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79篇
  免费   1024篇
  国内免费   417篇
电工技术   427篇
综合类   600篇
化学工业   4993篇
金属工艺   5731篇
机械仪表   1214篇
建筑科学   807篇
矿业工程   261篇
能源动力   65篇
轻工业   1466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90篇
武器工业   166篇
无线电   4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00篇
冶金工业   1947篇
原子能技术   60篇
自动化技术   54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666篇
  2022年   656篇
  2021年   703篇
  2020年   632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644篇
  2014年   1118篇
  2013年   904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963篇
  2010年   922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924篇
  2006年   860篇
  2005年   818篇
  2004年   676篇
  2003年   658篇
  2002年   578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367篇
  1997年   416篇
  1996年   375篇
  1995年   338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205篇
  1989年   23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磷酸酯(MAP)作为复配改性剂,制备了改性镁铝复合阻燃剂。将改性前后复合阻燃剂应用到聚丙烯(PP)体系中,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镁铝复合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多,体系的阻燃性能提高,UL-94阻燃等级达到V-0,但PP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分别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双酚A型苯并恶嗪/含磷环氧树脂二元体系和双酚A型苯并恶嗪/含磷环氧树脂/二氨基二苯醚三元体系的树脂,并进一步制备了浇铸体。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三元体系树脂的固化反应,通过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测试、热重分析(TGA)、热重-红外联用(TGA-FTIR)等手段研究了浇铸体的热降解和阻燃性。结果表明,在双酚A苯并恶嗪/含磷环氧树脂体系中加入10%4,4'-二氨基二苯醚,三元体系浇铸体样条阻燃性提高,达UL94 V-0级;但在锥形量热测试中,三元体系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反而高于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993.
陈先敏 《塑料工业》2014,42(9):109-112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红磷阻燃母料(RPM)与氢氧化镁(MH)协同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体系的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并选取最佳红磷阻燃母料与氢氧化镁的配比,再分别与其他无卤阻燃剂如酚醛树脂、氧化锌、氰尿酸三聚氰胺盐、有机纳米蒙脱土复配来共同阻燃HIPS,并分别对其体系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RPM/MH质量比为1,总质量分数为30%时,与7%的酚醛树脂或有机纳米蒙脱土复配,都可以使阻燃HIPS材料达到1.6 mm UL94的V-1级。  相似文献   
994.
分别采用两种有机膦酸铝阻燃剂三(二乙基亚膦酸)铝(OP1230)及OP1312[62%三(二乙基亚膦酸)铝+35%三聚氰胺聚磷酸盐+3%硼酸锌]与热塑性聚氨酯(TPU)制备了阻燃TPU复合材料。首先通过粒径分析仪和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两种阻燃剂的粒径和热稳定性,进一步通过氧指数测定仪、水平垂直燃烧测试仪、拉力试验机、热失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两种阻燃TPU复合材料的阻燃、力学及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在燃烧时的熔滴现象明显减少。当OP1230的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阻燃级别达到FV-0等级,氧指数与纯TPU差别很小;当OP1312的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阻燃级别为FV-1等级,氧指数从纯TPU的23%增加到27%。在相同的阻燃剂用量下,添加OP1312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高于添加OP1230的复合材料。OP1230可有效提高成炭量,炭层致密,阻燃效果好;而OP1312成炭量小,阻燃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995.
徐淳  蔡绪福 《塑料工业》2014,42(9):92-95
以聚磷酸铵(APP)和聚对苯二甲酰乙二胺(PETA)复配制备了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膨胀型阻燃体系(IFR)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仪、热失重分析仪(TG)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4A分子筛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复合材料残炭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4A分子筛添加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达39%,比未添加4A分子筛的提高了4%,垂直燃烧达到V-0级。SEM表明,4A分子筛的加入提高了样品残炭表面致密度。  相似文献   
996.
无卤阻燃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才登  曾海唤  陈苏  彭艳 《塑料工业》2014,42(9):118-121
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泡沫稳定剂、催化剂及发泡剂等为基本原料,以聚磷酸铵(APP)、可膨胀石墨(EG)及膨润土(BT)为阻燃剂及填料,通过一步发泡法制备了无卤阻燃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研究了APP、EG、BT对泡沫力学性能、阻燃性能以及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PP质量分数为15%,EG为7.5%,膨润土为2.5%时可以制得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均优良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在该条件下,泡沫的压缩强度为0.271 MPa,平均孔径为322μm,极限氧指数达到29.5%。  相似文献   
997.
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叠层阻燃输送带用氯丁橡胶基弹性体阻燃配方,采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最佳配比,并采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TG-DTA)和扫描电镜(SEM)对优化阻燃配方后的弹性体燃烧热分解过程和焦烧残余物的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获得阻燃最优配方为Sb2O35份、CP-70 10份、APP 9份、DBDPO 10份、BZn 25份,优化阻燃配方有效提高弹性体阻燃性能,且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通过TG-DTA联用和SEM观察发现,添加阻燃体系可以有效抑制弹性体热分解,并能促进形成稳定紧密的炭层。  相似文献   
998.
<正>近日,由开滦煤化工研发中心申报的发明专利《高CTI值无卤阻燃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获授权。无卤阻燃聚甲醛改性技术是煤化工研发中心近两年来开发出的6项聚甲醛改性专利技术之一,该发明专利的授权,进一步夯实了煤化工研发中心在聚甲醛改性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聚甲醛改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产品的市场推广打下了基础。聚甲醛树脂特殊的分子链结构导致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甲醛气体助燃,成炭困难,是最难阻燃的高分子材料之  相似文献   
999.
采用热重法进行了含阻燃添加剂的高抗冲聚苯乙烯塑料(flame retarded high impact polystyrene,Br-Sb-HIPS)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实验,建立了包含3个连续反应的阻燃HIPS热解动力学模型。通过Flynn-Wall-Ozawa法得到阻燃HIPS热解过程的活化能为103~307 kJ·mol-1,利用多元非线性无约束最优化方法求得模型参数。研究表明,Br-Sb-HIPS 3个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91.632、213.263、238.331 kJ·mol-1和11.641、12.772、11.666 min-1。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阻燃HIPS热解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国内外三聚氰胺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其改性技术进展;三聚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以德国BASF公司的干法纺最具代表性,其次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乙烯醇共混纺丝技术;三聚氰胺纤维的改性主要是提高其成纤性能、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等;指出我国三聚氰胺纤维将很快进入良性工业化开发及应用时代,进一步拓宽其耐高温纤维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