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1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71.
空间站载荷转移机构机器人的力加载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飞龙  贺云  李秋实  徐志刚 《机器人》2018,40(2):249-256
针对机器人在空间站载荷转移机构力加载过程中,由于展开完成后的载荷转移机构在力的方向上发生变形,导致机器人力控制系统难以保持稳定、加载精度不足或调节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调整导纳控制器参数的策略.首先,根据导纳控制理论建立力与位移的关系,初步提出了基于直角坐标系的力跟随/力加载控制器;然后,根据加载实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载荷转移机构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建立机器人特定工作空间的力与位置关系;最后,通过自适应调整导纳控制器参数使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与载荷转移机构的动力学模型近似匹配,实现机器人对展开完成后的载荷转移机构末端的空间力实时加载.实验得出机器人对载荷转移机构位置跟随偏差不超过0.1 mm,加载力误差不超过1%.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器人满足精度要求,为载荷转移机构提供了较为真实的等效空间载荷.  相似文献   
172.
介绍了凹凸棒石黏土–活性金属氧化物复合脱硫剂在常温常压下脱除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研究了凹凸棒石黏土含量、活性金属氧化物含量、焙烧温度等因素在硫化氢脱除中对脱硫效率和硫容量的影响。通过IR、XRD及BET等测试手段,初步分析了复合脱硫剂的结构及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凹凸棒石黏土为主原料、添加20 %~30 %的活性金属氧化物后的复合脱硫剂具有稳定、良好的硫化性能,是一种良好的常温脱硫剂,对高浓度低流速的硫化氢气体具有较高的脱除效率和较大的硫容量。  相似文献   
173.
报道第一台NACT(新型灰渣冷却技术)滚筒冷渣机的工业试验结果。工业测试显示,锅炉满负荷运行时NACT滚筒冷渣机的表观传热系数大于95 W/(m~2·K),几乎是现有滚筒冷渣机产品传热系数的2倍。该装置采用扬料板组织灰渣运动,设置迎合抛洒灰渣的对流受热面,将主导热阻由灰渣接触热阻转变为灰渣对流冲刷热阻,大幅度提高了总传热系数。工业测试结果显示:滚筒转速对NACT滚筒冷渣机性能影响巨大。随着滚筒转速提高,灰渣处理量直线升高,但不同转速下的排渣温度升高速率不同;滚筒转速增加,表观传热系数升高,有利于传热过程。增加滚筒对流传热份额,延长灰渣在滚筒内停留时间,是滚筒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4.
提出一种基于GRU(Gate Recurrent Unit)神经网络的锅炉用户小时用气量和日用气量预测方法,基于200个锅炉用户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不虑天气因素应用GRU模型进行小时用气量预测时,200个锅炉用户中,40%的锅炉用户预测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小于5%,70%的锅炉用户预测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小于8%,95%的锅炉用户预测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在10%以内。预测结果在工程实际可接受范围内。考虑逐时室外温度后,算法复杂度变大,且运行时间变长,但锅炉用户小时用气量预测精度并未出现明显提升。不虑天气因素应用GRU模型进行日用气量预测时,日用气量预测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高于小时用气量。考虑室外温度因素后,锅炉用户日用气量预测精度并未出现明显提升。应用GRU模型进行小时用气量、日用气量预测时,建议综合考虑预测相对误差与算法复杂度、时间成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