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工业   60篇
金属工艺   32篇
矿业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7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电沉积Fe、Ni基合金箔的组织形貌及磁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铁箔、铁基合金(Fe-Ni,Fe-Co,Fe-Ni-Co)箔、镍箔、镍基合金(Ni-Fe)箔,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金属箔的组织形貌,直流开路磁场下测定了电沉积金属箔的基本磁性能.实验表明:电沉积铁基合金箔晶粒小于10 μm,电沉积镍基合金箔晶粒大小在2 μm左右; 电沉积Fe-Ni合金箔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软磁材料,其基本磁性能优于传统熔铸-轧制坡莫合金1J79.  相似文献   
102.
在氢气气氛下对电沉积法制备的粒径10 nm左右的纳米晶Ni-Fe合金箔进行中温热处理(200、300、400和500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箔的截面组织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合金箔的晶体结构和粒径;利用软磁材料直流磁性测试装置测试合金箔的直流磁特性.结果表明:在氢气气氛中,300 ℃热处理保温1 h后,合金箔的粒径维持在10 nm左右,且直流磁性能最好,最大磁导率达到56.4 mH/m,饱和磁感应强度为1.56 T,矫顽力降至15.0 A/m.  相似文献   
103.
焦煤中添加缚硫剂的炼焦煤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考察了在焦中添加ZnO基缚硫剂进行炼焦过程煤气脱硫的效果。结果表明,煤中添加ZnO基缚硫剂可以达到很好的炼焦过程煤气脱硫目的,无南非设备投入,运转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探讨了利用电炉炼钢粉尘进行型煤燃烧固硫和烟道气脱硫的可能性,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了典型的电炉粉尘的硫容量约为5.5mmol/g;当其作为型煤固硫添加剂时,固硫效果显著;当其作为烟道气脱硫剂时,脱硫率可达95%以上,反应活性很高。进一步加工,有望发展为固定床用脱硫剂,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5.
铌表面固体粉末包埋渗硅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渗硅工艺在铌表面制备了二硅化铌涂层,研究了渗硅过程中Si沉积的反应机理和二硅化铌涂层的结构.结果表明:涂层由单相的二硅化铌组成;Si的输运和沉积主要依靠硅的低氟化物SiF2完成.  相似文献   
106.
天然气与煤联合气化的热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然气与煤联合气化工艺通过改变进料条件,能够直接得到H2/CO比可调合成气。为探索进料条件对合成气H2/CO比和温度的影响规律,本文建立了描述天然气与煤联合气化制合成气热力学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了不同进料条件对合成气H2/CO和出口温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进料中CH2/O2比例的增加可同时显著提高合成气的H2/CO比和降低反应温度;进料中H2O/O2比例的增加只是显著降低反应温度,而对合成气H2/CO比的影响较小;提高进料温度和操作压力对合成气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107.
天然气-煤共气化制备合成气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天然气-煤共气化新工艺是基于天然气蒸气转化法和煤气化工艺进行耦合发展起来的新型工艺.本文分析了该工艺的技术原理,理论上可以直接制备H2/CO为1~2可调节的合成气;详细地介绍了天然气-煤共气化新工艺的主反应设备合成气制备炉的结构及工艺流程,通过对该工艺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出工艺的最优工艺参数,通过试验可以直接制备出H2/CO为1~1.5、可调节的合成气,从而证明该工艺过程的可行性,并指出天然气-煤共气化新工艺是一项值得开发的新型合成气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08.
磷矿石熔融还原(Ⅰ)——磷酸盐还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占成  王在光 《化工学报》1994,45(3):257-264
对磷酸盐熔融还原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固体石墨碳、Fe-P-C饱和熔体、CO气体还原熔融磷渣中磷酸盐,以及温度、渣碱度、搅拌条件等对磷酸盐还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从还原反应来看,磷矿石的熔融还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9.
磷矿石熔融还原(Ⅱ)——磷酸盐还原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占成  王大光 《化工学报》1994,45(3):265-271
对固体石墨碳、Fe-P-C饱和熔体、CO气体还原熔融磷渣中磷酸盐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固体石墨碳还原碱度B(CaO/SiO_2)为1.1、Al_2O_3含量约8.3%的熔融磷渣中磷酸盐的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k=1.1×10~3exp[-217360/(RT)];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度常数随渣碱度增大而增大.Fe-P-C饱和熔体还原熔融磷渣中磷酸盐的反应速度常数约比固体碳大1个数量级.CO气体还原熔融磷渣中磷酸盐的反应速度取决于CO气体流量,还原反应接近热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110.
超重力可促使夹杂物快速上浮,缩短其在钢液中的上浮时间.为研究夹杂物形状对其在钢液中的上浮行为的影响,本文使用流固耦合方法跟踪计算流体与固体界面状态,在二维纵切面中构建了三种具有不同形态比的夹杂物并在超重力场中进行上浮行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夹杂物的上浮速度与自身形状和上浮角度有关,形态比越趋近1或上浮角度越接近垂直,上浮速度越快.在重力系数G=1000的超重力场中,长度为1μm的夹杂物未发生旋转.长度为10、20μm的夹杂物会自初始角度(45°、90°)旋转至水平后稳定上浮.超重力系数会影响夹杂物的旋转状态,随着重力系数的降低,夹杂物的旋转速度逐渐降低.当G=50时,长度为20μm的夹杂物(初始角度90°)未能完全旋转;同时也证明相较于垂直角度,初始即倾斜的夹杂物更易发生旋转.最后,指出通过模型预估离心处理时间应以水平状态下夹杂物的上浮速度为准,并基于该结论给出了夹杂物上浮去除的大致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