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5篇
  免费   1192篇
  国内免费   432篇
电工技术   597篇
技术理论   11篇
综合类   1849篇
化学工业   261篇
金属工艺   366篇
机械仪表   498篇
建筑科学   9286篇
矿业工程   293篇
能源动力   428篇
轻工业   45篇
水利工程   824篇
石油天然气   58篇
武器工业   44篇
无线电   2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2篇
冶金工业   512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79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525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474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516篇
  2016年   524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1231篇
  2013年   1123篇
  2012年   1110篇
  2011年   1229篇
  2010年   1059篇
  2009年   936篇
  2008年   921篇
  2007年   917篇
  2006年   885篇
  2005年   694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41.
夏文莹  杜雁  王玏 《风景园林》2021,28(6):100-106
研究城市历史形态与自然环境在演进中的作用关系是认知城市、保护历史风貌和地域性建设的重要基础。以武汉汉正街区为例,基于文献与场地研究,选取边界、街巷、商业中心、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历史形态的四要素,按时间发展视角分析其与水环境的演变过程和耦合关系。研究发现:汉正街区历史形态和水环境经历了高度耦合—较高耦合—较高耦合—中度耦合—较低耦合的过程,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制,对城市历史形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市景观特征的保护要重视发现形态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内在秩序。  相似文献   
942.
张天洁  侯英裕 《风景园林》2021,28(12):107-111
在世界范围兴起的废弃铁路景观更新热潮中,部分国家政府已认识到空间改造背后还需要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以增进更新过程与结果的包容性。实现该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协作式规划。据第三方组织属性,将协作模式划分为专家引导型、机构引导型和政府引导型3种,结合案例研究,剖析其协作机制及如何在协作中促进包容性。研究发现:1)专家引导型协作模式适用于用地类型多样的市中心地区,易产生空间的多样性;2)机构引导型适用于闲置用地较多的近郊地区,能够为沿线未来发展预留空间;3)政府引导型适用于规划较成熟且建设已成体系的片区,有利于政府管控,使政府能够进行跨片区协作。期望研究结果能为中国废弃铁路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3.
在重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背景下,针对山地公园雨洪管理景观系统构建,缺乏以水文–成本综合绩效为导向的设计策略研究。以主城区典型的山坡、山顶地貌的6例公园绿地为对象,提供低、中、高3种设计强度的雨洪管理景观系统策略,对案例的水文效能、全生命周期成本、水文-成本综合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水文–成本综合绩效最优为依据,案例一般可采用低强度策略;当设计需满足公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85%,案例宜采用中强度策略;对于个别缓坡地形案例,成本充足时,可考虑极端降雨事件(如10 a或30 a重现期)的管控,采用高强度策略。为重庆及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条件下,探索山坡、山顶地貌城市公园的雨洪管理景观系统的设计方法,提供了韧性策略思路。  相似文献   
944.
The wave of “digital age” featuring digital information is coming. Digital technology is profoundly changing the societ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evolution paths. It also has significant bearing on production modes,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lifestyles. With regard to urban design, a system of knowledge about the creation and adaptation of material space forms that integrate humanities, art,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digital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it with a brand-new and revolutionary scientific impetus for its evolution. The result of this evolution is “digital urban design paradigm based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e., the urban development is moving toward “pan-dimensionality” and “individual ubiquity”. The future of urban design will construct a new approach to urban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which is more complex,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and compatible with multiple goals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Such a new approach shall be led by the probabilistic theory of “gray scale thinking”, reflecting quaternary synergetic view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 ecological rationality, cultural rationality and technical rationality” to realize the cognitive progress of “engineering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  相似文献   
945.
城市滨水空间恢复性评价的视听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恢复性的城市环境可以减缓心理疲劳、促进生理健康。以天津市海河沿岸滨水空间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探讨了不同人工化程度的城市滨水空间的恢复性评价、视听觉环境感知对恢复性评价的影响以及滨水空间中具有潜在恢复性的视听觉要素。结果表明:人工化程度较高的滨水空间其恢复性评价较低,但通过适当视听觉设计可提高其恢复性;滨水空间恢复性评价随视听觉环境评价的提高而提高,其中视觉环境更重要;最具有恢复性和滨水特点的视觉要素是水鸟、亲水平台等,听觉要素是蛙鸣声、水流声等,适度添加这些元素可以提高城市滨水空间的恢复性评价。  相似文献   
946.
黄姝姝  汪辉 《园林》2021,(1):81-87
访客的网络评论具有内容丰富、客观真实等特点。剖析网络评论,能为综合公园的网络形象提升以及未来规划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文章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例,采集去哪儿网的相关评论数据,结合ROST CM6等软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析访客评论内容。结果显示,访客对公园的整体评价较高,对公园中的自然景观关注度最高,对公园内的服务收费措施不太满意。公园在以后的建设管理中,应采取改善公园的管理服务,打造独特自然景观等措施,以此进一步提高公园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47.
谷学伟  吴佩英 《煤气与热力》2021,(3):10028-10033,10046
基于城镇燃气管道和输气管道的定义,从设计和安全运行管理方面,比较三、四級地区2.5 MPa及以上高压城镇燃气管道和输气管道的主要区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48.
构建山地丘陵城市排水管网模型时,山岭大面积的雨水汇水区成为研究者必须考虑的问题。针对山岭汇水特点和非线性水库汇流模型的缺陷,提出基于等流时线的山岭汇水区划分方法,将山岭雨水通过虚拟节点和管段排入管网系统。以Z市某辖区排水管网的InfoWorks ICM模拟过程为例,研究了基于等流时线的汇水区划分方法和常规泰森多边形汇水区划分方法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等流时线的山岭汇水区划分方法时,模拟结果与山岭地区雨水汇流过程更为吻合,对该类区域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评估和内涝模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9.
刘传庆 《煤气与热力》2021,(1):10032-10035,10046
总结城市燃气管道内检测实践,分析多轮内检测数据。分析内检测难点,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0.
沈中健  曾坚  任兰红 《中国园林》2021,37(3):100-105
基于2002、2007、2012、2017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应用景观生态学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厦门景观格局对热环境的影响作用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2—2017年,厦门市相对地表温度(Relativ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RLST)呈上升趋势,城区的热岛效应逐步凸显;RLST较高的区域多为耕地、建设用地,RLST较低的区域多为绿地、水体;在类型层面,绿地的景观类型比例、最大斑块指数、聚集度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形状指数与相对地表温度呈负相关,斑块密度、边缘密度与RLST呈正相关。耕地、建设用地的景观指数与RLST均呈正相关;在景观层面,景观分割指数、形状指数、斑块密度、边缘密度、香浓均匀度指数与RLST呈正相关;景观优势度大、聚集度高的景观类型,如耕地、绿地、建设用地对RLST影响显著。随着城区的扩张与耕地的减少,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逐渐加强,而耕地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不断减弱;景观层面的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作用与不同景观类型总体的结构组分及空间构型有关。随着景观结构趋于复杂,景观层面的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