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27篇
  免费   1058篇
  国内免费   783篇
电工技术   128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523篇
化学工业   1947篇
金属工艺   4186篇
机械仪表   5749篇
建筑科学   715篇
矿业工程   1345篇
能源动力   920篇
轻工业   640篇
水利工程   4313篇
石油天然气   1043篇
武器工业   217篇
无线电   2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94篇
冶金工业   1245篇
原子能技术   87篇
自动化技术   209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722篇
  2022年   640篇
  2021年   746篇
  2020年   669篇
  2019年   695篇
  2018年   452篇
  2017年   657篇
  2016年   685篇
  2015年   689篇
  2014年   1136篇
  2013年   926篇
  2012年   1162篇
  2011年   1144篇
  2010年   1158篇
  2009年   1147篇
  2008年   1356篇
  2007年   1279篇
  2006年   1159篇
  2005年   1103篇
  2004年   1136篇
  2003年   1068篇
  2002年   847篇
  2001年   800篇
  2000年   756篇
  1999年   650篇
  1998年   660篇
  1997年   615篇
  1996年   593篇
  1995年   566篇
  1994年   452篇
  1993年   378篇
  1992年   413篇
  1991年   346篇
  1990年   339篇
  1989年   264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为了提高3D打印镍基高温合金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能,使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制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TiC增强Inconel 625合金材料,并对比添加不同质量分数TiC(4 wt.%和8 wt.%)所制备的SLM TiC/Inconel 625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EDS)等材料表征手段对TiC/Inconel 625试样的物相分布,微观组织结构及磨损前后的元素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iC含量的增高,SLM TiC/Inconel 625硬度从325 HV_(0.2)(不含TiC)升高到了587 HV_(0.2)(SLM 8 wt.%TiC/Inconel 625),磨损率也由22.4×10~(-5)mm~3/(N·m)下降为9.8×10~(-5)mm~3/(N·m)。其中,平均摩擦磨损系数最小的为SLM 4 wt.%Ti C/Inconel 625 (COF=0.47)。综合对比可以发现通过添加适量的TiC颗粒可以有限改善SLM Inconel 625的硬度及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992.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FeMnCrNi/Cr3C2涂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喷涂电压、喷涂电流和喷涂距离对涂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涂层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显微硬度仪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研究了最佳工艺参数下制备的FeMnCrNi/Cr3C2涂层的形貌及性能。结果表明:影响涂层性能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喷涂距离、喷涂电压、喷涂电流。最佳工艺参数为:喷涂电压31 V、喷涂电流240 A、喷涂距离200 mm。采用最佳工艺参数制备的涂层孔隙率为1.99%,显微硬度为719 HV0.1,是Q235钢的3.5倍,涂层的平均磨痕宽度、深度和截面积分别为281.95μm、4.42μm和564.81μm2,相比Q235钢分别减小了60%、72%和89%,具有更优的耐磨性;涂层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993.
开发了一种可同时监测磨损速率与腐蚀速率的新型电阻-电化学探针,并利用模拟管道工作环境的循环管路分别在静态腐蚀环境与磨损腐蚀环境中测试了该探针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电阻-电化学探针可以探测到磨损腐蚀的发生,并能够实现对磨损速率与腐蚀速率的监测;在测试过程中,磨损速率随着腐蚀速率下降而下降,电阻-电化学探针很好地监测到了磨损过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94.
某石化企业减压分馏塔塔顶SAF 2205双相不锈钢蒸汽喷射泵发生泄漏,为明确其失效原因对其化学成分、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护建议。结果表明:蒸汽喷射泵的失效主要归因于严重的选择性腐蚀。在喷射泵的服役期间,由于流动和热交换的作用,水蒸气发生冷凝并溶解酸性气体,从而形成酸性液滴,使喷射泵内壁处于典型的HCl-H2S-H2O腐蚀环境中,壁面发生选择性腐蚀;同时,高速流体对喷射泵的冲刷加速了泵体的减薄。  相似文献   
995.
