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对几类矩阵进行了刻划;对于非负阵谱半径的一个重要性质,给出了新和简单证明;作为应用,得到有重要实际意义的某些类矩阵之逆的谱半径的界的估计。  相似文献   
32.
With a focus on an industrial multivariable system, two subsystems including the flow and the level outputs are analysed and controlled, which have applicability in both real and academic environments. In such a case, at first, each subsystem is distinctively represented by its model, since the outcomes point out that the chosen models have the same behavior as corresponding ones. Then, the industrial multivariable system and its presentation are achieved in line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subsystems, si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can not actually be ignored.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presented, the Gershgorin bands need to be acquired, where the results are used to modify the system parameters to appropriate values. Subsequently, in the view of modeling results, the control concept in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including sequential loop closing control (SLCC) scheme and diagonal dominance control (DDC) schemes is proposed to implement on the system through the Profibus network, as long as the OPC (OLE for process control) server is utilized to communicate between the control schemes presented and the multivariable system. The real test scenario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corresponding outcomes in their present forms are acquired. In the same way,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s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where the real consequences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m in the field of the presented industrial multivariable system control.  相似文献   
33.
多变量时滞系统鲁棒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Smith预估技术和多变量线性系统解耦鲁棒理论,研究了多变量时滞系统鲁棒 稳定性,得到在Smith预估严格匹配时闭环系统稳定,且摄动系统为鲁棒对角优势,则摄动系 统为鲁棒稳定的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34.
针对“伪对角化算法”,在对角优势化过程中,存在着对设计者经验的依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加权伪对角化新算法”-即利用正交试验的思想,由计算机自动给出加权值,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5.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的鲁棒逆奈奎斯特阵列分析,提出一种保守性较小的鲁棒Gershgorin带近似估计方法.首先给出一个保守性较小的鲁棒对角优势性引理,基于此引理,对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传递函数矩阵,推导了鲁棒Gershgorin带的近似估计方法,降低了估计结果的保守性.最后给出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变量系统解耦鲁棒理论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该软件包已用于实际工业对象的鲁棒控制系统设计,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7.
利用现代频域理论的逆Nyquist阵列设计法(简称INA)对精馏塔进行了控制器的配置,分析了系统对角优势程度对多变量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套利用“INA”法设计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切实可行的程序。  相似文献   
38.
一切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直接研究非线性系统是困难的,通常采用近似方法。谐波线性化方法是近似方法之一。本文用该方法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给出了关于单变量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一般性结论和在对角优势条件下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结论及图解判据。  相似文献   
39.
介绍一种带有局部反馈阵实现对角优势解耦的单元机组汽压——负荷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拓宽了解耦范围,结构简单,便于工程实现与现场调试。  相似文献   
40.
基于对角优势化补偿的传感器动态解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对角优势化补偿对多维传感器系统进行解耦,并进行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耦合弱化能力,特别是对于强耦合系统解耦效果明显,且解耦补偿网络的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