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3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7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由于某矿铜矿石的物相组成复杂,常用的物相分析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作者进行了该矿硫化矿的铜矿石物相分析的分离试验,采用抗坏血酸—碳酸锭—氨水与氰化钾分离次生硫化铜相结合的方案,分析结果与选矿试验的实际回收率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2.
提高金川二矿区富矿石选矿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金川二矿区富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镍金属损失的原因,针对其矿石性质特点、主金属的浮游特性,研制出了新型捕收起泡剂BQ622,在小型试验和工业生产中均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技术指标。新建14 000 t/d选厂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与原药剂制度相比,BQ622应用后镍回收率提高了0.82%,有效提高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在常温常压下,利用γ射线辐照CuCl2、Na2S2O3和SDS水溶液,制备出CuS亚微米空心球结构。利用XRD、FESEM、TEM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S空心球结构外径约为600nm,内径约为400nm,壁厚约100nm。初步研究了辐照吸收剂量率及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CuS空心球结构可能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4.
硫化铜纳米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硫化铜纳米晶体材料具有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纳米花等多种形态,拥有良好的光学、光电特性及催化能力,可以通过水热法、湿化学合成法、模板法、微波法等多种方法来合成。详细介绍了不同形态的硫化铜纳米晶体材料近年来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硫化铜纳米晶体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5.
低碳贝氏体钢钢锭加热到1450℃均热1 h后分别空冷到1200℃淬火、800℃淬火,将淬火与未淬火样进行了TEM观察,1200℃淬火时,主要是氧化物析出,复合很少量的硫化物和氮化物;800℃淬火析出物有分别以MnS、CuxS、富单质Cu为主,复合少量TiN的三种复合析出物,析出物颗粒较大;钢锭中的硫化物析出相基本为CuS,复合少量MnS、(Ti,Nb)(C,N),析出物颗粒细小。  相似文献   
106.
以CuCl2.2H2O为铜源,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为溶剂,分别以L-半胱氨酸、硫脲、硫代乙酰胺为硫源采用溶剂热法在130℃下反应8h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硫化铜(CuS)纳米粉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对粉体的结构、形貌、成分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硫源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有较大的影响。采用L-半胱氨酸为硫源得到的产物多呈纳米颗粒无序堆积的无定形态,而采用硫脲和硫代乙酰胺为硫源得到的是纳米棒组成的球状粉体。讨论了不同硫源对CuS粉体的形成及其形貌的影响,并对各种形貌CuS粉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报道了在表面活性剂PEG400存在下通过简单的热分解反应分别合成了硫化铜纳米粒子和氧化亚铜纳米方块,硫化铜纳米粒子直径在11~20nm之间,氧化亚铜纳米方块尺寸在300~800nm之间。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产物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UV-vis)作了测试,结果表明,硫化铜纳米粒子在430nm处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肩峰,氧化亚铜纳米方块在400nm处有较为明显的吸收峰,两种材料与其本体相比均发生了蓝移。  相似文献   
108.
在高铁生物浸铜液中通入H2S气体, 生成硫化铜渣, 双氧水-硫酸浸出硫化铜渣, 得到硫酸铜溶液, 后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制得硫酸铜。研究结果表明: 当生物浸出液pH=1, 反应温度为30 ℃, 反应时间为3 h时, 在生物浸铜液中通入硫化氢, 铜沉淀率接近100%; 双氧水-硫酸浸出硫化铜渣, 当双氧水与铜物质的量之比为6.4∶1, 反应温度为50 ℃, 液固比为15∶1, 硫酸浓度为3 mol/L, 反应时间为2 h时, 铜浸出率为92.1%; 所得浸出液中硫酸浓度为343.49 g/L, Cu2+浓度为 25.33 g/L, 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纯度为96%的硫酸铜, 其质量达到工业用硫酸铜质量标准(GB437-93)。  相似文献   
109.
李可及 《冶金分析》2014,34(4):6-10
建立了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硫化铜钼矿中铜、钼、铁、硫、二氧化硅、氧化钙等主成分的分析方法。选择熔融制样作为前处理手段, 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分析各待测元素响应情况以优化实验参数。确定取样量为0.400 0 g, 氧化剂硝酸锂用量为2.000 0 g, 混合熔剂四硼酸锂/偏硼酸锂(m∶m =67∶33)用量为6.000 0 g, 预氧化时间为8 min, 熔融时间为8 min, 双向摆动熔融时间为4+2 min, 脱模剂为溴化锂的熔融条件。混合铜矿石、钼矿石国家标准物质配制具有浓度梯度的校准样品序列, 保证校准曲线线性范围涵盖硫化铜钼矿选矿流程样品中各目标成分的含量分布区间。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4(铜)、24(钼)、85(铁)、31(硫)、56(二氧化硅)、70(氧化钙)μg/g。对2个混合样品进行了分析, 测定值与参考值相符, 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0.09%~0.68%之间。  相似文献   
110.
云南河口铜矿石含Cu 0.59%、S 4.57%、Fe 26.98%,属伴生硫铁的低品位硫化铜矿石,铜、硫、铁在矿石中分别主要以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形式存在,但有少部分黄铜矿与黄铁矿形成固熔体。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浮选尾矿弱磁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综合回收铜、硫、铁的选矿试验,得到了铜品位为18.03%、铜回收率为93.07%的铜精矿,硫品位为52.02%、硫回收率为56.34%的硫精矿和铁品位为61.90%、铁回收率为27.38%的铁精矿,从而为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