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87篇
化学工业   6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57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In granular materials, loading on an initially isotopic assembly usually induces particle rearrangement, and this is referred to as the induced anisotropy of fabric. A series of biaxial tests are conducted along various strain paths using DEM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the induced anisotropy. The evolution of both the overall contact network and the sub-networks (the strong and weak) are examined separately. Results of DEM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fabric deviator in the overall contact network can be described as a power function of the stress ratio prior to the peak stress ratio that depends on the imposed dilation rate. A unique fabric-stress relation is obtained for the strong sub-network,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strain path, the initial porosity and the confining pressure. Moreover, deformation instability is observed only along dilatant strain paths, which can be related to the degradation or even collapse of a weak sub-network, even though the strong sub-network dominates the strength of the granular assembly.  相似文献   
42.
Several samples of knitted cotton fabric in raw state were impregnated with a solution of industrial wetting detergent and treated directly with ozone gas in a closed chamber. Working conditions for the variables: time, pH of the impregnation solution, residual pickup and feed flow rate of oxygen (for ozone generation) were investigated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n whiteness degree and fabric strength. The application of ozone proved to be an efficient and promising technology with low water usage.  相似文献   
43.
探讨棉涤交织弹力织物的设计思路及生产要点。介绍了产品设计思路和织物经纬纱质量指标;鉴于织物组织循环较大,给出了织物的纹板图;介绍了穿综方法和经纬纱循环;采用分批整经;优选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采用GA747-200型剑杆织机,优选进剑时间;后整理中,定形温度控制在180℃~200℃,时间控制在1min~2min。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保证了织物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认为:生产中应针对经纬纱特点和织物组织优选工艺参数,以保证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44.
织物应用效果模拟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织物应用效果模拟是当今织物CAD系统的发展方向,文章讨论了基于原始图片的织物应用效果模拟技术,提出一种建立映射曲面控制点的简便方法,基本实现织物应用化逼真的视觉模拟效果。该软件的开发对指导实际生产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
介绍对于不符样的染色成品布色光回修的一般工作程序以及回修方法,修色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6.
探讨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和壳聚糖水性聚氨酯共混整理对棉织物白度、折皱回复性和透湿性的影响。分析了共混乳液成膜后的红外光谱图,将水性聚氨酯与壳聚糖以不同比例共混后整理到经等离子体预处理与未经等离子体预处理的棉织物上,测试了各织物的白度、折皱回复角和透湿率。结果发现:共混膜同时具有聚氨酯与壳聚糖的特征基团并产生新的特征峰;随着整理液中壳聚糖含量的增加,织物白度下降,折皱回复角下降,透湿率增加;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白度增加,折皱回复角下降,透湿率增加。认为壳聚糖水性聚氨酯共混比例和等离子体预处理均对整理出的棉织物性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7.
织物组织结构与其光照模型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组织结构上模拟织物的真实外观效果,建立了一种提高CAD系统模拟织物立体感的织物组织模型,建立起以凸透镜形为截面的织物几何结构的数学模型和相应的光照模型,并以斜纹组织织物为实例,得出了其模拟后的立体感强的效果图,证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织物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48.
康强 《棉纺织技术》2006,34(6):60-61
为了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纯棉细号高密府绸织物,提高织造效率,通过对比不同浆料配方下的浆纱质量及织造效果,优选了浆料配方,并采用"重渗透、求被覆"的工艺原则;在织造工序,针对紧度大的特点,采用了小双层梭口工艺,并加装了部分零部件,从而使织造效率由80%提高到了90%,出口合格率由87%提高到了97%,织疵率由52%下降到13%.  相似文献   
49.
对棉包涤纶长丝摩擦纱、棉包锦纶高弹丝摩擦纱、棉包锦纶全牵伸丝摩擦纱以及棉包粘胶长丝摩擦纱四种平纹织物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将它们与纯棉环锭纱和纯棉摩擦纱的平纹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棉包涤纶长丝摩擦纱织物和棉包锦纶高弹丝摩擦纱织物在服用、舒适等方面均优于环锭纱织物。这两种摩擦纺包芯纱织物作为服用织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0.
探讨织物经纬密、织物组织等对其导湿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0种织物,包括9种不同经纬密和织物组织的棉织物和1种Coolmax斜纹织物,介绍了每种织物的规格;采用条带芯吸法测试了各试样的经纬向芯吸高度,并进行了分析;同时,测试了试样5不同测试宽度的芯吸高度;计算对比了经密均为200根/10cm的不同织物的透湿率。结果表明:棉织物导湿性随着经密的增大变化规律不明显,且经纬密差值也影响其导湿性;3种基础组织的织物导湿性不同,其中斜纹织物导湿性最好,缎纹次之,平纹最差。认为:Coolmax织物的导湿性明显高于棉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