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25篇
  免费   11139篇
  国内免费   7148篇
电工技术   13116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9629篇
化学工业   8297篇
金属工艺   7473篇
机械仪表   14427篇
建筑科学   14418篇
矿业工程   3461篇
能源动力   1494篇
轻工业   16558篇
水利工程   2779篇
石油天然气   3555篇
武器工业   1405篇
无线电   240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720篇
冶金工业   2375篇
原子能技术   723篇
自动化技术   35529篇
  2024年   1820篇
  2023年   6560篇
  2022年   5379篇
  2021年   6322篇
  2020年   5375篇
  2019年   6010篇
  2018年   2569篇
  2017年   4018篇
  2016年   4448篇
  2015年   5747篇
  2014年   11172篇
  2013年   8408篇
  2012年   9981篇
  2011年   9615篇
  2010年   9170篇
  2009年   9365篇
  2008年   10290篇
  2007年   8563篇
  2006年   7359篇
  2005年   6855篇
  2004年   5664篇
  2003年   4920篇
  2002年   3740篇
  2001年   3037篇
  2000年   2509篇
  1999年   1915篇
  1998年   1755篇
  1997年   1585篇
  1996年   1485篇
  1995年   1269篇
  1994年   1042篇
  1993年   852篇
  1992年   783篇
  1991年   766篇
  1990年   781篇
  1989年   692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82.
8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开始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能力是当下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运用,通过该项探讨帮助人们深入了解食品检测技术,从而将其运用于实际中,确保食品的安全水平,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4.
85.
条形码识别技术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在智能物流包裹分拣领域。该技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条形码检测、矫正和译码。目前条形码检测和译码技术较为成熟,而在条形码倾斜矫正技术上研究效果一般。为提升条形码矫正效果,设计一种矫正算法。先对条形码倾斜程度进行分类,再进行角度回归,有效降低条形码矫正任务难度;并将该算法与单阶段检测器融合构成多任务目标检测算法,协同促进发挥检测和矫正的作用。实验表明:余弦距离角度损失函数更加适合角度回归任务,针对条形码倾斜程度分类有助于提升条形码矫正效果。与其他相关算法对比,该算法在矫正准确率、实际译码率和速度上均取得最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87.
88.
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航天制造领域尤其是电子元器件等精密器件制造过程中,计量检测工作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一套优秀的计量检测管理模式是航天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航天制造业中计量检测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计量检测工作地位的同时凸显逐步完善计量检测管理体系的必要性。计量检测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将为航天制造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9.
90.
传统检测系统在对链路检测过程中,经常受到移动环境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的完整性以及准确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传感网络链路稳定性检测系统。对传感网路传输端、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检测端三部分进行具体分析,完成系统硬件设计。为尽量减小移动环境的影响,在软件设计部分,采用直接链路和间接链路稳定性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共同完成基于大数据的传感网络链路稳定性检测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结果的完整性较高,且检测准确率平均值可高达93.5%左右,验证了该系统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