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葡萄为原料,通过研究6株不同乳酸菌接种发酵过程中的发酵特性(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pH、总酸)、代谢产物(有机酸、β-葡萄糖苷酶活力、SOD酶活力)及生长情况(菌落总数)来筛选出适合葡萄酵素发酵的乳酸菌。结果表明:ACCC 11095在低pH的条件下生长情况优于其它菌株;ACCC 11095在发酵4 d后,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趋于稳定;ACCC 11095、ATCC 14917和GDMCC 1.380于第5 d发酵结束后pH为3.33~3.35,总酸含量为11.07~12.74 g/L,显著高于其它三株菌(P<0.05);发酵结束后GDMCC 1.380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最高,为37.50 U/mL,其次是ATCC 14917,而ACCC 11095的发酵液呈现出最高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400.70 μU/mL;ACCC 11095产乳酸能力是其它菌株的1.2~30倍,6株菌均能代谢苹果酸且不产生乙酸;ACCC 11095和GDMCC 1.380的葡萄酵素液发酵5 d后,活菌数明显增加,分别为8.42和8.50 lg cfu/mL。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 11095产乳酸和产酶能力相对较强,具有更大的发酵潜力和应用于葡萄酵素生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
凝固型杏鲍菇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琼  王颉  牟建楼 《中国酿造》2014,(10):156-160
以杏鲍菇子实体、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并优化了凝固型杏鲍菇酸奶的加工工艺和配方。凝固型杏鲍菇酸奶由杏鲍菇浆和牛奶按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白砂糖、增稠剂、甜味剂,经均质、杀菌、冷却后添加混合乳酸菌发酵剂,于42℃发酵3 h,4-6℃冷藏后熟而制得;试验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杏鲍菇浆与鲜牛奶的配比1∶6,添加蔗糖3%,安赛蜜0.15‰,增稠剂0.06%(海藻酸丙二醇酯∶果胶=4∶2),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1∶1.5),接种量为2.5%。终产品风味良好,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为了确定适宜的大孔树脂型号及富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静态吸附率和解吸液抑制率的测定,确定较优树脂型号,并考察动态解吸的相关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ADS-17为富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适宜树脂,其静态吸附率和解吸液抑制率分别可达96.65%、64.24%,其适宜富集工艺条件:静态吸附饱和的树脂用80%乙醇溶液进行动态解吸,洗脱速度为1.0mL/min时,解吸液AChE抑制率为62.64%。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培养基的pH值、盐度和氮源等对聚球藻生长及自相发酵产氢的影响。发现聚球藻在弱碱性时(pH=7.5~8)不能正常生长,当pH值高于8.5时藻才能实现富集,当碱性进一步增强到pH值9.5时藻生长状态最佳。收获藻液置于黑暗厌氧条件下利用自身氢酶进行自相发酵产氢,单位干重的产氢量达到22.25mL/g。聚球藻无法适应高盐度环境,在盐度较低情况下(0.154 mmol/L)才能迅速生长,得到自发酵产氢最大值为25.68 mL/g。加入无机氮源能明显提高聚球藻的生长速率及生物质产量,但对随后产氢效果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明确接种发酵对葡萄酵素多酚生物利用度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葡萄酵素发酵过程中发酵特性、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对其多酚的生物利用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葡萄酵素发酵过程中还原糖质量浓度由31.91 g/L逐渐降低至0.46 g/L,pH值由3.77降至3.19,乙醇体积分数于发酵第6天升高至7.66%后逐渐降低至第27天的0.47%;接种发酵促进了酚类物质的释放,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波动上升趋势,并于发酵结束后较葡萄汁分别增加1.16 倍和0.83 倍,没食子酸、香草酸含量较未发酵葡萄汁分别增加了6.17 倍和4.18 倍,杨梅素含量增加了60.29%。经体外模拟消化后,5 种酚酸具有生物有效性,生物利用度为39.11%~57.77%,而类黄酮中杨梅素和槲皮素表现出较好的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5.78%和42.34%;发酵过程中葡萄酵素抗氧化活性整体呈升高趋势;与葡萄汁相比,发酵结束时葡萄酵素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51.45%和82.23%。