《锻压技术》2021,46(5):185-189
基于Archard理论磨损模型与Deform-3D软件,建立扭力臂热锻有限元模型。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坯料初始温度、模具初始温度、上模运动速度及摩擦系数进行组合,并模拟得到了模具磨损量。运用极差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各个参数对热锻模具磨损的影响程度及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各个参数对模具磨损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上模运动速度摩擦系数坯料初始温度模具初始温度。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坯料初始温度为1200℃,模具预热温度为300℃,上模运动速度为10 mm·s~(-1),摩擦因数为0.3,此时的模具磨损量为0.000333 mm。  相似文献   
996.
当带孔的塑件由侧抽型芯和动模型芯配合成型时,侧抽型芯与动模的相对运动造成模具零件磨损,导致生产的塑件不合格,设计了防止型芯滑动磨损的浮动镶件,避免了模具零件的磨损。  相似文献   
997.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igh-velocity oxygen-fuel, HVOF)技术,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制备Cr3C2-NiCr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组成以及涂层和不锈钢的冲蚀行为和机理,探讨了冲蚀角与耐冲蚀性能的关系规律. 结果表明,涂层组织结构致密均匀,主要由Cr3C2以及少量的Cr7C3, Cr23C6和(Ni, Cr)固溶体相组成. Cr3C2-NiCr涂层的耐冲蚀性能随着冲蚀角的增大而减小,在低冲蚀角下涂层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微切削,重量损失较低,表现出优异的耐冲蚀性能. 随着冲蚀角的增大,冲蚀沙粒对涂层产生垂直冲击作用,粘结相与硬质相之间产生裂纹导致粘结相脱落,硬质相失去粘结相的支撑作用而裸露出来,在冲蚀沙粒的持续攻击下剥落,形成许多小冲蚀坑. 随着剥落硬质相数量的增加,小冲蚀坑逐步发展为大冲蚀坑,重量损失较大,耐冲蚀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998.
结合理化检测分析和有限元应力分析,研究了机器人用关节减速器摆线轮及行星轮在寿命试验过程中接触疲劳失效的成因。结果表明:摆线轮齿面失效形式为胶合,行星轮齿面失效形式为过度磨损。摆线轮和行星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值均满足服役要求,所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根据金相检测结果,行星轮表面热处理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齿面硬度和接触疲劳强度下降,这是行星轮失效的主要原因。且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行星轮后续制造工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99.
采用OM、SEM、硬度测试、摩擦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QPQ技术中渗氮时间对合金铸铁组织与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PQ处理后,合金铸铁表面形成的渗层物相主要由Fe2-3N、Fe2O3和FeO组成。渗层厚度的平方与渗氮时间存在线性关系,在580 ℃渗氮盐浴条件下,氮元素在合金铸铁中的扩散激活能为70.07 kJ/mol。在90~150 min渗氮时间内,随着渗氮时间延长,渗层的表面硬度值由522 HV0.05降低至441 HV0.05,当渗氮时间延长至180 min,表面硬度值回升至455 HV0.05。与未处理试样相比,QPQ处理的试样具有更小的摩擦因数,并且QPQ处理后试样表面的犁沟显著变浅,表面的金属剥落也得到明显改善,且随着渗氮时间的增加,渗层厚度增加且稳定材料。经180 min渗氮处理的QPQ试样具有最优综合性能,表面硬度值为455 HV0.05,摩擦因数为0.32。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技术制备了Fe-C-Mo-V堆焊合金磨损试样,基于滚动三体磨粒环境下进行了干砂橡胶轮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维氏硬度计等显微分析和性能测试方法,对Fe-C-Mo-V堆焊合金熔敷金属的磨损失重和磨痕形貌进行检测与表征,研究了不同法向载荷条件下该熔敷金属的磨损行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法向载荷的增加,磨损失重逐渐增加,但增幅逐渐变缓;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对奥氏体基体的切削及VC硬质相和层片状合金碳化物的破碎剥落;磨损后表面硬度随法向载荷的增大逐渐增加,磨痕亚表面产生显著的加工硬化,奥氏体基体转变为马氏体组织,材料的硬度增强,使得熔敷金属在高载荷下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