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4篇
  免费   1608篇
  国内免费   1145篇
电工技术   2131篇
综合类   1838篇
化学工业   553篇
金属工艺   429篇
机械仪表   1499篇
建筑科学   999篇
矿业工程   369篇
能源动力   648篇
轻工业   258篇
水利工程   313篇
石油天然气   410篇
武器工业   207篇
无线电   14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52篇
冶金工业   277篇
原子能技术   41篇
自动化技术   333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784篇
  2013年   788篇
  2012年   1017篇
  2011年   1117篇
  2010年   809篇
  2009年   802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1040篇
  2006年   797篇
  2005年   749篇
  2004年   579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介绍变断面衬砌台车设计,用以解决重庆嘉华大坪隧道变断面大跨度衬砌施工。  相似文献   
62.
In many data analysis problems, it is useful to consider the data as generated from a set of unknown (latent) generators or sources. The observations we make of a system are then taken to be related to these sources through some unknown function. Furthermore, the (unknown) number of underlying latent sources may be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have shown that, in the case where the unknown function linking sources to observations is linear, such data decomposition may be achieved in a mathematically elegant manner.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general ICA paradigm to include a very flexible source model, prior constraints and conditioning on sets of intermediate variables so that ICA forms one part of a hierarchical system. We show that such an approach allows for efficient discovery of hidden representation in data and for unsupervised data partitioning.  相似文献   
63.
砼受压损伤力学本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利用MTS公司815.02型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砼进行了等应变速率加载控制的应力一应变全曲线试验,应用不可逆热力学和内变量理论的成果建立了砼损伤力学模型,并用概率统计的观点分析了损伤的演化规律。由于考虑了不可逆变形的影响,本文所建本构模型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4.
本文研究了一类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的有限维变结构控制问题,首先采用Galerkin近拟法给出了系统的有限维近似模型;进而给出了使近似系统具有良好动态品质的有限维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分析了闭环系统的渐近性态,给出了近似阶次一定的情况下,原系统具有良好渐近性态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5.
时滞系统变结构控制设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东  刘永清 《控制与决策》1994,9(4):311-314
本文研究了两类时滞控制系统,用不同方法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变结构控制设计。所设计的控制器简单,易于实现且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66.
许汉珍 《控制与决策》1994,9(5):360-366
本文采用伪线性化变换将船舶操纵非线性系统近似地化为线性可控正则型,并对线性化系统设计了一种连续的变结构以提高整个闭环系统的鲁棒性。该方案用于限制水域中船舶的航向航迹纠编控制中,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图形描述算法,该算法以各种规则图形作为图形的最小处理单位。利用本算法构造的图形管理系统可广泛用于环境实时监控、采样数据动态显示等领域  相似文献   
68.
A multiserver Poisson queuing system with losses, with a variable number of servers, and an additive quality functional is investigated. All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the system are obtained in an explicit form.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ibernetika i Sistemnyi Analiz, No. 4, pp. 92–101, July–August 2007.  相似文献   
69.
A novel subspa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which is able to reconstruct the deterministic part of a multivariable state-space LPV system with affine parameter dependence, in the presence of process and output noise. It is assumed that the identification data is generated with the scheduling variable varying periodically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identification experiment. This allows to use methods from LTI subspace identification to determine the column space of the time-varying observability matrices. It is shown that the crucial step in determining the original LPV system is to ensure the obtained observability matrices are defined with respect to the same state basis. Once the LPV model has been identified, it is valid for other nonperiodic scheduling sequences as well.  相似文献   
70.
复杂山区静校正方法研究及效果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王顺国 《石油物探》1998,37(4):93-103
对于山区地震勘探,开展静校正研究是资料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静校正精度与剖面质量密切相关,准确的静校正取决于合理的方法和正确的应用。本文在分析了复杂山区特点以及静校正难点的基础上,指出要解决好山区静校正,仅限于普通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四个关键点人手,即风化层延迟时的求取、基准面的确定、校正速度的研究以及表层模型的建立等。本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做了介绍,展示了合成延迟时法十等效速度模型反演十变速浮动基准面(地震参考面)静校正等综合技术在太行山区(山西沁源、大寨)、伊J;1丘陵山区等复杂地表区应用的例子。显著的处理效果表明,严重的山区静校正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满足了地下构造的叠加成像,提高了勘探精度及其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