综上,接种发酵可以提高葡萄酵素特定酚类物质的含量,改善部分酚类物质的生物有效性,提高抗氧化活性。这些结果表明接种发酵可作为制备葡萄酵素的有效加工方式,可提升葡萄酵素的营养及功能性,为开发其他功能型酵素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本文比较了青方、红方、白方和低盐红腐乳中大豆异黄酮组成和含量差异,并对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和构型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类型腐乳中大豆异黄酮基本以苷元形式存在,青方腐乳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腐乳,仅为红方腐乳的33.01%,从单一异黄酮来看,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在四种类型腐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黄豆黄素;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转化研究发现,白坯中大豆异黄酮以糖苷型为主,染料木苷含量高于大豆苷和黄豆黄苷,前酵过程中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苷元型大豆异黄酮,盐腌过程中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有轻微降低,发酵过程中苷元型大豆异黄酮总量在后酵前30 d显著下降,其中大豆苷元可能部分转化为雌马酚,导致青方腐乳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腐乳,对其转化物质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大模数合金钢齿轮采用单齿表面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后的接触疲劳特性,进行了相应的齿轮接触疲劳试验。采用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EMD)将采集的振动信号分解,并计算其能量熵,进而分析试验过程中能量熵值变化情况,以及其与齿面点蚀情况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将能量熵值作为一个辅助性指标来判断齿轮是否点蚀失效,完善齿轮接触疲劳试验点蚀失效的判据,为齿轮疲劳寿命预测提供基础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8.
对QC型轻型商用车变速器结构进行了局部优化,为验证其可靠性,需对其进行台架疲劳试验。在变速器疲劳试验过程中,通过监测变速器振动信号均方幅值(RMS)与温度的变化,掌握此型号变速箱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振动特性。疲劳试验验证了产品改进的可行性,研究了疲劳寿命与振动的对应关系,为研究变速器疲劳寿命预测提供基础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香气成分的变化,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杀菌前后分别鉴定出117种和119种挥发性成分。杀菌前的即食扇贝中,醇、醛、酯、酮、酸、芳香族、呋喃、酚类、烃和其他的含量分别为3.21%、4.78%、2.06%、0.47%、0.25%、8.38%、0.03%、0.72%、32.58%、47.52%,数量分别为7、9、9、4、2、22、1、1、33和29种。杀菌后的即食贝柱中,醇、醛、酯、酮、酸、芳香族、呋喃、酚类、烃和其他的含量分别为2.85%、4.48%、11.54%、0.90%、0.49%、7.81%、0.86%、0.55%、28.20%、42.32%,数量分别为9、11、11、6、5、15、5、3、32和22种,杀菌前后有67种成分相同。杀菌后的即食扇贝柱中酯类和呋喃等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显著多于杀菌前。因此杀菌过程对即食扇贝柱的挥发性成分具有一定的保留和增香作用,使即食扇贝柱的风味更加浓郁,香气协调。  相似文献   
30.
以藜麦和高粱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酿造藜麦酒和高粱酒,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方法检测藜麦酒和高粱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GC-MS检测的藜麦酒中总挥发性风味成分为49种,高粱酒为29种。GC-MS和GC-IMS检测到藜麦酒中独有的物质分别为23种和12种,其中D-柠檬烯、α-古朱烯、石竹烯、异丁酸乙酯、丙酸异丁酯、丁酸异戊酯、2-甲基丁酸甲酯和(E)-2-己烯醛是藜麦酒中的特征挥发性成分,在白酒中少见报道;异戊醇、(s)-(-)-乳酸乙酯、1-丙醇、辛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和2,6-二甲基吡嗪是藜麦酒和高粱酒中共同存在的高含量挥发性风味成分;与高粱酒相比,藜麦酒中异丁醇和异戊醇等具有不良气味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感官评价表明,藜麦酒的粮香和果香更为突出,酒体丰满、口感圆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