统本溪组发育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和浅海陆棚相(陆表海)砂泥岩,太原组主要发育障壁—潟湖、潮坪、沼泽相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和煤的混合沉积;二叠系山西组主要发育三角洲相和三角洲平原沼泽相砂泥岩及煤,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则以发育近海陆相碎屑岩沉积为主,局部有河流沼泽的泥炭和煤发育.沉积环境总体具有自下而上、由南向北由浅海相、海陆交互相逐步过渡为陆相的基本特点.成煤环境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太原、山西期潮坪、潟湖过渡带之潮坪沼泽环境及三角洲平原沼泽环境为最佳.   相似文献   
23.
大牛地气田气井无阻流量的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牛地气田气井试井大多采用一点法,由于气层渗透性差,测试时间短,流压很难达到稳定,计算的无阻流量往往偏高,且无法获得正确的产能方程。通过气田多口井修正等时试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一点法试井在不同生产时间下计算无阻流量的经验公式;利用气田修正等时试井的二项式方程系数曰,计算惯性阻力系数并经过曲线回归处理获得了经验关系式,很好地解决了一点法试井计算产能方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状态—压力—响应”指标框架体系出发,针对上海市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特点,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对比分析角度分别建立了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标准化和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化值和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得到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数值。在此基础上采用等级划分法,建立起综合指数值与生态安全评判的等级关系。各指标层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即中心城区的水环境生态安全等级普遍低于郊区;在年际变化上,状态指标层评价值呈下降趋势,需要持续保护水环境生态系统;而压力和响应指标层评价值不断上升,保证了总体的良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5.
为实现电源设备乃至通信机房的少人或无人值守和集中维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电信局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文中结合番禺区电信局的实际,讨论了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几点措施,包括硬件方面与软件方面的手段,关键在于加强系统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26.
电信宽带LAN接入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采用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对目前以及网宽带接入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安全、维护、投资和计费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X80焊管H_2S环境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三点弯曲加载法和微电极扫描测试技术,研究了X80高强度级管线钢及其焊缝区的抗H2S环境应力腐蚀开裂(SSCC)行为。测定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分布,分析了显微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热影响区(HAZ)对应力腐蚀开裂最为敏感,母材的纵向和横向取样对应力腐蚀敏感性影响不显著,薄壁管材比厚壁管材有较好的抗H2S环境应力腐蚀性能。HAZ晶粒粗大、硬度高,局部腐蚀倾向大,由此导致该区SSCC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28.
动力环境网络监控精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动力环境运行质量分析管理,包括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专题分析管理,以动力环境网络监控细致八微、言之有据的月度分析管理实例展现了其精细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为减少勘探费用,缩短施工周期,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资料,采取中途测试工艺。随着深井中途测试不断增多,特别是跨隔支撑测试具有一定施工风险和难度,要求测试质量不断提高。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合理选配了地层测试工具仪表,不断改进测试管串和优化施工设计,经盐22井中途跨隔测试应用,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0.
随着印制电路板产业飞速发展,其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地进行环境冲击评估是业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而本文采用了一种智能的简化分析方法来进行全面的环境冲击评估,以提高评估的经济效益和准确度,并希望能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环境冲击评估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