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340篇
化学工业   925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560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58篇
轻工业   257篇
水利工程   200篇
石油天然气   65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冶金工业   30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防止城市污水处理中二沉池污泥上浮,针对污泥上浮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进水溶解氧浓度、缩短污泥停留时间、保持进水水量的相对稳定和合适的回流比等措施,以保证二沉池内活性污泥的稳定性,避免二沉池污泥上浮和活性污泥的大量流失,提高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2.
活性污泥膨胀的机理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萌  孙宝盛  曹伟 《天津化工》2007,21(3):53-55
在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最为普遍的处理工艺。而丝状菌污泥膨胀是该工艺运行中最易发生,危害最大的问题。本文从丝状菌种类,污水水质条件的多方面分析了产生污泥膨胀的原因和机理。并归纳了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3.
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钻井废水来源于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过程,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类钻井液添加剂和石油类污染物.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好氧生化处理钻井废水,通过测定微生物生化呼吸速率曲线考察废水的可生化性,研究了微生物营养、微生物浓度、活性污泥的驯化对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废水具有可生化性,钻井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对驯化后的活性污泥是易降解的.  相似文献   
64.
以大豆蛋白生产废水为原料,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行了连续流有机废水发酵产氢实验.反应器在污泥接种量为18.03 MLVSS/L,进水COD浓度为2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及(35±1)℃等条件下启动运行,25 d后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反应器稳定运行时,厌氧活性污泥产酸发酵系统呈现典型的乙醇型发酵特性,总产氢量为51.05 L/d左右,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格室的平均产氢量分别为12.25 L/d、15.8 L/d、13 L/d和10L/d.厌氧活性污泥乙醇型发酵的形成,主要受pH值这一环境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65.
采用规模为500L/d的一体式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对常州某印染厂的印染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该装置在现场连续运行了80d。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600~1200mg/L时,出水COD为52~97mg/L,COD去除率为90%。膜的截留作用占总去除率的10%。20%,NH3-N去除率为90%~95%,色度去除率为60%~75%。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技术可行、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可为工业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6.
目的为北方城市污水处理的CAST工艺在冬季进水温度低和有机负荷低的条件下进行启动调试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提供经验,促进该工艺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方法采用接种法培养活性污泥,通过控制曝气量以减少曝气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结果在冬季进水温度低和有机负荷低的条件下,采用接种法培养驯化活性污泥20d就能完成污泥培养驯化,满足污水处理要求,使出水达到了设计标准.结论北方城市污水处理的CAST工艺在冬季启动调试及活性污泥培养时,采用接种法培养活性污泥能够克服有机负荷低的缺点,控制曝气量能够减少进水热量的损失,避免进水温度降低.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7.
活性污泥生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活性污泥生物吸附作用的影响因素。吸附性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20~30min之间,可达到吸附平衡,且温度越高,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越长;活性污泥对悬浮性有机物的吸附性能高于对溶解性和胶体性有机物的吸附;对高浓度污水吸附性能高于低浓度污水的吸附性能;抑制剂对污泥的吸附作用有影响。  相似文献   
68.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数学模型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数学模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 阐述了国际水协会(IWA)推出的活性污泥1号、2号、2D号、3号模型(ASM1、ASM2、ASM2D、ASM3)各自的特点和使用限制条件; 介绍了几种基于ASM系列模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化仿真软件. 最后,还就ASM系列模型的三个应用难点——水质的分析测定、模型简化、参数校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9.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质变化剧烈,要求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不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对变参数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溶解氧的质量浓度进行控制,并通过调整量化因子减小系统的静态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在线调整隶属函数,优化控制规则,将其应用于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中可以快速、准确地使溶解氧达到期望要求,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0.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剩余污泥量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剩余污泥量的计算是活性污泥法工艺设计的关键,而活性污泥法是同时生物除磷脱氮的主体工艺形式,因此,准确计算生物除磷脱氮系统的剩余污泥量十分必要。结合昆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际。分析比较了传统计算法、污泥龄法和数学模型法在计算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剩余污泥量时的准确性,建议现阶段采用污泥龄法进行计算,提出修正系数K(0.75-1)与具体工艺形式有关,并给出K的几个建议值,同时指出数学模型法(ASM2)应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