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71篇
电工技术   77篇
综合类   165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5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传统的安全防御技术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攻击手法缺乏主动响应,普遍具有自适应差、误报率高等问题。该文通过对人工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入侵防御体系模型。该模型把入侵检测系统改进为入侵防御系统,具有分布性、自组织性和轻负荷的特性,能较好地解决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82.
本文在研究入侵检测技术和免疫学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免疫系统的工作机理,将其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在研究当前各种人工免疫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模型框架.实现了当前智能化入侵检测系统所要求的自学习、自适应、分布式和可扩展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本文在研究入侵检测技术和免疫学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免疫系统的工作机理,将其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在研究当前各种人工免疫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模型框架,实现了当前智能化入侵检测系统所要求的自学习、自适应、分布式和可扩展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4.
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算法(aiNet),借鉴禁忌搜索算法的机制,提出一种禁忌人工免疫网络算法(TS-aiNet).在算法中引入禁忌表,禁忌那些在网络迭代中亲和度不再增加的细胞,并通过特赦准则赦免一些被禁忌的优良状态,增加一个记忆表,用于保存成熟的记忆细胞,改进了高斯变异方式,以保证多样化的有效搜索.通过对多个典型系统仿真分析该方法的收敛性,并与克隆选择算法和aiNet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模态搜索空间中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稳定性和寻找极值点能力,能够克服早熟现象,是一种有效的全局优化搜索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人工免疫系统的自治性、主动性、自适应及学习和记忆的仿生机理,来解决结构健康监测中的结构损伤识别和分类问题.方法 通过模仿免疫识别和学习机理,提出一种基于Diagonal距离的人工免疫模式识别的结构损伤分类算法,并在IASC-ASCE SHM工作小组所提出的benchmark模型上对结构模式分类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 仿真实验表明基于Diagonal距离所得到的分类成功率要略高于Euclidean距离和Mahalanobis距离所得到的分类成功率;基于Diagonal距离研究了克隆率和记忆细胞替代阈值对分类成功率的影响,只要选取合适的参数值,就能获得较高的分类成功率.结论 基于Diagonal距离的人工免疫模式识别的结构损伤检测和分类算法通过免疫学习和进化,产生高质量的记忆细胞,从而有效识别各种结构损伤模式.  相似文献   
86.
为了更加有效地检测病毒变种和未知病毒,受生物免疫系统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AIS)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模型.通过引入动态克隆选择算法并对其改进,解决了训练过程中自我空间静态固定的问题,提高了病毒检测系统对于不断变化病毒环境的动态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拥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可有效地检测病毒程序,并且具有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87.
基本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用于生物网络布局优化存在以下不足:存在影响布局优化的边界效应(boundary effects),并且仅适用于小规模网络.针对边界效应提出了无边界限制的PSO算法(FPSO算法).该算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边界效应对布局的影响.针对较大规模生物网络布局,提出了具有免疫反向学习特性的PSO算法(IO_FPSO算法).采用主观评价、目标函数评价和布局准则定量评价进行算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FPSO算法明显优于基本PSO算法,而IO_FPSO则进一步改善了较大规模生物网络布局效果.  相似文献   
88.
魏建刚  张曦煌 《计算机工程》2012,38(15):240-243
描述树突状细胞算法(DCA)的生物学机理及其主要步骤和适用环境。通过分析实时任务的特征,抽象出应用DCA所需要的参数。以传统检测任务超时方法为基准,验证DCA检测实时任务超时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DCA能够节省更多的系统资源,较准确地发现超时异常。  相似文献   
89.
免疫算法借鉴了生物免疫系统独有的自适应、自组织、多样性、免疫记忆等优良特性,是智能计算领域中继人工神经网络和进化计算之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聚类的免疫多目标优化算法(CMOIA),借鉴了免疫算法的亲和度定义,由此亲和度定义的免疫变异操作子使得算法产生的抗体群体能够逐渐向精英群体变异,结合进化算法在局部搜索中维持解个体多样性的能力对免疫变异产生的抗体群进行交叉变异操作,采用一种基于聚类的克隆选择算子来保持免疫算法在探测新解和加强局部搜索之间的平衡.选取了8个通用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对3个广泛采用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与现有两个经典的进化优化算法相比较,算法所产生的解集在收敛性、多样性等方面显示了相当的独创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90.
反向选择模型是人工免疫系统中的经典模型,但存在训练代价高、覆盖率低的问题.危险理论模型是人工免疫系统中新引进的模型,在降低训练代价,提高覆盖率上具有优势.建立人工免疫危险理论模型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在保持人工免疫系统自适应特征的前提下,设计人工抗原提呈细胞.本文从抗原提呈细胞的生物学原理出发,设计了人工免疫系统中的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给出单个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的结构、细胞上Toll样受体的结构,以及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群体的结构;设计了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群体的生命周期.初步的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人工抗原提呈细胞具有自适应发现恶意软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